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神龙教与鹿鼎山
紫禁城。
罗立如远在缅接收降龙会船队时,黄四喜也在京师紧锣密鼓的筹备登基事宜。
黄四喜并不是好大喜功的人,他原本是要求登基典礼一切从简,但是跟随他征战的将士并不同意,那些主政的文臣也不赞成,执意要给他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仪式。
黄四喜最终还是没有固执己见,毕竟这种仪式的出发点是为了宣扬正统,歌功黄四喜收复中原的不世之业,有利于稳定天下局势。
由于黄四喜心念破壁之路,不愿意把一生都留在‘碧血江湖’,他对于坐享江山的皇帝伟绩就不那么热衷。
但是随着黄四喜驱逐鞑子,收复中原全境,他貌似已经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登基为帝是他目前的最优选择。
他曾经反复考虑,倘若中原没有皇帝是否可行?最终得出的答案是不可行,至少现今的封建年代并不可行。
首先他麾下的文武将臣全都渴望从龙之功,一门心思要加官进爵、封侯拜相,逼着他必须登基为帝,然后论功行赏,这种观念已经根深蒂固。
如果黄四喜不愿意给这些功臣高人一等的地位与特权,那么他们就会集体脱离黄四喜,另外物色一位愿意给他们论功行赏的雄主,然后黄袍加身。
所谓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中原最不缺就是权倾天下的野心家,他们时刻都在准备着篡夺江山,再分封子嗣为藩王,让子孙们生生世世霸占江山永享富贵。
假如黄四喜不做皇帝,将来会有无数想做皇帝的掌权者,前仆后继挑起战乱与纷争,哪怕打的尸山血海,他们也在所不惜。
黄四喜自起兵以来,他为了保住中原元气,想方设法平息战火,他绝不希望将来有哪位野心家为了权势,再度在中原掀起血腥动荡。
但黄四喜思来想去,也找不到解决这种困境的办法。
他一方面想离开这个江湖,另一方面又不想自己收复中原的成果付诸东流。
过去的三年间,他在中原四处征战,他有把握驱逐鞑子,但收复中原后应该如何治理天下,他自己始终没有想出一个妥善之策。
等他攻破紫禁城,受到万众簇拥,劝谏他称帝时,他最终还是决定留下来。
毕竟他已经争夺数年天下,不想半途而废。
况且当初他重归‘碧血江湖’时,叠加了六十年的寿元,就算他在这里空耗六十年,也不影响他将来去其它江湖闯荡。
这么一想,黄四喜就不再纠结。
他决定遵照这个时代的规则,登基为帝,大赏功臣,册封贵族与爵位。
先按照以往改朝换代的方式治理天下,再慢慢考虑解决之道。
黄四喜登基后的第二日,册封何铁手为皇后。
他并未沿袭后宫不得干政的惯例,在他入主紫禁城的一个月后,他把皇帝权柄交于何铁手,让何铁手暂时监国,他则独自领兵离开京师,前往辽东追剿清廷余孽。
早在三年前,黄四喜收复鄂省,在荆州城见到胡桂南时,就曾经安排胡桂南屯兵辽东,以截断清廷后路。
胡桂南也不负黄四喜期望,早就统兵攻破盛京,只等清廷残部败退辽东,然后发动围剿,无论黄四喜是否前往辽东,清廷残部都不可能在辽东卷土重来。
所以名义上,黄四喜赶赴辽东是为了追剿鞑子残部,其实是为了解决北境罗刹国的黄毛夷边患,顺便前往鹿鼎山,去把鞑子宝藏给取出来。
胡桂南在辽东潜伏数十年,组建有一支兵马,完全有能力阻断鞑子退路,黄四喜发兵就不需要紧迫,他甚至不走陆路,直接在天津卫登上海船,乘船北上辽东。
随行将领是原沐王府世子沐剑声。
胡桂南早年担任沐王府军师,潜伏辽东后的一切行动,都是以沐王府家将为心腹。
黄四喜带上沐剑声,等他赶赴辽东后,便于联合胡桂南的兵马。
但在登陆之前,黄四喜先绕道去了一趟神龙岛。
三年前黄四喜与闯军李思永结伴去见吴三桂,曾经在宴会上见到诸边反贼蒙古王子葛尔丹、藏境法师天龙禅师、罗刹国总督高里津。
这些反贼里,除了黄毛夷高里津被黄四喜当场击毙,其余人全都被黄四喜监禁了起来,并没有立时丧命,黄四喜这么做自然是为了不时之需。
这趟前往神龙岛,高里津身边的传译陆高轩就被黄四喜从监牢里提了出来,随军北上。
这一天,降龙军的主舰船舱里,黄四喜专程召见了陆高轩。
陆高轩被黄四喜囚禁三年,非但没有一丝埋怨,反而对黄四喜感恩戴德。
他在舱内见到黄四喜时,立即跪倒下来,五体投地的说:“草民叩见陛下,陛下替草民解除豹胎易筋丸之毒,恩同再造,不管陛下有何吩咐,草民一定万死不辞!”
豹胎易筋丸与日月神教的三尸脑神丹一样,全是控制人身的剧毒之物。
这是神龙教主亲自炼制出来。
豹胎易筋丸吞服以后,会永久留存体内,每隔一年必须服用一次解药,倘若逾期没有服药,身体会被剧毒侵害,高人变矮,胖人变瘦,不止身体遭受折磨,也会出现神志不清的后遗症状。
神龙教护法胖瘦头陀就是因为逾期服用豹胎易筋丸的解药,于是导致身体变异,神智失常。
陆高轩也是神龙教护法,三年前奉了神龙教主洪安通命令,跟随罗刹国总督高里津南下云滇,充当高里津的通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