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安歌没有等来朝廷支援的粮草和兵马,却先一步等来了朝廷的降书。
“大殷愿意割让边关十五城,朝贡十年,停战求和。”
看到这则邸报的人不止虞安歌和神威军,还有望春城的百姓。
望春城内哀声一片,凉兵凶残,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所过之处,血流漂杵,无人不惧。
邸报出来当晚,一些将士来劝虞安歌弃城而逃,以谋将来。
但虞安歌知道,若是她带着将士走了,望春城便会在顷刻间变成人间炼狱。
她更清楚,凉兵蓄谋已久,他们的野心,绝对不止边关十五城。
一旦凉兵占领了边关十五城,于凉兵来说,谋夺大殷,便如探囊取物。
虞安歌看着自己从小生长的地方,看着城中淳朴的百姓,毅然决然道:“不能退,誓与此城共存亡。”
哪怕皇室放弃他们,他们也不能自己把自己放到砧板上,任凉人宰割。
在无数震天动地的喊杀声中,望春城撑了一日又一日。
可屋漏偏逢连夜雨,望春城的粮草消耗殆尽,虞安歌没有等来支援,却等来了朝廷的诛将令。
路途遥远,虞安歌不知道盛京皇室的内斗到了什么程度,但因为她的负隅顽抗,让朝廷的降书,成为一张废纸。
虞安歌至今不知是谁下的圣旨,陈列了她数条罪状,其中一条便是抗旨不尊,就地诛杀。
幸好她有神威军,有望春城百姓护着,在这种生死存亡的关键,朝廷派来接替她主将位置的武官没能诛杀她,反而被她的人斩杀马下。
这么做,却是彻彻底底跟朝廷撕破脸,所有人都知道,朝廷不会再支援他们一颗粮食了。
走投无路之际,虞安歌也曾仰天痛哭:“天要亡我大殷!”
孰料,是远在江南,举兵谋反的南川王送来了一封信,上面只有短短一行字。
“援兵粮草皆已上路,劳虞小将军再撑几日。”
没有人知道,在万般绝望之时,虞安歌看到这几个字的激动。
她带着这个消息,策马奔走于城中,将援军已在路上的消息告知大众。
就这样,摇摇欲坠的望春城,在众志成城中又坚持了半个月。
望春城破已成必然,虞安歌虽死,但商清晏的到来,还是挽救了无数望春城的百姓。
虞安歌努力把眼泪收了回去。
原来商清晏不仅是上辈子为她收尸之人,也是幼时高烧,为她请大夫之人。
虞安歌不是没有想过这个可能,辛府,白衣,前世的收尸之恩,还有商清晏在“妹妹”面前屡次三番失态。
只是她不敢去猜想这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