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扬起唇,快活的笑了:燕婉,咱们再收点鸭绒让织造房做几件精致的小袄穿!
两人走后,黑七摸了摸衣裳,捏了捏,眼里有了笑意:比我的老羊皮袄轻便多了。
拿定主意,第二天杜燕婉就让总管去市场联系卖鸭子的。放出风去大量收购。鸭绒陆续被送来。
十天后,织造房做了两件轻便精致的小袄,没有塞太多鸭绒,显得不是很臃肿。因在孝期,就用了青色印团花的细麻布,襟口还掐了牙边绣上了花。
岑三娘和杜燕婉穿在中衣外面,再罩上孝服,又轻便又暖和。给老夫人瞧了。老夫人也说好。
两人就收拾了间空置的院子,专门存放鸭绒,制做小袄。
这次做了三件,分别是喜庆的红色团花,深紫色福字团花,蓝底碎花面料。
岑三娘让方妈妈去请了织锦阁的徐夫人来。她没有铺子,打算寄卖。
徐夫人应约而来。
☆、冬至
冬至
岑三娘在花厅接待徐夫人,请她上炕坐了,亲自给她煮了茶。
这不是她喜欢喝的散茶,煮的是这时候流行的煎茶。将茶和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混和煮成茶汤。冬天饮来又醇香又暖和。
徐夫人知道国公府有丧事,穿了件鸦青团花缎面的小袄,套着件貂毛出锋的背心,下面是白绸面狐狸皮出锋的皮冬裙。头上也只戴了套珍珠嵌银的头面。打扮素净雍容。
岑三娘奉了茶,请她暖暖的饮了。
见她眼神滴溜溜的在自己身上打转,徐夫人微微一笑:少夫人请妾身来,是想添置冬衣么?
是家里制出了几件小袄,想请夫人瞧瞧,看是否有销路。岑三娘也不拐弯抹角,开门见山说道。
她从旁边拿出那几件羽绒小袄,摊开摆在了炕上。
因是用心选了面料,做的极精致。徐夫人拿起一件,感觉轻飘飘的。再看小袄上用线缝出了许多方形或菱形的小块。她用手捏捏了,眉间就生出几分疑惑:这里面好像用的不是丝绵。
此时棉花还没有引进。冬天的袄都是用蚕丝扯了制成的丝绵絮成。这种蚕丝绵也极轻便保暖,但价钱是随行就市,看当年的桑蚕收成如何。像今年江南大旱,方家传来消息说,隆州靠着江,桑树收成还行。但江南饭都吃不饱,那还有桑叶给蚕吃。
请徐夫人来之前,杜总管就打听清楚了,今冬的丝绵价格比往年上涨了三分之一。成衣更是涨了一半的价格。
岑三娘就笑盈盈的说道:夫人好眼力。这不是丝绵,但和丝绵一样轻薄保暖。丝绵衣用普通布面料一件要三四两银子。用好面料加了精绣的,织锦坊一件要卖到二三十两银子以上。像这种小袄,用了上等的绸缎面料,绣了花。只卖五两银子的话,夫人觉得有销路么?
徐夫人笑了起来:不知成本比起丝绵如何?
岑三娘想了想道:不算面料,单算一件袄子的料,两钱银子不到。
这么便宜?徐夫人有些惊诧了。
岑三娘诚恳的说道:虽说得了织锦坊一成干股。国公府也不能完全靠天吃饭。府里没有铺子,所以我想借织锦坊寄卖。不知夫人愿意帮这个忙不?
徐夫人望着她,心里暗暗叹息。一件袄子五两银子,五个绣娘赶着做,一天不过出两到三件,一个月出一件百件,也才五百两银。除去成本人工,赚三四百两银。冬袄只卖一季。织锦坊那一成干股只是个说法,王爷的意思是不论织锦坊有多少利润,每年都送国公府一万五千两银子。她何苦要去赚那两三千两银子使。
少夫人,妾身要拿回去试了,才能回您。徐夫人对轻飘飘的小袄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