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养虫
“若要养虫,首众人气,只因虫术采炼万丈红尘之中的人心怨念,种种贪婪狡诈阴毒的念头,此地如此旺盛的人气,倒是颇为适合我练法啊。”
这养虫之术嘛自然已经走入旁门,说一声旁门都是抬举,实际上更像是魔门的术法,若是李明拜入蜀山剑派这等名门正宗那自然是要落人口实,但是罗真仙门便不同了,这罗真号称三十六真传,八百旁门,三千左道,他自家门中就有许多下三滥的术法,自然也不会去深究其他人。
一念既起,李明说干就干恰好此时走到了一个烧烤的摊子,一股诱人的香味传来,若是平常,李明压根不会有什么念头,此刻却故意放纵心中的种种念头,馋虫顿起。
借百蛊才子的术法,这一股念头立刻化为实质,是一条细微若汗毛的小小虫子,在李明的嘴唇上来来回回的爬动。
李明不由得摇了摇头,他到底是吃过见过的主,这小夜市的烧烤对他来说真没什么吸引力,哪怕是自己极度的催发念头,也只得这么一点。
“不过也够了!”李明心中暗暗说着,同时伸手一摘,又吐出一口气来,那馋虫顿时顺着这股气流扑飞出去,落在一个游客的身上,他本只是路过,但是闻着香味莫名的饥渴起来,仿佛这烧烤就是世上最好吃的食物,一下子哈喇子都要滴出来了。
立刻急不可耐的喊道:“快,快给我来两串,不.十串!”
他心中的馋念被激发出来,化作一股无形的气息,那本来只如毛发一般的馋虫顿时化作一只双翅六足的小虫,在这游人身上狠狠地咬了一口,他当下再忍不得,径直从那摊主的手中抢过烤肉,也不管是烤好还是没烤好,半生不熟就这样狠狠撕咬起来。
那摊主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嘟囔着说道:“这位客人,着什么急啊,还没好呢.”
李明放出的馋虫也是吸了个够本,又随着李明的心意飘飘忽忽飞了起来,往旁边的人身上落。
见此李明微微一笑,如法炮制的练出瞌睡虫、懒惰虫、糊涂虫等等。
大肆的收集了这些凡人心中的种种杂念,一时间整个夜市变得古里古怪,有说着话忽然睡去,有算着账忽然迷糊,还有腹中饥饿,色欲滔天不一而足。
好在来得快去得也快,李明也不是什么大魔头,此刻借人心修行而已,那些小虫也是不会在一个人身上一直祸害,三两下就去找另一个受害者。
所以乱是乱了一阵子,总归没出什么大问题。
等到火候差不多了,李明手中掐诀,念一声‘收’!
只见四面八方飞回来一条有一条常人瞧不见的虫子,或大或小,或长或短,有的如蝴蝶一样美丽,有的似蛆虫一样恶心,还有的长得奇形怪状,让人望之生畏。
只是现在李明可不愿意再让这些东西回来了,只摸出玄然珠轻轻一晃,这数十只大大小小的虫子便都钻入其中。
“如此就算是完成了第一步,练虫,但是日后还得好好的养着,时不时放出去汲取人气,否则就有噬主的风险,不对,不是风险,是百分百会噬主!”
尽管已经被收到了玄然珠之内,但是这些虫子都是出自于李明本身,李明能够十分清晰的感受到这些虫子传来的种种欲念和血肉相连的感觉。
贪婪,迷糊,昏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李明,唯有似刚刚那样将它们放出去危害他人才能够减轻这种影响。
李明不由得摇了摇头。“难怪这百蛊才子没将这法子推演下去,原来是能放不能收啊,若是放纵欲念,这些虫子就会变得更加可怕,但是收回来也更加困难,可和一时的收纵相比,长久的克制才是难上加难啊!问世间又有几人能够一生守正,不受欲望的影响呢?”
比起蛊虫的反噬,这虫子可算是无时无刻不再拨动你的心弦,各种各样的念头在心中来回,吸收了他人心中的欲念让这些虫子变得更强。
“罢了罢了,权当是磨炼我的心性吧,现在这点,倒还算不上什么.”
李明微微一笑,又练成了一道护身的法术,虽然威力不强,但是胜在隐蔽,让人防不胜防,拿来偷袭正好!
这时候恰好走到了一个刚刚被瞌睡虫迷昏的书生面前,他手中捧着一本书页发黄的古旧蓝皮书,坐在自己的摊子前脑袋靠在膝盖上,虽然瞌睡虫已经收走,但是还没醒过来。
李明便借着周围的灯光瞧着这书生的摊子上有些什么,只见这摊子上大半都是各种古籍,有些上头还都是什么鬼画符,看都看不懂,而除了各种古书,便是一些装饰用的小摆件,之色看上去古香古色,但是做工却颇为粗糙,也难怪他困得睡着了,只怕是一整夜都卖不出什么去。
而李明随便翻了翻,忽然眼睛一亮,于是咳嗽一声。
“咳咳.”
“嗯?厚的五十,薄的二十,不二价”
那书生穿的单薄,听见声音也从昏睡之中醒来,迷迷糊糊的嘟囔着什么,抬眼一看,是一个面容稚嫩的小道士,他倒也没什么瞧不起的意思,反倒是笑道。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这都是我家祖上留下的,以前还有出家上山当道士的,小道长你瞧瞧啊”
李明便笑道:“你说这话我还真信,这本是《道经》相传是道家创始人传世第一经典,广为流传,不知多少年也,只是版本也有不少,你这一本一看就知道是古本,很有收藏价值。”
说话间李明举起一本,上面也的确是写着道经二字。
见此那书生立刻精神一振,十分欢快的说道:“小道长果然识货,若是常人我还不肯卖呢,只是这一本道经非得遇上有缘人才好,我看道长你就像有缘人!”
“会说话,不知作价几何啊?”李明随口问道。
“不贵不贵,厚的五十文,薄的二十文,这本不厚也不薄,就三十五文吧。”书生笑眯眯的说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