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小丫头急声说道。
“好好,那就还是你们送,姐姐们快家去吧,再不回,姨姨们该着急了。”
闫玉这么说也不是没有缘故。
让这些小丫头外出放牧也是无奈之举。
平日里咋也会跟着一两位娘子。
谁叫现在是春耕时节呢。
村里开了大会,给这些娘子们落了籍,分了地。
不像其他人家,去岁已经地开荒出来了,娘子们是从头开始。
她们又不舍得放下帮村里人家放牧牛羊的活,自是更辛苦些。
王公公将小公子搂在怀里,一老一小睡得香。
小公子纯熟是疯玩累的。
王公公则是非要逞强,看他乖孙干得挺来劲,也拿起锄头帮忙,给自己累得腰酸背痛,小公子没迷糊时他还强挺着,小公子睡得打小呼,他搂着护着,牛车一晃,便给自己也晃睡着了。
一直神采奕奕的是穆女官。
见那些异色瞳孔的小丫头们走了。
穆女官开口问道:“这样的孩子,村里多吗?”
闫玉自然知道她问的“这样”是指的什么。
“咱们村子算多吧,先前救回来的那些不算,后来打了胜仗,救回来的人更多了,有北戎掳走的,也有矿里的,有的不想回家,或者各种原因回不去的,师公便将人登记造册,分到下面的村子里,咱村子人接收的几乎都是带孩子的娘子,还有些不太明显好遮掩的,分到别的村的也有。”
小安村不搞歧视。
这是非常让闫玉骄傲的一点。
他们村子的人善良的发光。
当然,她这个童子军头头也一视同仁,村子所有的孩子现在都在她童子军治下,年龄不到身高不到话说不全乎的除外,其余的,不管是正规的还是预备役,反正她统统没放过。
没听刚刚那几个喊她“老大”么。
童子军现在出息了!
懂事了!
现在还叫她这个头头“小二”的已经很少了。
穆女官还不知自己的学生思维已经跳跃离开,还在思索这些异瞳孩子的出路。
“这些孩子现在还小,认识不到自己和人的不同,等他们长大……”
闫玉突然打断她:“老师!”
穆女官只能看到自己学生牵牛的背影和一个个圆圆的后脑勺。
“他们知道!”
虽然看不到脸,穆女官还是从小二的声音听出她的认真。
“咱们村子从来都不避讳这些,村子人能接受他们的来处,他们也不用遮遮掩掩,随意走动在村里,小安村,便是他们的家,他们的乐土。”
穆女官笑了笑,问闫玉:“你可知何为乐土?”
“让人生活在其中快乐的土地!”闫玉不假思索。
穆女官:倒是通俗易懂。
“咱们村子足够大,姓氏足够多,他们长大后可以在村里婚嫁,生儿育女,一代又一代,如果有男儿书读的好,便出去考学游历,胸有锦绣,有何畏惧?若是弓马娴熟,入我爹麾下建功立业,绝不会埋没了他。”
“那女儿家呢?”穆女官来了兴致,想听听自己的学生还能说出什么来。
这孩子语似天真,细思却极有见地。
“嫁到本村知根知底,要是有外村人家来聘,那不正好说明咱村闺女养的好,人家好想求么,要是心里在意,就不会来,来的,就不在意。”
说着话,牛车就进了闫家院子。
闫玉向老师伸手,穆女官摆手不用,自己利索的跳下车。
一转头,便对上王公公一双笑没了的眼睛。
这位王府总管,细着嗓子喊人:“没眼力见的,还不过来搭把手,轻点,先给小公子接过去,不用搬动我,我这腿还麻着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