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谁没有好妹妹呀【月票加更】
特殊时期过去,电影界百齐放,生机盎然。
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让每一个从业者都心潮澎湃。
时代不一样了,年轻人想要上位。
可电影厂的制度决定了,必然是要论资排辈的。
老一辈人在那十年当中饱受跎,人生和事业都耽搁了。
好不容易风波过去,当然要奋起直追,好好的弥补逝去的时间。
这种心情,大家都能够理解。
所以这个时期上映的电影,基本上都是这些老一辈的作品。
这种情况,起码还要持续几年。
等到这些老一辈消耗乾净了热情,因为年龄的缘故不得不退下来时,才能到年轻人出人头地的机会。
这也是为什么第五代导演群体能够那么亮眼的原因之一。
可是不要忘了。
十年蹉跎,不代表这十年当中就没有年轻人入行了。
相反这个时期的电影人才是最可惜的。
电影事业回到正轨时,他们被老一辈压制。等到老一辈退下来时,他们的黄金时代也就此错过了。
最终成为了无人问津的一批人,默默的消失在了歷史的长河当中。
浩瀚的史书当中,他们的情况无人在意。
但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笑有泪,也有自己的想法。
跟隨李庚和贝聿成,抓住眼下的机会,远比回到长影厂看不到出头之日要强的太多了。
对於他们的选择,李子成当然高兴。
李庚和贝聿成的班底,將来必然也是他的班底。
让这些人再成长一段时日,在电影行业里扎下根来,向四面八方伸出触角,將来就可以帮他织成一张庞大的网络。
和別的穿越者只注重那些台前的名人不同。
李子成十分清楚,文化娱乐行业虽然焦点都在台前的名人身上,但是能够撑起一个行业骨架的永远都是幕后的人才。
搭建好幕后的人才框架,才是长久之道。
因为这些人的留下,《人到中年》剧组筹备的非常快,反而超过了諶容写剧本的速度。
在等待剧本完成的日子里,《高山下的环》剧组也到了解散的时候。
这些天里,李子成等人並不清閒,先后参加了多场研討会。
这些官方的会议,是不能缺席的。
毕竟《高山下的环》所取得的成果斐然,並且让国家看到了文化娱乐產业进行舆论宣传的新方式、新方向、新方法。
作为主导这一切的人,李子成还要担负起传道授业的责任。
於是一个新奇的现象令人津津乐道,
偌大的课堂里,下面坐著的最起码都是处级干部。至於厅级、部级,也比比皆是。
科级干部连进来的资格都没有。
而在台上,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侃侃而谈。
一个个新奇的理论让下面的干部抓耳挠腮,偶尔迷惑不解,偶尔恍然大悟。
等到下课了之后,李子成更是被团团包围,被各种求教累的口乾舌燥。
可不管怎么说,將来这些干部都是要充斥的文化事业的各个领域当中去的。
也就是说,今后不管走到哪里,这些人人敬畏的领导都得叫他一声老师。
这是什么概念?
除此之外,李子成等人也得搬家了。
之前《高山下的环》是四大电影厂合作的项目,所以他们住在北影招待所里没有关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