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class="tp"></dt>
<dt class="kw"></dt>
<dt class="rd"></dt>
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计划将诺西那生钠囊括进医保名单。如澳大利亚药品福利计划名单中,将诺西那生钠初定为41.3澳元,折合人民币185元一瓶,而实际的采购价为11万澳元,折合人民币是49万元。
之所以能进行这么巨额的补贴,在于澳大利亚全国渐冻症患者只有几百名,相当于政府为这些人的治疗买单。
即便是这样,澳大利亚政府也只承担两岁以前的儿童,如果超过这个年纪还不能好转,是需要终生注射保持的那种情况,患者只能期待自己足够有钱。
就以国内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而言,诺西那生钠进医保是不可能的。
医保池子有限,不能为了救一个人放弃掉其他一千个人。
那么,个人是否能购买特定的商业保险呢?
之前的确有美国公司搞过,结果是突然出现一堆原本没有登记在案的病人投保,使得总赔付金额迅速击穿保险金池子,此后没有任何保险公司敢提供此类保险。
这的确是一种绝症了,它的一切希望几乎等于是零。
关于“渐冻症”话题的讨论,一直到方沂回到了京城,还在进行中。
作为一个导演,他敏锐的抓到,这可能是有戏剧力的一种病症,把目光放到两三年后,可能是不错的改编电影。
刘天仙给他出主意:“比方说,拍一个得了渐冻症的人,从生存到离开的全过程。”
他否决:“没有故事性。”
刘天仙:“这种病症,能有什么故事性呢?如果真有拿来改编的那一天,应该只能冲着拿奖去吧,没有人会看这种片子的。”
方沂摇头,“事在人为,有吸引人看的因素,自然就能有人看。”
刘天仙感受到他的认真,惊诧道:“你不是真的要拍吧?”
“不,不会是现在。”
——————
《重返十七岁》的副导演郭凡处理好一堆杂事后,和方沂约了个时间来作汇报。这天的京城天气极好,也好似他的前途,天空是清澈的湛蓝,一望无边。
他在工作室租用的大厦底下站了会儿,从地下车库上来,遇见了方沂的豪华座驾劳斯莱斯。
他绕着琉璃车标转了几圈。
“彼可取而代也?”
还是“大丈夫当如是?”
眼下,郭凡两句话都不敢说出口,不过他做梦还是想过。
第392章 徒子徒孙】
毕竟是被散养了一段时间,自己独立带队做代理老大。虽然刚开始很艰难,后来就爽起来了。
咸鱼也是有梦想的,何况他郭凡要做真正的men。
他在门前又见到了方沂的经理人郑秋冬,两人打了下招呼。
郑秋冬最近在帮方沂购置地产,据说是将来的核心人物之一,和经纪人真姐有得一拼,这种人物应该私下里多结识。
他一边发散思维这么想,一边组织语言讲了电影现在的制作状况,这边是局势一片大好;以及base公司的入股进度,那边是陷入到了僵持的深水区。
末了,郭凡问:“有什么办法吗?就由着老克这么乱开价?”
方沂作最高指示:“必要时候,把老克换了吧,我另找人来带团队。”
“万一老克要价不成,又回心转意了呢?他毕竟是有技术的。”
“他回不回心意都只能做副的,给其他人打下手——老克有反骨啊,这么闹上一场,还想做老大?怎么可能呢?”
郭凡张大嘴,接:“是……是这个道理。”
补充说:“老克是洋鬼子,是美国人,美国人做事情太直了,不留后路……”
方沂笑道:“中国人呢?”
“我是中国人,以我的看法来说,肯定不会这么拆台的。”
处理完工作,方沂留他在工作室吃饭,顺便聊了“渐冻症”这个事情。
“如果影视化,怎么描写的有商业因素?”
郭凡知道方沂在考他,他的答案是做成类似于《一公升的眼泪》这种催泪偶像剧。
需要满足前提条件:
有演技和号召力都不错的男女演员。
这个答案还不错,满足工作室当前的人员条件,下限有保障。方沂虽然不会这么拍,但他知道郭凡是有的放矢。
“做成电影呢?”方沂问。
郭凡愣住了,没有想到非常合适的。
方沂这么问,就不会是简单的情爱剧了,有野心的电影要做一些深度的改编和设定,这不是饭局上能秒答的。
从工作室离开的郭凡,还想着这个问题。不过,他可能是肌肉记忆,又直接走到了停车场底下,而且远远的看到了方沂的劳斯莱斯。
又绕了两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