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颂之正怕门口守了人,那些闹事的人今天不敢来了。那位葛老就道:别这么夸张,就是随便吃个饭,你们站这里,回头吓到普通的客人,跟我一起上楼吧。
慕颂之觉得正合心意,忙说:我们会在旁边给他们开一间包间。
这迎接流程过得很快,一共只有几分钟。
门口的车迅速撤去,众人一起上楼。
灵芝轩的门口马上恢复了秩序,后来的人们根本不知道这楼上坐了尊贵的客人。
老年人起得比年轻人早,午饭也自然早一些。
如今才十一点,不到用餐高峰。
按照时间推算,那些闹事的人一般都是十二点多,生意最好的时间开始闹,那时候这边正好是吃好了饭,还未离场。
三楼处几位服务员立在包间的门外,看到他们恭敬鞠躬。
慕颂之把廖众生和葛老引入了包间,三人入座坐好。
慕颂之亲自给他们倒了茶,今天这茶选的是金骏眉,茶色金黄,近似琥珀。一倒入茶杯就可以看出和普通茶的不同,一时茶香四溢。
慕颂之是第一次见到葛老,廖众生给他们介绍了。
葛老笑着道:我当年年轻的时候,还见过一次你爷爷,和你们慕家也算是有缘分了。
葛老看起来没有什么架子,非常健谈,问起慕颂之慕家现在的状况,慕颂之就一一作答。
葛老听完之后笑着道:不愧是青年才俊,你们慕家儿孙辈都很成才。
三人聊着,六道凉菜很快就摆上了桌。
这六道冷菜,被称为六艺冷拼,正是对应了礼、乐、射、御、书、数六种。
凉菜摆放在非常精致的小碟子里。每一道都是色香味俱全。
廖众生问葛老要不要喝酒。
葛老摆手道:不喝了不喝了,今天主要是来吃饭的,这茶不错,菜也好吃,我们以茶代酒。
此时的后厨里,花荼开始烹饪热菜。
今天这一桌主要是做孔府菜,孔府菜源于宋代,是古时候的接待贵宾的菜品,算是鲁菜的分支。
在过去,这孔府菜又被称为圣人菜。
第一道菜,就是一道甜食诗礼银杏。
这道菜名头很大,制作起来却不难。
花荼特意去采购到了大颗的优质银杏果,此时银杏早就用水焯好。
猪油加热,用桂花蜜翻炒银杏,把桂花的味道很好融入进去。
这道菜想要做好,关键就在于火候。
早一秒不熟,味道不到极致,慢一步会焦,色泽不会好看,味道也会大打折扣。
花荼从味道和色泽判断着火候,做好出锅。
然后他把银杏果分装到事先准备好的透明梨盏里,每一个里面都只放了十五粒。
服务员很快端着菜品上菜。
三人在这里正聊到热烈,廖众生道:热菜来了,我们边吃边聊吧。
葛老就看向面前的菜品,梨子削了皮,一面雕刻上了诗字,一面雕刻上了礼字。
一粒一粒的淡黄色银杏裹着一层琥珀色的蜜汁,看起来非常诱人。
这菜看起来就很干净清甜。
葛老拿起小勺,舀起了一枚银杏果,他刚刚举起勺子,就闻到了一股甜丝丝的桂花味。
然后葛老把银杏放入嘴中,银杏仁完全不苦,火候烹饪得恰到好处,调味也是非常之棒。
老人道: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这菜做得不错。
第二道菜就是一品豆腐,这道菜花荼进行了一些改良。
软嫩的豆腐芯被掏空,里面放入八珍馅料,干贝海参和瘦肉和火腿提供主味,口蘑冬笋和荸荠增加鲜香和口感。
豆腐被填好,然后再去炸出一层脆壳,炖煮之后,最后裹上高汤炖煮而成的酱汁。
豆腐外酥里嫩,馅料无比鲜美,所有食材的味道都被融入了豆腐之中。
葛老吃着更为开心了:好吃,我上次去山东吃孔府菜还是三十年前,没想到现在我们忻城也能吃到这么正宗的孔府菜。
廖众生道:我自从之前在慕家吃了一次暖房宴之后,就对这厨师念念不忘。那时候就想着一定要带你老人家来吃一次。
葛老道:那老廖你慧眼识珠啊。
慕颂之在一旁,适时帮着花荼美言几句。
后面的菜也陆续上来。
翡翠虾仁是把大虾别入了黄瓜圈之中,犹如腰盘玉带,黄瓜和虾仁的口感交叠在一起,清脆爽口,软嫩鲜香。
孔府燕窝是咸鲜的燕窝汤,口感绵软,味道纯美。
花篮桂鱼也是孔府菜之中的名菜,鱼肉外酥里嫩,非常鲜美,肉质细腻。
御笔猴头用鲜嫩的竹笋缠了竹荪做成笔杆,最后用猴头菇做成毛笔的笔头,最后淋上高汤,外形好看,色泽红润,味道更是无比新鲜。
这一餐菜品非常清淡,却是秉承了孔府菜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特点,每一道菜都有着传承和其中的意义。
在细节的把控上,也做到了极致。
随后上来的是寿字鸭羹,三套汤打底,鸭脯肉和火腿切丁入汤,上面用食材拼成寿字和图案。
这道菜端上来,寓意极好。
葛老的眉眼都笑得开了。
服务员帮他们分了汤,每人一碗,中间的寿字小心不做破坏。
汤汁暖融融的,味道非常清甜,却并不会让人们觉得寡淡。
这样的一碗汤作为结尾,却是以淡取胜,在平淡之中细细品尝,其中融合着各种巅峰味道。
葛老喝着汤,外面的山珍海味吃得多了,不如这样的清汤,蕴含滋味,他如今半退休,不理那些烦心事,喝着暖融融的鸭汤,体会着人生。大风大浪都经历过,方知平淡是真。
饭后上来中式的餐点和水果。
这一餐菜量正好,丝毫没有浪费,葛老吃到了尽兴。
菜品全部上齐,葛老主动提出想见见老板,廖众生就热情招呼着,让花荼过来。
慕颂之亲自去叫花荼,花荼正收拾好了后厨,换上了衣服。
慕颂之和他说完宴席的情况,又问道:楼下怎样?
花荼道:闹事的已经来了,坐了一会了。
他们这些天和那些泼皮无赖斗争有了经验,来闹事的那些人,多是男人,一般两三个人一起过来,一进门就东张西望着看,心思完全不在吃饭上,很容易就能够和普通的食客区分开。估计再过个几分钟,就要发动了。
慕颂之道:那就好,廖老和葛老正高兴着。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