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class="tp"></dt>
<dt class="kw"></dt>
<dt class="rd"></dt>
“曹总,现在各个分公司的发展速度都很快,上马的新项目也非常多。”
“我觉得有必要进一步的下放研发功能给到各个分公司。”
“总部的研究院就保持一个统筹各个分公司研发功能的作用,这样子的效率可能会更高。”
饶永祥倒不是故意要把工作甩出去。
毕竟哪怕是研发工作按照他的提议分下去了,他也不可能不管。
毕竟好多研发业务都是围绕着星辰汽车展开。
而他作为星辰汽车的研发负责人,发动机、变速箱、模具、设备、零部件等领域的研发工作,肯定都是要了解的。
一辆车上那么多的零件,但凡是少了一个零件都是没有办法组装出来。
“大方向上这么调整,也不是不可以。”
“不过总部的研究院,还是有必要保留数学、物理学、化学等领域的一部分基础研发功能。”
“这些领域的研发人员可以为各个分公司提供一些技术支撑。”
曹阳略微一思考,就同意了饶永祥的提议。
两年前,南山研究院的人员还不算很多,集中到总部一起搞研发,算是利大于弊。
但是现在南山研究院的人员已经超过1万人了。
并且每年还在不断的扩大规模,将来超过2万人也是很正常的。
这个时候,继续放在一起就有点不合适了。
现在各个模块的业务也算是发展起来了,哪怕是比较薄弱的南山机器人,也算是走上正轨了。
那么各个分公司自己去负责各自的研发,效率就更高了。
“然后就是南山汽车零部件那边,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进一步的在内部划分一下事业部。”
“比如分成电子事业部、底盘事业部和动力总成事业部,各个事业部去具体负责自己的一些业务。”
“要不然现在这个样子,会让客户觉得我们的管理有点混乱。”
饶永祥很是大胆的又提出了一个方案。
南山集团现在除了生产发动机和变速箱以及上面的零部件之外,还有大量的其他零件。
特别是伴随着自主品牌车型越来越多的搭载南山集团的零件,相关的业务发展也很快。
像是空调压缩机和空调系统,现在已经占据了自主品牌车型一半多份额了。
而esp这些零件,只要自主品牌有配置,几乎都是从南山购买。
其他一些仪表等零件,也是发展很快。
不同零部件,在主机厂里头也是有不同的采购对应。
研发方面也一样有分工。
这个时候,南山汽车零部件内部,显然也是有必要做一些分工才能适应局面的发展。
曹阳很快就想清楚了这些问题。
“没问题,就按照这个方向来推进。”
“我们的星辰二号和星辰三号的研发进度怎么样了?”
第346章 方向错了,再努力也没用!南山的第一家上市企业
紫微星是挣不了大钱的。
这一点,曹阳也算是心中有数。
虽然79.99万和89.99万的价格不算低,但是销量有限,早期的各种开发费和设备摊销之类的算上去的话,利润其实不算特别的高。
所以星辰二号和星辰三号就很重要了。
特别是星辰二号,承担着帮忙摊销研发成本、厂房设备费用等重要任务。
最关键的是还承担着提升销量的任务。
只要星辰二号顺利的推出市场,星辰汽车一年的销量能够去到十万辆这个级别,就不用担心不挣钱了。
甚至那个时候星辰汽车10万辆汽车的利润,比其他自主品牌100万辆的都要多。
这一点,完全是非常有可能的。
看看后世保时捷的日子过得有多滋润,就可见一斑了。
一定程度上来说,星辰汽车首先要让自己成为超越保时捷的存在。
“曹总,到目前为止,星辰二号的开发还算是比较理想,主要是四驱系统方面还有一些地方需要再努力。”
“另外,底盘方面,由于是5.2米的长度,国内在这方面都是没有经验,我们还在验证设计出来的零件是否能够满足技术要求。”
“其他的零件,基本上都是按计划在开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