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云曾说过大禹王朝的百姓虽有贫富之别,但绝无贵贱之分。
大禹王朝上下修士各个都有马甲,这么久下来道门全然不知,这可不是单纯的团结那么简单。“小子,你怎么看那些活了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强大修士?”
李焱末想了想,如实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不知变通的老古董。”
“你形容的很对,但缺少了一些细节,”姬烈放下了手中的模型,“准确的说是,不知变通,但偏偏又强到让整个世界没有办法变通的老混蛋。”
李焱末一愣,似是摸到了些什么。
“按理来说,一个朝代很难存在超过一千年。”
“君王群臣的交替会给朝代带来很多的不确定性,这会导致一个朝代的崩溃,但并非全是坏事,破而后立,在这一过程中世界会进步。”
“一个可活千年的圣贤之君以及一群可活千年的贤臣良将可保千年国泰民安,但千年之后,这个朝代不会出现任何的变化,百姓皆会因国泰民安而死于安逸。”
李焱末眉头微微一皱,“前辈,恕我直言,死于安逸不该是百姓之错,更不该是贤臣良将之错,生于忧患从来都是被迫之选。”
姬烈眉头一挑,似笑非笑,“你说的很对,但也很错。当百姓不再上进,不再寻求更好,那造成这一切的朝堂上下包括君王在内所有人都是得不配位的庸人。若导致整个朝代的发展停滞,那他们就是罪人。”
“君臣存在的意义是让百姓变得更好,而不是圈养百姓,让他们吃的白白胖胖就可以了。”
“只要到了金丹期,修士就可活超过千年,但一个人的人格,习惯,以及才智在百年左右便已经固定,增加再多的见识也只是变得老练,很难再有年轻人的朝气以及想象力。”
“所以历代禹帝不管能够活多久,都只能在任三百年。唯有不断交替才能够保持整个朝代的朝气,让一切蓬勃向上。”
姬烈眼睛微微眯起。
“但小子,你就不觉得奇怪吗?大禹王朝每三百年就会换上更加年轻的皇帝,可大禹已存在超过十万年,这方世界的百姓却依旧停留于落后的生活。”
李焱末愕然。
这也确实点醒了李焱末。
这可是十万年以上的时间,别说是发展科技了,都足以让人类进化成全新的物种了,但这里的百姓依旧过着农耕的生活。
“因为修士们还存在啊,他们不只存在,还经常在百姓面前抛头露脸,”姬烈眼中闪过一抹阴沉。
“生老病死让百姓产生了改变的想法,但他们想的不是改变生活,而是求仙问道。成仙成了唯一的正确答案。”
“禹帝一代代的交替,但修士之中那些万岁的老不死却依旧把持着宗门之间的最高话语权,他们强大,古老,野蛮的思想将这大千世界的百姓困了十万年之久。”
“大禹四处开设学堂,免费传师授道,却无人问津。一听到宗门开山门选拔弟子,便有大把大把的百姓抛家弃子,宁可死在路上,也不愿意脚踏实地。”
说到这里,李焱末总算是懂了大禹王朝与道门之间最大的矛盾。
“想要克服这个问题,恐怕很难。”
“无妨,大禹王朝已为之努力了十万年之久,再多个十万年也没什么大不了。”
姬烈的语气无比的平淡,好似在说一件无比寻常的事情,李焱末顿时肃然起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