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class="tp"></dt>
<dt class="kw"></dt>
<dt class="rd"></dt>
张超阳早早的下来,忍不住打呵欠:“我说这做电影啊实在是麻烦,赚起钱来慢得很,池浅王八多,不如我们互联网,一天当你们一年……你看看,那个华夏影视的也来了?”
方沂:“哪个?”
“华夏影视的总经理赵磊,相当于是二王的代言人嘛……以前来我这儿拜过山头。诺?”张超阳对赵磊打了个响指,抬下巴就算是打了招呼了,“他这是来刺探敌情来的……就是不知道怎么买到的票。”
方沂不以为然:“200的场次,差不多万张票了,谁能管得过来?”
“也是。”
等到三爷心满意足的说完功绩。影厅的灯光一黑,《情书》终于露出真面目。
110分钟后。
灯又重新亮起来,观众们静静的回味结尾的花絮,不知道从哪来起头鼓掌,这掌声越来越大,直到整个影厅都是炸雷一样的响动。
张超阳吸了吸鼻子,略带哽咽道:“拍的真是好,我反正喜欢,我们这电影成了吗?”
方沂回头看那些激动的大学生,点头道:“好像是的。”
张超阳一边鼓掌一边寻找赵磊的身影,但是他竟然没看到:“赵磊是不是跑了?”
方沂派了个助理去问。
隔了会儿,助理肯定了张超阳的说法。“有个中年人急匆匆的离开了。”
张问:“他为什么要跑?看不得我们好吗?”
方沂笑道,“你不是说他通风报信去了吗?贻误军机可是大罪啊。”
张超阳终于完全反应过来了,好像信徒醍醐灌顶了一样,喃喃自语,“成了,真成了……方沂?你什么时候去我公司转一转吧,劳烦你去洒点水,死角也不放过,让我的生意蒸蒸日上。”
——点映带来的口碑迅速发酵。
电影还没到10月1号的公映期,豆办网站上已经悄然建立起《情书》的词条,激动难耐的观众们在那上面写下评价,几乎是清一色的四星五星。
《情书》的评分来到了9.2分。
自有豆办平台以来,所有国产片一共只产生了26部9分(含以上)佳作,现在第27部诞生了。
因为是第一次大规模点映,选的又是大学生,样本参考意义不大,这个评价没有引发轰动——果然随着打分的越来越多,评分也迅速跌落到9分。
然而,这之后便稳定在9分的线,偶尔有跌到9分以下的时候,很快就有更多的报复性补偿打分,强行拉高回9分线。
国庆档的制片商们这才慌了头。
以为是刷好评的捞比,没想到竟然是过江龙吗?
那我们还玩儿什么?
23号距离国庆只有一周的时间,难道只给我们一周的时间来回本?
在接下来的点映中,中影不断的调节入场的观众比例,最终基本达到了不做任何的人为操作,完全放给观众随机抢票。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情书》电影出现了罕见的1星差评,点进去发现来自于新注册的小号。
显然,这是竞争对手在搞盘外招,而且可能不仅仅是华夏影视一个。
更有趣的是,中影对后100场进影院的观众都发放了调查问卷,涉及到《情书》电影的配乐、剧情、表演、乃至于当时的电影院环境。
汇集来的问卷加权评分,竟然高于了豆办评分。
中影刻意没有压制消息,传开后引得诸多导演和制片人的兴趣。陈恺戈就是其中之一。
他对自己老婆兼制片人念叨,“这个数据不能当真……愿意填写什么问卷的,本来就是最喜欢的那一批,而所有来参加点映的,又是精心挑选过的……哪里有这么糊弄评分的?”
“如果《霸王别姬》能这么做的话,不是9.9?9.99咯?”
他从老婆那里联系到了方沂经纪人,接着辗转到了方沂这里:
“方沂,你之前说的请我来看电影,还算不算数?”
“算数。”
“国庆首映那天我有时间……你给我安排个好位置,你的片子要是好,我肯定不会吝啬夸你。”
“换其他场次行吗?”
陈恺戈有些生气,“为什么?”
“因为没位置了。”
第298章 情书上映】
国庆节前一天晚。
陈恺戈自己一个人找到中影在小西天的国际影城,看到主创们被围得水泄不通,长枪短炮恨不得往主创的肺管子里面戳。
他吓了一跳,想到了《霸王别姬》斩获戛纳金棕榈奖回国的那一天——当时《霸王别姬》是中国第一部拿了金棕榈的片子,接着马不停蹄又拿到了美国的金球奖。
陈恺戈一行人受了洋捧,风风光光足的回国,开玩笑说:“在国内,大家暂时还来不及看我们的电影,恐怕回去了要做无名英雄。”
然而呢?
当飞机还盘旋在天空上的时候,一行人就在底下看到了蜂拥而来的人群,“他们摆成了人做的花海,堵住了每一个出口,一见到我们就拼命的靠过来,要把花环给我们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