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老太太不喜欢子歌,所以直接就将这一条给免了,只说等之后上族谱的时候,再见就可以了。
这什么意思?没看上人的意思。
子歌真的都“呵呵”了,这么看不上我,你别让你儿子娶我啊!
老娘现在怎么说也是从四品官的嫡女,你娘家侄女算个什么东西?
老太太早年嫁给老伯爷的时候年纪还小,算是嫁的早的,才十三岁就进门,她当年进门说真的其实是因为娘家过不下去,将她给买了。
她娘家收的聘礼几本都没让她带回来,只给了几床被子就算是给了嫁妆了。
那个时候还是前朝末年,老百姓的日子都不好过,王家也明白对方家里是什么情况,所以也就捏着鼻子认了,算起来王家那时候的老一辈性子是真好!
后来太·祖起义,王家是最早一批跟着打天下的,只是老伯爷不过是个泥腿子,跟别人比起来好一点的就是会打猎,箭法不错。
跟贾家两兄弟是没法比,贾家两兄弟运气好,小时候救了一个跑江湖的,后来那人在他们家里养伤的时候,跟着那人学了大半年的拳脚功夫。
后来那个江湖人伤好了,感念他们家对自己的救命之恩,虽然人走了,但是却每年都会回来教贾家两兄弟功夫,这次让同样是泥腿子出身的贾家在那时候大放异彩的凸显了出来,最后搏了“一门两国公”的荣耀。
而王家这边——虽然老伯爷箭法不错,之后也是敢拼敢杀,立了不少的功劳,但是谁让他有一个“伏地魔”的妻子,还有一个拖后腿的小舅子。
老太太娘家后来见起义军一路拼杀,终成了气候,就想到了自己那个之前不被看好的女婿。
原本都因为女婿跟着起义已经断绝关系的岳家就这样有舔着脸黏上来了,还在人家家里一哭二闹三上吊的让女儿多照顾一下娘家兄弟。
最后闹得王家没办法,只能将岳家的三个孩子带去给自己儿子,塞到了儿子麾下,混了一个小小的官职。
因为知道自己小舅子是什么脾性,老伯爷也没敢让他们如何,只是给了他们一个小官职,没人手底下管着十多个人而已。
可就是这样,都拦不住他们作妖。
在一次战斗中,他一个小舅子想要立功,本来都打了胜仗了,更是非要追着四散逃走的逃兵追。
也是他的运气,他追的那个方向正好是朝廷那边守军军官所逃的方向,这可不就巧了。
人家身边跟着的都是什么样的人?自己的亲兵,还有不少原来的守军,就算是人家败了,能在之前的战场上活下来的,也不是他这个傻子可以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