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便道:“那也是应有之义。”
次日,这次又有不同,不再是牛车候在村口,而是一架马车,一个长脸中年男子见董家村走出来几个人影便笑道。
“我家老爷早听闻董家村这次出了三位榜上的童生,今日是正式授印的日子,我家老爷说董家村到底是有些路远了,恐几位童生小相公误了时辰,所以特意让我在此等候。”
村长朝他点点头道:“赵员外一向如此,尤爱资助那些家贫的童生,就连我儿当年也承蒙赵员外相助良多,马先生,还是您啊。”
那长脸男子有些高兴的说道:“村长,您还认得我啊。”
村长连忙笑道:“认得,当然认得,不只是第一次送,我儿第一次从书院回来,也是你送的,我当然,记得,赵员外和马先生我自是信得过的,既然是这样,你们就早些上车吧,莫要耽误了时辰。”
村长既然如此说了,李明等人自然也不会多说什么,比起牛车,自然还是马车要快些,况且这架马车可比牛车要完备许多,虽然不算是奢侈华丽,但是绝对坐起来是舒适宜人。
李明上车之后发现这马车颇为宽阔,坐三人是绰绰有余,其中还有三个刻着三人名姓的盒子。
马先生一边驱车一边说道:“这是我们家员外为三位小相公准备的小小礼物,还请三位收下。”
“有道是无功不受禄,赵员外派马先生来送我们已经是意外之喜,我等又怎敢厚颜再收礼物,还请马先生将东西带回去,告诉赵员外,这份心意我们领了。”方蕴都没打开盒子便如此说了一句。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马先生却道:“哈哈哈,我家员外早料到小相公会如此说,可见的确是高洁君子,只是小相公且听我一言,您能够成为童生,本就是大喜事一件,这便算是贺礼,如何收不得,况且成了童生之后虽然有着朝廷每月拨款,但是也只有那么一丁点微薄的银钱,只怕是买笔墨都要捉襟见肘,这点钱对日后的三位来说自然是算不上什么,但是此刻却正派的上用场,还请三位小相公万万不要推辞啊。”
马先生这番话说来有条有理,态度温和,全无半点施舍之意,李明便劝道:“蕴儿哥,晏儿哥,咱们也不好驳了人家的面子,再者说,我们让马先生把东西带回去,他那里也不好交代啊。”
闻听此言,方蕴沉吟一声,又看了一眼董晏,他已经将盒子抱在手中,虽然还是一副听方蕴决定的样子,但是明眼人自然是一眼就能看得出,他心中只怕是很想要。
方蕴见此也不勉强,只朝着马先生说道:“如此就多些赵员外美意了。”
闻言董晏又是一喜,连忙说道:“替我向赵员外道谢。”
李明也是说道:“多谢赵员外,多谢马先生。”
马先生只是大笑,随后策马扬鞭,驱车朝着源济县县城赶去。
马先生车技极佳,这马车赶的是又快又好,三人在车上几乎没感觉到什么颠簸就已经到了县城文院附近,又被马先生恭恭敬敬的请下车来。
“小人的车就停在这便,三位相公授印之后尽可来寻我,到时候我再送三位回程。”马先生呵呵笑着,三人也是满口答应。
三人这才走向文院,此刻这里自然是没有童子试当天的热闹非凡,只是依旧有一对衙役还在门口值守。
衙役见三人联袂而来,立刻有人上前道:“还请三位出示名牌。”
三人也是各自将自己的名牌取出,衙役看过之后朝着三人点头道:“三位请随我来。”
随后就将三人朝着文院里头引,走过来之后才发现其实里头此刻已经候着不少童生,衙役还好心的帮着其他人介绍了一句。
“这就是本届案首,方蕴。”
其他人的目光立刻纷纷投来,要知道董家村三人本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就算是董晏也只得一个屡试不第的恶名,今日却忽然间咸鱼翻身,一举中了不说,董家村还出了个案首,而且这个案首还是胜过许公望得来,其中的含金量自然是十成十。
“这就是方蕴么?旁边的是谁?”
“那还用说,多半是董家村的另外两个呗。”
“听说了么,那三重宝光的诗作是许公望和这个方蕴所作的。”
“嘘人家还在那呢,你小点声!”
这些童生之间或有熟人,又或是来的早些闲聊之间已经熟络许多,此刻却也都窃窃私语着。
当然,另有一半的人则将目光转移到了另一个方向,一个年岁看上去和李明相仿的少年。
这时候内堂之中有一个中年夫子模样之人走出来说道:“肃静,且随我来,挑选童生袍,我叫一个过来一个!”
堂中登时为之一静,众人都安安静静的用期待之中带着兴奋的目光望着那人。
男子环顾一周,见众人都已经安静下来便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方蕴,许公望,过来!”
少年和方蕴齐齐朝前走去,从人群之中脱出。
走至那男子面前,两人对视一眼,方蕴许是年纪大些,身量也高些,有些俯视之感。
许公望看了看方蕴,笑了一声道:“且先行,我跟着你。”
同时让方蕴先走,方蕴也朝着他点点头道:“多谢。”
只是两人错身之时,两人的眼神都有些莫名的波动。
片刻之后,两人已经换了一身制式长袍,样式和市面上流通的长袍自然是有些细微的差别,当然,最显眼的地方就在于胸口处绣着一个童字,以此彰显身份。
随后男子一一叫过了其他童生,而在这过程之中,其他榜上有名之人也是陆陆续续到了,等叫到李明的时候,五十名童生已经到齐。
最后等到了董晏也将童生袍换好了,说明五十人已经全部都换了衣服,因为接下来的授印仪式十分重要,所以大家还互相整了整衣袍,以免犯了忌讳。
没过多久,另一个夫子模样的人走了过来,宣布时辰已到,让众人依着名次排列好,前去文院广场。
三位考官此刻也是早就正襟危坐,见众人抵达,纷纷起身,率领众人拜祭众位文道先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