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看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真不会演戏啊 > 我真不会演戏啊 第357节

我真不会演戏啊 第357节(1 / 2)

<dt class="tp"></dt>

<dt class="kw"></dt>

<dt class="rd"></dt>

因为刷票房需要成本,想这么玩的一般得上市,才能把成本从股票差价中撸出来,否则属于纯傻叉行为。

而能这么玩的,在2012年只有中影,它可以不讲经济账,只讲政治账。但它暂时没有这种动机干这种事儿,《十二生肖》票房势头极佳,不需要开神仙挂。

当前政策效果已经太猛啦,各大网站下午预测《十二生肖》首日票房破亿无望,结果12点一过,捷报传来,票房已经到了一亿一千万还多。

《新晶报》13号晚11点发围脖:“方沂成国产片首日票房最高导演,遗憾未能破亿。”

不到十五分钟,该文改成:“《十二生肖》首映破亿!国产片追上好莱坞!”

又过十五分钟,得知破亿不是“堪堪破亿”,而是余了上千万,小编一边痛骂离谱,一边改标题,一篇雄文出炉:“票房王!他已是国产片第一人!”

配上方沂大幅照片,那是一张看上去完全和“破亿大导演”没有任何的照片,却达到了极强的震撼感:

十八岁的方沂穿上盔甲,正准备演《新三国》的第一场戏,场务在不远处为他打板,方沂清澈双眼扫过镜头仿佛和人跨越时间对视,少年正在拔剑……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一亿一千万不是中国影市的极限,也不是方沂的极限,它也许很快就会破掉,也许永远不会破掉,重要的是敢为天下先。它在2012年12月13号这天有别样的含义:

一、内地影市首日票房第一,重新回到了国人手里。

二、它不仅仅是首日第一,它还可能首周第一……以及拿到总票房第一。

12年于内地影人肯定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它表现的太像一部蹩脚爽文了,一部圆不过来了就机械降神的三四流小说。当这一切发生在现实世界时,它就深刻的鼓舞了所有参与到这条产业链的人,令他们在激动、兴奋之前的第一反应甚至是茫然……如何发生的,怎么有可能的?

绝望的时候求神拜佛,原本是求个心安,并不真的以为神佛会显灵,而现在真的显灵时,人们反而需要一点时间调整情绪,甚至于觉得恐惧——祂原来真的存在嘛。

13号票房破亿,14号票房破两亿,15号、16号后“四天破四亿,已超过《变形金刚3》”,“《十二生肖》仍然在冲锋,排片独霸贺岁档”、“因票价较《阿凡达》更低,《十二生肖》有望成为内地观影人次冠军”、“《十二生肖》上座率保持在三成五,预计将持续到一月中旬”……

《十二生肖》剧组分别在魔都、京城和杭城敲过以“亿元”为单位不同数字的冰雕,后来因为数字跳动太快,冰雕定制不过来(其实是方沂觉得太麻烦),不得不两亿元为一个阶梯计数。

股市反应就很灵敏了,金融市场没有活着的文艺青年,支持《1942》不会帮助你暴富,倒可能使你散尽家财。

13号早上一开市,华艺股价一路震荡走低,大跌9.94%,10点半过后即被封死跌停板,14号、15号休市,华艺召开电话会议,疯狂向外界透露讯息,并召开记者发布会,解释明年的电影拍摄计划,一系列魔幻片、动作片、喜剧片正在拍摄,王忠磊表示“我们一直在主流影片类型的方向上”,希望能给投资者信心。

与此同时,《一九四二》仍在大力宣传零点场票房超过300万,“冯导个人生涯新高”,首日票房接近两千万,“仅略逊于《大地震》”……也即不和方沂比较了,和自己比较。

其实华艺的营销很有意思,应该说华艺能有一段股价上升期,这帮营销人才立了大功,很会画饼,难怪亿达要高薪挖人。

同一种事情,换了不同说法性质就变了,且看看事前事后的采访。

“《一九四二》是一部反映民族苦难的商业大片,投资超过2.1亿……我们当然会称霸2012全年,如果没有那会是很失败的,华艺不是小打小闹的公司。”

