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机锋辩道(2 / 2)

青石之下,放着一蒲团,蒲团上盘膝坐着一人,鹤发童颜。那老者目色如电般地扫过围观的众人。

此处的人,竟然也不少,这里显然是另一机缘点了。

那鹤发道袍的老者,身前不远处,在两棵松树间,吊着一根绳子,绳子上则挂着一方木板,只见那木板上,写着字体飘逸的草书:宗下有云:“不思而知,落第二头;思而知之,落第三手”。敢问,如何才能是第一机?

那围观的众人,看着那木板上的文字,都是蹙眉而思,但却无一人敢张口应答。

刘书山虽为人机敏,而且在学识上,也一贯颇为自负,但看着那木板上的问题,却也是三箴其口。

西门坎坎更是挠了挠头,他压根就看不懂。什么不思而知,思而知之,这都是什么意思啊。

段融站在西门坎坎身旁,却是心头微动。

他这几个月来,几乎通读了经藏院里的道藏,其中关于这个问题,至少有三本道论里提到过。不过那些落满灰尘的发黄书册,显然有很多年都没人翻过了。

段融微微侧头,再次看向那鹤发道袍之人,身侧的大青石上的那机锋辩道四字。

他心下已然明了,此处机缘点,考究的乃是人们对于道藏的学识,而且看这问题,出得很是冷门偏僻啊。

虽然只经过了两处机缘点,但段融已经基本了解了,这第三场考核的思路了。宗门显然是要求,外门弟子,除了修炼之外,还要有某些额外的技能。

不过,这些外门弟子,大多都是世俗世界的世家子弟,一般都是六艺皆通的。

即便如此,要是光看这两处机缘点,要求还是很高的,绝不是略知一二就能过关的。

要照这个标准,怎么可能八成以上通过呢,恐怕一成都有点悬呢。

段融料想,再往下走,应该还有更简单些的机缘点。

不过,这个问题,他既然知道,又何必放过眼前的机会呢。

还是先拿到一枚太一令再说吧。

段融忽然上前一步。

原本窃窃私语的人群,立马安静了下来。

他们都看着走出人群的段融。

那大青石旁,盘膝坐在蒲团上之人,亦是抬眼看向段融,问道:“此题何解?”

这个问题,实在有些吊诡,围观的众人,都想知道答案。

段融面色如常,答曰:“不思而知,落第二头;思而知之,落第三手;不思而不知,方为第一机。”

段融答完,人群中没有一丝声响,所有人都看向那坐在蒲团上的老者,他们听不太懂,只能通过那老者的反应,来看段融答得对不对。

那老者看着段融,沉默稍顷,忽然道:“后生可畏。”

这老者来此处,原本就是应付差事的。

他是经藏院的一个坐镇高手,被抽调到此处,考核这些记名弟子。他就想出个难题,往那一挂,就把这些记名弟子给打发了。

熬时间,过了这场考核,就回他的经藏院去。但他实在没想到,这才开始没多大会儿,竟然有人将此问给答出来了。现在的后生,都这般生猛嘛。

那些记名弟子,一听那老者说后生可畏,便立刻明白段融是答对了。

刘书山目色有几分惊愕地瞥了段融一眼。他没想到段融不仅神魂天赋高于常人,对于这些玄学道藏,竟也有如此深刻的理解。“不思而不知,方为第一机”,他此时还在思虑到底是什么意思。

人群中,开始出现一片嘈杂的声音,人们都在讨论着段融那答案的深意。

就在这时,那老者看着段融,道:“把你的宗门云牒和考核批条拿过来。”

段融从衣襟中摸出,递于那老者。那老者瞄了一眼段融的名字,然后在考核批条上盖上了自己名字的印章。

这是表示此人已经获得了一枚太一令了,免得他后续替人冒领。

老者将一枚太一令和段融的宗门云牒、考核批条一起递给了段融。

段融接了过去,一群人都围观了过来。

这才这个方位的第二个机缘点,这些人走到此处,还未见到过有人获得太一令,段融还是第一个人呢。

只见那令牌,不过手掌大小,通体漆黑,乃是下方上尖的楔形。令牌中央,则有阳文,太一二字!

此时,只见那老者忽然起身,取下了木板,拿在了手里。

那老者左手拿着木板,右手在木板表面轻轻一拂,只见一拂间,木板上文字,竟尽皆消失。

那老者轻轻一吹,一团细碎的木屑子,便从木板上飘落下来。

段融目色讶然,他一时看不出那老者,是何境界的武者。

但他知道,无论是真气,还是天地元气,这种妙之毫巅的控制力,都已经堪称变态了!

起码,他已经是真气境大圆满的境界,但他绝做不到,一拂之下,就将那木板上的文字,悉数拂下,而且都是薄薄一层木屑子。

眼前这老者的武功修为,显然深不可测。

老者拿起一支笔,在空白木板上一阵挥毫,然后将那木板,重现挂了上去。

只见其上,乃是一个新的问题。

只有八个字: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

那些原本围着段融看太一令的人,此时都仰头研究起那木板上的问题来了。能聚在此处的人,都是对道藏学识,还有些了解的人,他们见段融答对一题,得到了一枚太一令,此时心中更是有些跃跃欲试了。

这时,那老者看着段融,道:“小子,你可以走了。我警告你,不要砸老夫的场子。要不然,我能废了你进阶的资格。”

段融冲那老者略一抱拳,便转身离去了。他明白那老者在警告他什么。

西门坎坎的目色狡黠一闪,道:“这地方文绉绉的,不适合爷们!”

段融、西门坎坎、刘书山便都离开了此处,继续往前走去。

刘书山走了一段距离后,还是忍不住心底的疑惑,向段融请教,道:“敢问段兄,那机锋辩道处的新问题。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答案几许?”

段融微微一笑,并未回答。

那老者之所以,用甚为严厉的措辞,警告他,就是不让他把答案告诉别人,免得别人钻空子,去他那弄太一令来。

西门坎坎眼睛眨了眨,没有说话,其实他之前还真有这个想法,但是那老者临走的暴喝,喝断了他的这个念头。

至于那个问题的答案。段融在好几本经藏道书,都见到过。其实,已经比第一个问题,简单了许多了。

答曰:万法归一,一归于无!

(本章完)

最新小说: 抗战从淞沪开始 别人练级我修仙,苟到大乘再出山 我在异界肝经验 明明是生活技能,你却练成神技 亿万总裁缠绵爱 规则类怪谈:4016 拳倾天下 从零开始建宗门 大乾武圣! 长生:从种田刷新词条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