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他身为主考官之一,即便是识得卷面上的字也是不会显露分毫,更不会影响判卷公正,毕竟一切都在圣人目光之下。
他们三人若是起了私心,判卷不公,圣裁之下决计讨不了什么好果子,既是裁决这些卷子,更是裁决他们三人是否公正。
随后他将这卷面上的诗念了出来,点头道:“不错不错,合辙合韵,难得一个推字,寂静无声,妙哉。”
县官则道:“是不错,可见是动了心思,不过我怎觉得是我手中这一卷更胜一筹呢?”
随后他又念诗一首,这诗出了学正也是一时语塞,他本想先声夺人,在其他两人心中留下一个此子高人一等的印象,不曾想这另一首诗作虽未三重宝光,但是其中更有深意,隐在自己手中这份之上。
学正沉吟一声,先不去判定谁高谁底,只是问道:“不知这最后一首,如何?”
“中规中矩罢了,只是用了些心思。”文院院长淡淡笑着,也将此诗念出,虽然也是佳作,但是珠玉在前,也就不怎么起眼了。
“定这三人为首?”文院院长问了一声。
“这只是诗作而已,还得看他们的墨义和论述的成绩如何。”县官如此说。
学正和文院院长也是一起点了点头,随后看起三人前头的成绩。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只是相较于前者,这文院院长手中的试卷,无论是墨义还是论述都只是平平,文院院长不由得叹息一声摇了摇头道:“可惜了这诗文。”
县官也是叹息道:“观其字便可知,或许只是灵光一闪罢了,不过你来瞧瞧我这份,我竟一处错漏也没找到。”
“是吗?那可是稀奇了!”文院院长如此说着,顺手接了县官手中的试卷来看。
巡考学正心中暗道不好,他已经瞧到这一份上两处错误,都是极难,别说童生,便是秀才也未必答得上,只是隐而不发。
随后县官和文院院长都细细看了一番,再三确认,的确是无有错漏。
巡考学正,见此也是上前又看一遍,发现当真是一错也无,心中喟然一叹,但是又看了两遍之后说道:“的确是墨义全对,殊为难得,只是这字”
闻言另外两人不约而同的的皱眉,读书人的字不可谓不重要,这份试卷之上的字的确是有些差,就连中等都谈不到。
若是放到现代,那就是要扣卷面整洁分。
巡考学正沉吟再三之后说道:“我这份只错两处,但是字学的却是不错,不若再看看这两人的论述吧。”
这句话说的也算是公平,两人都不反对,将这两份试卷的论述各自看了一遍。
“论迹不论心,论迹世上无完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