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娘性急,还没到约好的时间,提早了小半个时辰就来敲卫家的门了,不光是朱大娘还有朱穿金和朱戴银姐弟俩。
朱大娘一踏进卫家院门,就风风火火地撩起了袖子,“许娘子,包裹呢,快,我们大家一起动手抬到院子里去,我那当家的已经去朱三爷家借牛车去了,等车来了就能上路了!”
许娘子连忙道:“这怎么好意思呢,又麻烦朱家大哥了!”
朱大娘大咧咧的翻了个白眼,“我说妹子啊,咱们两家什么关系,你啊这种客套话就别用在我们身上了!”说完,也不管许娘子是否尴尬,手一挥,豪气干云的喝道:“穿金、二姐,进屋帮忙搬东西去!”
说完,带头就进了卫家堂屋,众人七手八脚地把四、五个大大的包裹都从里屋里搬到了院子里放好。
许娘子有些恋恋不舍地回头又看了一眼屋里,这才拿锁把屋门锁好。
别说许娘子不舍,离别在即,就是一直处于兴奋中的卫显心中也多了些伤感。
墙角那一丛月季花,大姐经常浇些淘米水,长的茎粗叶茂的,现在正是开花的时节,一个又一个的花骨朵密密麻麻挤满了枝头,几朵已经盛开的月季花花瓣上滑落了几滴晶莹剔透的露珠,似乎也在不舍他们一家的离去,在伤心流泪呢。
还有屋后的那一小片红竹林,小小的笋尖才刚刚冒头,再过些时候就有鲜美肥厚的竹笋可以入菜了,大姐年年这个时候都会煮油焖笋给大家吃,朱家婶娘、大叔还有穿金、二姐他们都说,笋比肉好吃!
屋檐下靠着墙放着的那几只锈迹斑斑的铁圈,卫显看到它们就想起了以前和朱穿金穿着裤衩满地乱跑,比赛谁滚的铁圈更稳更快的场景,等去了东京再要见到朱穿金恐怕就不容易了吧。
一花一草、一物一件,皆有卫家母子生活了十来年的痕迹。
许娘子走到这边摸摸,那头看看,比起卫初音和卫显,她是更加的舍不得,毕竟这个破旧狭小的院子记载了她和卫晋德曾经的恩爱和甜蜜。
“哞”地一声牛叫,惊醒了陷入回忆中的卫家母子,许娘子背转身拿袖子擦了擦不知何时滴落的泪珠。
德哥,等孩子们认回了亲,过上了好日子,我就回来陪你。
地上的包裹都抬上了牛车,朱穿金和朱戴银分别拉着卫显和卫初音的袖子不放,定要送到码头去,可牛车太小坐不下那许多人,把朱大娘气得直跳脚,差点就要上演全武行了。
卫初音和卫显连忙一个拖一个拉,好说歹说才劝得朱穿金和朱戴银,一个上学去一个回家去。
不论是朱穿金还是朱戴银,都是一步一回头,依依不舍的,别说朱戴银了,就是朱穿金都有些忍不住眼泪汪汪的。
都怪娘,害他一晚上没睡想出来的告别祝福词都来不及和卫初音说,下次再见也不知是什么时候了,说不准那时候卫初音早已经嫁人生子了。
这么一想,朱穿金的心里就像是有几百只爪子在抓饶一样,差点又跑了回来,把一肚子的话都说给卫初音听。可目光一触及自家肥硕的老娘,顿时吓得腿肚子一转筋,母威不敢触犯,朱穿金只好哭丧着脸继续一步一回头的上学去了。
许娘子最后留恋地看了一眼院子里,毅然锁上了院门,借着朱大娘递过来的手坐上了牛车,头也不回地朝镇上码头而去。
天公作美,连日的阴雨难得放了睛,等到了镇上码头处,太阳已经出现在了天空上。
朱大叔跳下牛车,示意自家婆娘和卫家母子先在车上等他,他去找那个订好的船家。
等人的功夫里,卫初音抬着头四处打量着,只见这处不大的码头上搬工、船客云织,更有许多被装在麻袋和木箱里的货物搬来运去,附近还有几家小小的食铺和客栈。
附近的七乡八镇,唯有清水镇这么一个码头,也难怪此地生意如此之好,也难怪朱家仅靠朱大叔一人做搬工便能养活一家吃饱不饿。
一会儿的功夫,朱大叔就领着个四十来岁,皮肤黝黑头上带着竹笠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许娘子,这便是老廖,我帮你们订的就是他家的船。你放心,老廖我认识许多年了,人实在手上功夫也扎实,跑了几十年的水道了,定能平安送你们上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