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郑重得将段融写下的那张“永”字,给收了起来。
事情既已办完,段融便在别院内,教教如意写字,日子也过的很是惬意。傍晚时分,他刚吃过晚饭,正呷了几口茶,朱正甫便前来拜见。
如意上了茶,便退了出去,只留两人独自在房间内坐着。
朱正甫将他在神云府布下的那些眼线们,搜集的信息,向段融做了汇报。
经过昨夜那么一闹腾,李慎思迷乱癫狂而死,以及那诡异恐怖的犀牛大仙的事,已经彻底在神云府内传开了。
各大茶楼的说书先生,都在讲述此事,有人甚至开始杜撰犀牛大仙的生平,说这犀牛大仙一百多年前,就在西域出现过,法相宗的苦修禅僧们还和它交过手,无一幸免,全部身亡。
而且据说这犀牛大仙已经修炼了数千年之久。
事情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而且那些民众,全都信以为真。
许多人,已经开始在家里的神龛中,供奉犀牛大仙的画像了。
这波事件,倒是让街边的画匠们,大赚了一笔……
自此以后,朱正甫每日傍晚都会过来请安,然后将当日各处眼线们的消息,汇报给段融。
第二日,出了一件事。
就是在太和楼内,有一位说书先生,竟然公开讲,那犀牛大仙是假的,是有人操纵,以假象迷惑百姓。李慎思李大人,乃是死于政治暗杀,跟他的前任朱时中一样。
段融听朱正甫讲到此处,心头一跳,不过他心念一转,便已释怀。
果然,朱正甫借着便说道,那位说书先生被台下听书的民众,以亵渎犀牛大仙为名,暴揍了一顿,昏死在台上,要不是后来官府的人赶到,护住了他,只怕此人难逃一死。
因为,有许多民众都叫嚷着要将此人关押,待庙宇建成后,将其烧死在犀牛大仙的庙宇前。免得大仙怪罪,将祸事降下神云府。
段融忽然问道:“朱大人,你刚才说这位说书先生是在哪个茶楼?”
朱正甫道:“大人,是太和楼。”
段融的眉头微微蹙了一下。又是太和楼。他刚住进别院,夤夜潜入探查的就是太和楼的堂倌,这位说书先生也是在太和楼。
段融可不认为,天下间有这么巧的事。
这太和楼显然有问题,搞不好就是葛如松在世俗世界奸细网的一个据点。而且很可能,是个非常重要的据点。
毕竟,太和楼那的包厢,可都是被神云府的权贵常年预定着,假如他们在里面淡的所有事,都被某种隐秘的手法给监听了。
那这神云府对葛如松而言,还有什么秘密?
那太和楼内的说书先生,显然是想尝试扳回舆论,重新将舆论,往政治漩涡的方向引导。但他或者他背后之人,显然低估了段融布下的这个故事的影响力。
段融通过那六日的舆情监测,直接抓住了市井舆论的七寸之地。那可是无数民众,在天坛之上,亲眼所见的犀牛大仙啊,岂是那说书先生,空口白牙,三言两语就能扭转的呢?
经过此事,葛如松他们一定会放弃这种尝试。
第三日,犀牛大仙的庙宇已经在城外,开始动工了。
并未建在无极山的山神庙附近,因为无极山乃是祭天之地,衙门不允许。
最后,将犀牛大仙的庙宇选在了神云府南郊的一座道观的不远处,那座道观的香火颇旺,选在那里,也算是一处风水宝地。
三日的舆情听下来,段融已经确定,朱鹤交给他的任务,他已经彻底完成了。他原准备第四日,朱正甫再来,就嘱咐他将这三日的舆情探查汇总,发回云浮峰,并且替他询问老祖。任务已经完成,他是否可以回宗门了?
第四日的早上,神云府的东城门那里,大清早的,便有一人,骑着一乘颇为拉风的高头白马,摇摇晃晃地进了城门。
他进入城门的瞬间,便有几个眼线注意到他了。
此人身份特殊,而且他也已经来过神云府数次了,此次又如此高调,也难怪那些细作一眼就认出了他来。他就是太一门的长老亲传弟子,朱鹤的徒弟,卢庚。
卢庚单人独骑,进了城门,便径直往驿馆去了。
到了驿馆门口,他跳下马来,直接向那里的差役们出示了宗门云牒,一见是亲传弟子,那些差役们立马磕头如捣蒜。
卢庚有些不耐烦的骂道:“行了,都起来吧。带我去一间上房,给我治一桌酒菜来!要快!我吃完,还有事呢!”