“《一九四二》并不像宣传花了那么大成本,其实很多演员是零片酬出演,另外我们在拍摄一部反映民族苦难的灾难类型片,我们知道可能吃力不讨好,只是作为大企业需要有一些社会责任感……”

————

“《一九四二》的首周票房成绩是1.5亿元多,内部预期这部电影最终票房收入可能是5亿元至6亿元,我们基本能收回成本,完全不用担心。”

“成本并不是每一部电影都要考虑的事情,出现一些票房不及预期的电影也是很有可能的,有助于电影市场的健康发展,从长远来看帮助了我们看清楚方向。”

————

然并卵。

16号继续大跌8.02%,市值两日蒸发14.43亿元。

冯大炮未能成为堂堂正正的全方位大导演,但获封外号“最强空头导演”、“他导演的不是《1942》,他导演的是tm的2012”、“这比绝对操盘了,我想不出他忽然拍那个片在干什么?”

有仔细分析的:“2个多亿的投资以及数千万的宣传费用,该片注定亏本,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方沂一样梭哈,你真的不是他。”

也有钓鱼的:“兄弟们,我买华艺股票,我看《1942》,方沂的电影我从来不看,方沂投的公司我从来不跟,因为他是我情敌,我做的对吗?”

“你可以不和刘一菲过,但你不能不和钱过啊……”

作为台前创造这一切的方沂,自然受到了无上的赞誉。海量采访向他扑来,《中国银幕》、《巴沙》、《南周》这些国内重磅媒体对他来说唾手可得,电影进入到第二周末,方沂回到京城敲碎“十亿”冰雕,剧组全员聚齐。

《十二生肖》拿到内地影市第一,已经是大概率事情了。事实上,到现在也容不得方沂不拿了。

第551章 谁是真英雄】

大陆电影市场自引入好莱坞商业大片后,绝大多数年份属于好莱坞的天下,不仅仅是上榜数量如此,质量更是如此。数量可以通过限制性政策卡脖子,但已经放进来的片子就不那么容易操作了。

10年好莱坞电影《阿凡达》破十五亿时,当时总菊二把手在某报告上,表示“这电影给了人一个非常大的震撼,就是告诉你什么叫电影,告诉你什么叫现代电影……”

还有一些在现在看来可能要影响他前途的话:“充分体现了科技和艺术结合的魅力……”

“它一个电影在全世界票房超过了25亿美元,一个电影超过了我们一个国家全年的票房,25亿美金,单在中国已经超过了15亿……用技术、科技去引领、去支撑、去推动,非常了不起!”

这话其实仔细琢磨,和海湾战争后某些军事专家发言挺像的——知道你牛逼,不知道能这么牛逼,以我的立场,我都梦醒了,我实在服了。

还有例证啊,比如那会儿的古早华娱文,常常以主角拿到奥斯卡某奖项为大结局,意即这就做到电影圈最高了,升无可升,再无可写的爽点了。

现在再看就是:就这???

——所以在区区三年后,方沂即将破掉这个记录时,给人的震撼并不亚于《阿凡达》这片子,尤其是它还带了些影响民族自信的因素。

可能再过十年二十年,把区区一部电影拔高到某某自信,实在是太过,电影再怎么吹捧,也改不了消费品本质。但这是因为后来有人破了记录,如果没有人打破这记录,它还是会继续作为不如国外的诸多具体证据之一。

这类例子太多了,突破了谁都不提,没突破前就是“劣根性”“无创造力”云云。

相对应的,拿到这个记录的人,自然就成为新的旗帜了。

上峰以前也拿方沂当过青年名片、代表人物,像是一些公益纪录片、世博会……邀请他作专访,这一次却不同了,负责新闻直播的13频道于当天挤出两小时,全程直播了《十二生肖》剧组敲碎“十亿”冰雕的过程,按照该台的规格,几乎和中东地区小型战争相当。

最新小说: 深雪(1VS1,校园H) 被各路大佬强制爱了(NP 高H) 竞争对象(校园,1v1h) 误入男校的女生(高h、np、乱伦) 你们发情时小点声(NPH,读心) 带着种地小游戏穿三国 大小姐作死,联姻对象来赎人 星际兽人幼崽饲养指南 星际孵蛋指南[穿书] 谍战吃瓜,从潜伏洪秘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