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小河口那边的一户人家,因为放了他家的苗子,整个鱼塘染病,人家立刻上门调查。最后才知道,小河口去年的野鱼死了不少,属于自然灾害,但人家还是赔了。
“现在的鳜鱼苗在十公分样子,秋天出了不少,还剩四千尾。”
鳜鱼的苗子因为比较少,是养在网箱里面的,鳜鱼的塘口明显能感觉到水质非常清澈,边上的过滤机一刻不停的运转着。
直接捞了一大盒,起码三十多条上来给他们看。
“皮毛完好、颜色鲜艳,嗯,整齐度也高。”秦大河赞叹道。
整齐度就是鱼苗规格稳定,都在十公分左右。
整齐度差的话,放入河里,因为小鱼争抢不过大鱼,生长会明显缓慢一些。
当然,哪怕一模一样,到最后也会有差别的,但前期可以避免这些问题。
“哈哈,老五,你这侄子算懂行的。”
“阿爷说笑了,看了些书而已。”秦大河没敢嘚瑟。
养殖这玩意,不是看书就能搞明白的,不实践永远都是新兵蛋子。
“老板,你这有没有斑鳜的苗子?”再次派了一圈烟,他自己也点上深吸一口。
“那个我家小子也头疼呢,南方有一些养殖成熟的案例,但放我们这边经常死,市场上一年都遇不了多少斑鳜。”
“想多收几个样本都难,从南方运过来,一条母体成本都两三百了。”
“哈哈,下次我钓到了给你送过来,今年都吃了好几窝了。”秦大河笑着说道,这专业刚好对口了。
玉溪河的斑鳜确实少,但他今年加上沉船的收获,还是弄了一些。
“策,下次给我送过来,四十块钱一斤收,我家小子天天喊我收班鳜呢。”
养鱼技术需要一个普适性,如果能把南方能养的鱼慢慢往北方迁移,在技术上就是大突破,经济价值也会体现出来。
“按照市场价就好,有货肯定给你送来。”秦大河笑着的说道。
他也明白了,这家鱼厂对本地养殖户蛮重要的,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哈哈,这些都是小事,有货就行。”
斑鳜可是不少人的心头好,比鳜经济价值高的多了。
最后去的青鱼池,青鱼苗子看着就和草鱼差不多,品相也很好。
看了这么多鱼池,秦大河发现所有的塘口,水质都非常干净,可见老板确实是用心了。
接下来就是价格了,鱼厂不还价,最多送一些苗子。
人家利润大,但是这么负责的情况下,风险也大。
黄鲢(鲢)苗子一毛四一条,白鲢一毛,六千尾就是七百二十块钱。
草鱼苗子一毛六,虽然价格比鲢低一点,但繁殖麻烦一些,2000尾三百二十块钱。
青鱼苗子五毛五,这个秦大河要了一千尾,五百五十块钱。
鳜鱼的价格最高,三块五一尾,七百条鳜鱼干了两千多块。
这个数量是根据五爷的建议和他自己看书算出来的,百亩大湖混养,放这么多苗子就够了。
五爷还会额外放一些鳊鱼苗子,秦大河不乐意养鳊鱼就没要了。
鳊鱼和鲫鱼能吃有又能拉,养多了水质好不到哪里去。
至于鲫鱼苗,六分钱一尾,两百块钱人家直接给了四千条,多余的就是赠送。
鲫鱼苗是最不值钱的,繁殖快、成活率惊人,随便搞个塘口就能繁殖一大堆。
今天买苗总共了四千多,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价格。
当然,因为他搞的天然低密度养殖。
要是那些个打氧泵的塘,三十亩的塘订货都比他多。
转运盒拿下来装货,当场付钱,然后装车。
氧泵都准备好了,全部挂上立刻就要告辞,这玩意一刻都耽误不起。
回到家里,大湖里面的鱼护已经准备好了,五爷帮忙一起把鱼苗一瓢一瓢的放入鱼护中。
要先让鱼苗适应大湖的水域环境再放,要是死了几条就捞上来,最后再统计数目。
死的少就算了,死的多了还是要和人家养殖场讨要损失的。
等开过年,真正大钱的地方就到了,螃蟹苗还没买呢。
按照五爷他们讲的,大湖起码要放四五千只螃蟹,长江的蟹苗好几块一只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