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2 / 2)

耶什喇嘛捂不住脖颈喷留而下的血液,眼眶猩红瞪向谢知珩:“你、你怎敢!”

谢知珩收起弓弦,递给身旁服侍的宫人,不惧怕耶什喇嘛因愤恨而扭曲的面容,他抬眸与之平视:“有何不敢?藏地虽高举雪原群岭之上,但也非难攻之地。方寸之地养出的人,称你一声尊者,你不会真把自己当成尊者?”

“我可是由贵君王,亲封的喇嘛!”

耶什喇嘛的嗓子已被刀刃割破,日日为信众诵读佛教的好嗓子已嘶哑得不行,每出一声,都是对嗓子极大的破坏。

谢知珩站在原地,注视耶什喇嘛的声音沉底,落入无尽的深渊内,陷入污浊的脏泥里,再起不行。

血液将耶什喇嘛那身袈裟染得淋漓,以他的血洗去那些岩彩,洗了这件女儿家制成的人皮袈裟,连墙顶都被他的血浸染。

见人实在坚持不住,跪蹲的身子摇摇晃晃,要跌入院落里,谢知珩才转眸看了眼宫人。那侍奉他熏干发尾的宫人得了命令,忙起身跑出庭院,未用多久,把闲居屋内的大夫唤来。

大夫先垂眸唤了谢知珩一声,再走上去,为这位失血过多,无力只能由侍卫搀扶的耶什喇嘛救治。

箭头射进太深,大夫不敢轻易拔出,数把刀刃转着圈割破耶什喇嘛的脖颈,那处已无一块好皮。

大夫有点捉摸不透,该不该为这位喇嘛救助?

矛盾中,大夫颤巍着身子,看向谢知珩:“殿下,可是让他自生自灭?”

谢知珩勉强抬起困倦的眼皮,扫过进抓皇帝恩赐他的身份金璧的耶什喇嘛,本出声直接抛尸荒野,又想起此人是圣教四长老之一。

谢知珩:“用虎狼药材吊着他的命,孤需要借他,赠郎君一道青云梯。”

捕获长老之一,且是藏地喇嘛,噶迦派的主事人之一,对谢知珩来说,不过小人物,却能算晏城升迁的一大业绩。

谢知珩轻点石桌,还有被困在京城逃不进皇城的另一位长老,与他用命保护的佛像。

那功劳,更大。

-----------------------

作者有话说:是谁,是谁今天要上班,是我啊,从8号苦哈哈上到现在qaq

第44章

“这是哪来的?”

晏城一觉醒来, 在修建过度的庭院内居然看见个秃头男人,浸透重露水雾的布带色暗,洇湿团团红血来。听到人的声响, 秃头男人嗡嗡出声, 呼吸沉沉拍打粗布, 于寂静的环境内, 更能走入晏城的耳内。

家里莫名其妙多出个人,晏城转身去寻与他共寝的谢知珩, 方问出口, 才得知谢知珩因小朝会早早离了府。

晏城指跪在庭院内的人,垂眸看向宫人, 问:“他是谁?”

宫人恭敬地一弯膝,回:“殿下听闻大理寺日夜为圣教忙碌, 又得知郎君为此愁绪满怀……”

宫人话未完,晏城眉头紧蹙,指尖轻敲撑起长廊的大柱,艳红握在掌心,散在那人脖颈处。

晏城出声打断,严厉地问:“何人?回答我这个问题。”

宫人不再左牵扯,右赞太子为晏城精心准备的谋划。

她低垂头颅:“回郎君, 是藏地来的耶什喇嘛, 噶迦派备受信众推崇的尊者, 也是圣教长老之一。”

噶迦派,前朝起便扎根于藏地的密宗, 北朝帝王更为之倾倒。南朝少有耳闻,文人不喜噶迦派的淫奢,次次以文字抨击, 为与之抗衡,乱世不易捧养儒家,南朝帝王数次剃发入佛寺,入净土宗。

南北两朝的对衡,自宗教佛教开始,又于今朝结束。

南方如此仍多信佛教,密宗与净土宗都源于天竺佛教,更易于圣教在南方传播,又有密宗喇嘛为此背书,更显其正统性,非邪门歪道。

晏城走上前去,蹲在耶什喇嘛前,观察到他气息仍有,尚未完全死亡,双眼没因被蒙蔽而紧闭,瞳孔直白面向布带。耶什喇嘛嗅到晏城身上常熏的花椒碎香,心里对眼前人的身份,有所猜想到。

圣教对太子的探查过深,自然不会放过枕边人,百年难有的状元郎,文曲星转世,登科前后不一的性格。

耶什喇嘛抿唇,舌尖抵推紧密的唇缝,学往常里的妙语,来开导这位郁郁不得志的状元郎,出身南北交际之中的荆州。

他方要说话,连一字都吐不出来,嗓子的破坏,一夜的折腾,都表明谢知珩早清楚耶什喇嘛的算计,不可能让耶什喇嘛有方寸的出声机会。', '。')

最新小说: 嫁给病弱将军后(双重生) 叛逆顶流的病弱亲姐 位面餐厅从大秦开始 穿回古代卖盒饭[美食] 许愿暴富但穿成渣A 穿成末世炮灰引诱疯批女主 高冷美人被迫忠犬[快穿] 恋爱脑是人外攻最好的嫁妆 娇软人鱼但本体是小海豹 庶长子[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