“是,大人!”
驿馆的头儿早已经迎了出来,亲自侍奉。
差役们接过了卢庚的马,拉到后院喂草料去了。
驿馆的头儿,将卢庚迎到了正南最好的那间上房后,亲自奉了茶水后,便往厨房催菜去了。
待菜品上齐,卢庚便大吃起来。
卢庚出身穷苦,对于吃住向来不甚讲究,要不然他也不会一进神云府,就住进驿馆里来。
他实在是觉得大酒楼里,那些样繁多的菜品,还不是驿馆里的菜实在。
驿馆的头儿见卢庚在那大快朵颐,便退了出来,嘱咐两个得力的差役小心伺候,自己则打马出去了驿馆,往府城衙门去了。
来了这么大一个人物,他自然得出禀告府主汪茂春。
不多时,便有两骑快马,奔到了驿馆门口,两个身着官袍的人,跳下马来,看两人胸前的补子,皆是一品文官。
这来的两人,正是府主汪茂春和大理寺卿陈山蒙。
就在卢庚来之前的不久,府主衙门这边才刚刚接到了宗门的公文。公文告知他们,宗门的裁决宗正司的杨易、内史司的卢庚、通政使司的江哲,三人不日将抵达神云府,主理李慎思死亡一案,而神云府这边,以大理寺为主审衙门,谏议府和枢密院为协审衙门,联合会审。
汪茂春刚看到公文,驿馆的头儿便来禀告,说卢庚已经到驿馆了。
汪茂春随即一慌,这卢庚怎么来得如此之快,几乎是和公文,前后脚到的。
他立马便着人叫上陈山蒙,一起前来驿馆拜会。
他之所以,叫来陈山蒙,乃是因为此次审案,大理寺才是主审衙门,也就是说,卢庚他们都要入主大理寺审案,既然来拜见卢庚,便叫上大理寺卿陈山蒙。
汪茂春一路上,都在心头思量。宗门此次的公文,显然颇为诡异。
宗门那边,裁决宗正司、内史司、通政使司都派了人过来,但是主审衙门却还是大理寺,可见此案依然是在世俗的司法结构内审理,只不过宗门之人,要介入审查。
这道公文的缘起,还要从葛如松他们在长老院里发难开始的。
那日,葛如松他们一在长老院内,说出李慎思之死,乃是段融所为,而且将他们探查的段融在神云府内的时间,以及其可能掌握了某种致人迷幻癫狂的毒物的事,都说了出来。
朱鹤立时,就在长老院内大怒,说他派段融前去神云府,乃是为了剪除奸细。
半年前朱时中被那批匠人借建凉屋,设局谋杀,一直没有揪出幕后的真凶,皆是由于奸细作祟,断了线索。他派段融过去,就是暗中调查奸细之事。再说,那李慎思不过刚上任两个月,又不隶属于任何阵营,他有什么动机,派段融去杀他。
朱鹤此话,问得葛如松他们一阵无言。此事,的确是他们阳奉阴违,答应了朱鹤找一个不涉双方势力的人,以稳定神云府的政局,但他们在举荐李慎思之前,就私底下收服了他。
双方,各执一词,在长老院内吵得不可开交,门主楚秋山颇为头疼,他知道此事背后乃是朱鹤和吕钟棠的门主之争。
这种争端,他不想介入太深,而且李慎思之死,也并未在世俗世界造成乱局,百姓们都以为李慎思是死于冲撞了犀牛大仙,民间并不急于让衙门和宗门,查出背后的凶手,这样一来,并无治理的压力,楚秋山更加不想管此事,但朱鹤和葛如松他们又吵得如此厉害,他便想了个折中的注意,案子还是放在大理寺内审理,并不让杨思铉和裁决宗正司介入,只是让杨易、卢庚、江哲三人,到大理寺主理此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