朱毫也打心底里感谢陆久安:“多亏了陆县令,还是你传授的那套法子好,我自从学会了加减乘除后,做起帐来犹如神助。”
“还是那句话,好东西自然是要分享的,这样才有利于应平的发展,我也不是白白教导你,我们是互惠互利。”
陆久安说的互惠互利,自然是指让朱毫从学生的身份转变为老师,教导出一批财务人员。
朱毫是个精明的人,如果陆久安的会计班组成立,到时候作为老师的他,定然可以和衙役原先的账房平起平坐,是以当即表诚心:“大人放心,朱某定当尽心尽力,倾囊相授。”
朱毫要教导的这批会计学生,都是在县衙干过一段时间,有一定的基础,陆久安道:“如果有什么需要,你尽管提出来,本官能满足的,一定满足你。”
这两人都不太让陆久安费心,他们是有明确的目标,只要按照那个大方向进行,早晚能得到陆久安的结果。
但是封敬不一样,他是摸着石头过河,前方虚无缥缈,也不知道摸索到后面,能得到什么样的结果,或许竹篮打水一场空。
封敬的工作室在郊外的一处别院里。这里原先是一座废弃的破烂瓦房,陆久安在原来的基础上稍加修改,又买了几座道家石像,摆上奉坛香炉,一个简简单单的道馆就成了。
道馆里冷冷清清,也就他孤家寡人一个,陆久安到的时候,道馆里飘出一阵阵难以名状的气味,像各种乱七八糟的臭物混合在了一起。
陆起被熏得差点背过气:“封道长,你不是炼丹吗?我怎么感觉你在制毒?”
“怎么了?”封敬一张娃娃脸满脸无辜。
陆起捂着鼻子:“你不觉得你这儿很臭吗?”
“哪里?”封敬耸动鼻子到处嗅嗅,他在道馆里待习惯了,并没有觉得空气里有什么不对。
封敬的工作台到处都是瓶瓶罐罐,有些瓶子没有瓶盖,里面的东西洒在台子上,陆久安敛起黄色的粉末闻了闻,有点像硫磺的味道。
“像烂鸡蛋。”陆起也跟着敛起来闻了闻,一脸嫌弃。
“你别小看这东西,火药的成分里面就有硫磺。”其他成分是木炭和硝酸钾,至于硝酸钾怎么来的,三者比例是多少,他就不知道了。
在座的另外两人表示不解:“火药是何物?”
陆久安想了想,给出一个高深莫测的回答:“一种美到可以开出绚烂花朵,强到可以击碎铜墙铁壁的东西。”
陆久安在道馆里转了转,封敬看他一无所获,本来就觉得自己孤陋寡闻了,连火药都没听说过,现在更是羞愤难当:“陆大人,我没炼出什么有用的东西。”
“创造是一个漫长且艰难的过程。”陆久安表示理解,“一时半会不一定有所成就,我等得起。”
封敬呐呐:“那万一一直研制不出大人想要的东西呢?”
陆久安拍了拍他肩膀,让他不要有压力:“投资嘛,本来就要做好血本无归的准备。你就算什么都研究不出来,那也是我心甘情愿的,我不会责难与你。”
“况且,前人之事,后人之师,失败也是成功的另外一种方式,至少你为后人排除了这种无效的可能,让他们少走一点弯路。”
陆久安想得很豁达,得之我命,失之我命,如果真的什么都成不了,那就换一种思路和方法,条条大路通罗马嘛。
他又鼓励了一番不自信的封敬,才转身离去。
“我送送你吧。”封敬想在别的地方做一点微不足道的补偿。
行到道馆门口,陆久安突然看见堆在墙角灰扑扑揉成一团,形状不规则的事物,好奇地问道:“那是什么?”
封敬走过去踢了踢,没踢动,硬梆梆的好像和墙壁融为了一体:“之前不知道什么时候做的,没什么用,本来打算先堆墙角改天拿去扔,结果前两天落了点雨,这东西就凝成一坨了,粘在墙上扣都扣不下来。”
陆久安心头狂喜,脑袋里闪过一个大胆的猜测,走过去用手感受了一下,果然硬如岩石。
第068章
陆久安激动到声音颤抖:“你说原先这东西不硬,遇水以后化为这样的?那你丢墙角的时候是什么样?”
时间有点久了,封敬这几天又杂七杂八做了很多东西出来,早就不记得了,他回忆了一下,不确定道:“好像是粉末状的?还是膏丸状的?”
“我不是让你无论做什么都要记录下来吗?写了吗?”
经陆久安一提醒,封敬想起来了:“这个倒是有,大人,你等一下,我给你拿出来看看。”
封敬捧着一册与他本人同样不修边幅的灰扑扑的手书出来,陆久安原本以为这东西败絮其外,至少金玉其内。结果拿到手里一看,书页不仅抹得五颜六色,字迹也龙飞凤舞,飘逸得很。
这一手草书能跟中医开的药方子不相上下了。
陆久安把册子递给他,委婉道:“还是你念给我听吧。”
封敬的字虽然写得让人不敢恭维,但是做的笔记里,原材料,配比,生产过程等一应俱全,陆久安听完描述,高兴地想抱着他狠狠亲一口,这分明就是水泥嘛!
他这次来本是抱着参观封敬进展的心态,没想得到什么实际的收获,结果惊喜来得如此猝不及防。
封敬问:“大人,这硬梆梆的东西和石块一样,能有什么用?”
“当然有用啊!”这可是水泥啊!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可以把砂石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混凝土的重要成分!
有了水泥做粘合剂的话,以后不管是修建筑还是铺路,都比现在的材料做出来更加牢固。
陆久安喜出望外,封敬无意识做出来的东西,可以说在未来基建工作里的扮演着重要角色。
“我再去看看你道馆里的东西。”陆久安想到这个东西本来是封敬准备遗弃的,担心再有什么漏网之鱼,又重新回去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遍。
最后除了水泥之外就别无所出了,也有可能他才疏学浅,除了多出来的那一世让他有的那些领先的经验之外,暂时发现不了它们的用处。
虽然有了水泥,但是却暂时没法大规模生产,原材料是其中一项原因,还有就是,他又要需要盖房子了。
材料拉回来总不能露天席地放着吧,工人在现场总需要有个地方休息吧,木匠铁铺都是有正规的工坊,水泥这么精贵的东西,当然也要享受相同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