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东海已至
想想也知道,左家要查飞舟,要查陆地上的商队,要查山林,要查楼船,查入海口,各种路口,县城,每个地方都要查……
他谁啊?真把越州当他家开了的不成?
在高见看来,哪怕是左家,在越州进行这种程度的筛查,当地世家肯定会很不爽的,一定会询问缘由。
左家能说缘由吗?
当然不可能。
如果说了缘由,那么不就代表左家会因为这件事被越州的世家狠狠拿捏了吗?
左家身为世家,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各种手段,资源都让高见瞠目结舌,那么……难道越州的世家就省油了?
一样的,大家都一个档次的,甚至左家还会穷一点,毕竟沧州是穷乡僻壤,敲骨吸髓也刮不出几个子儿来。
越州是大州,面积比沧州大的多了,本地世家还是直属于神都阳京的铁杆神朝支持者,良家子中的良家子,比沧州这种边陲地带得到的资源更多。
毕竟,要说世家……
当今世上,最强大的世家,其实是‘皇家’啊。
所以,左家能动用的资源是有限的,只限于‘他们的脸面’有多大。
能让他们在这里搜查,全靠‘面子’。
左家不可能在这里也能肆无忌惮的,他们的面子没那么大。
因此,百密终有一疏。
高见就是赌他们不会选择投入极大的精力在河口的水流处,因为这样做的影响太大了。
你如果要筛查一条大河的入海口。
那么不仅仅是来往船只需要盘查,整个水底,你都需要布置监视。
不管是鱼也好,某些需要在水底隐藏的东西也好,乃至于每天被丢进河里冲走的尸体,左家都必须深入水底,一个个盘查,乃至于甚至可能需要截断河流本身。
高见绝对相信,他们有这样的能力。
对高阶修行者来说,截断一条河流,然后审查里面的东西,并不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他们确实可以抬起一条河。
但前提是‘河是无主’的。
入海口的河流牵扯太大,左家没办法一手遮天的情况下,河流就将会是不多的突破口。
这么想着,高见闭上眼睛,在水底任由自己被水流冲走。
找块石头拴在腰间,把自己压一压,免得浮上水面。
然后就……
睡一会吧。
一晚上神经紧绷,很累的啊。
“丹砂,我睡了。”
“放心睡吧。”丹砂轻声回答道。
既然大何罗鱼已经交出去了,那么……相信就好了。
——————————
时间已是五天过去。
五天时间,高见一步都没离开大河,就这么一路被冲向大海。
饿了就抓鱼吃,上火了就啃点水藻,过着和野兽一样的生活,从不露出水面。
毕竟水体本身就具备一定的遮掩能力。
这种遮掩能力,来自‘水运’。
人有天运,国有国运,水也有水运,一河水运,顺着河水流淌,不仅能在物理层面冲走可能的气味,痕迹之类的,水运本身也可以阻止一些探查手段。
就像是用x光扫射的时候,躲在铅盒子里一样,探查会被铅盒子给弹开,无法深入其中。
想要探查,就必须让探查手段,击穿大河水运才行。
哪怕是左家,也没办法维持每天十二个时辰不间断的这种强度的探查吧?
所以高见小心翼翼的在水底穿行着。
这样做很安全,唯一的问题就是不舒服。
能选的话,高见其实是想选飞舟,一天直达东海的。
在水底又冷又黑,浑身冰凉,难以脚踏实地,还会有食肉鱼类甚至是大型水兽来偷袭自己,实在是很痛苦。
而且,最难的其实还是和那些楼船相处。
楼船的速度很迅猛,掀起的水波非常巨大,高见时不时就被搅入乱流之中,而且上面的人拉屎撒尿都是往河里丢,高见不得不避的远远的。
至于什么被冲下来的石头打到,被水波丢来丢去,那也都是家常便饭了。
吃也只能吃生肉,啃水藻,而且一吃就是五天,真的,这实在是一种超级折磨。
高见觉得自己已经属于很能忍的那种了,但五天下来他也快受不了了。
真难啊。
不过,比较好的一点是,现在距离入海口已经很近了。
“我已经闻到海流的气味了,你看,那些是鲟鱼和鲥鱼。”丹砂提醒道。
“溯河性鱼类是吧,那看起来是近了。”高见点了点头。
溯河性鱼类,就是那种平时生活在海水之中,但在繁殖期啊,或者别的什么时候,就会选择洄游进入淡水之中。
它们同时具备在淡水和海水生活的能力,看见它们,就代表入海口快到了。
“名字倒是挺贴切的,你还挺会起名,不过差不多就是这样,小心点,只要进入东海……一切就都结束了,左家我不好说,神朝世家很强的,但白山江龙宫,一定会死。”丹砂恶狠狠的说道。
虽然和她的声音比起来,这样的恶狠狠显得有些可爱就是了。
不过高见知道。
她是认真的。
这样一想,受五天的罪也没什么了。
高见的心情也情不自禁的欢快起来,虽然临近入海口,楼船越来越多,水底的情况越来越恶劣,水波越来越混乱,但浑水难摸鱼,他现在马上就要安全了。
“这么看的话,入海口最多还有一百里,近在咫尺了。”丹砂情不自禁带上了欢呼。
时隔这么多年,她终于可以……回家了。
“对了,你游泳的技术进步也很快啊,现在你的水性比普通人族应该要强很多很多了。”丹砂忍不住提起了其他话题。
没办法,她现在就是很高兴嘛。
她好像对什么东西都提起了兴趣,龙魂都显得活跃了许多。高见翻了个白眼,在水里泡了五天,每天都在和各种水兽搏斗,在一大堆楼船搅动的水波里面挣扎,还有一次差点被楼船碾了,能活下来已经可以说是三境武者的肉身足够坚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