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短短几月的鲜血成长,钟旺已非当初天真、任人欺负的稚童。
钟旺上京时,已做好无人可依靠,无人相助的漫漫伸冤长途。
不曾想考入大理寺后,钟旺所遇的却皆是良人,施以厚望的殷寺正,最爱对她笑的右寺正,引导她熟悉京城的两主簿,同在外人面前,最会护短的大理寺卿。
京都居,大不易。
钟旺却认为江南居,才不易。
“先不提女户,给我推荐推荐,到底哪位适合我三妹呀!”沈溪涟受不得钟旺垂眸哀思的伤痛模样,甩了甩画卷。
俊美公子哥白花花、令人舒爽的□□,随画卷的波动,浪花般滚卷在钟旺面前。扇起的风不大,吹拂钟旺额前的发,发丝卷动,缠在陶枫指尖。
钟旺:“……”
面对嫁娶,不涉及任何权益,陶枫总是提不起精神。
她懒懒拿来一副画,扫过小楷书写的名字,率先入脑的不是公子哥隽秀的好貌,而是他的出身——太常寺岑博士第二子,喜读诗书,与侍郎家那文静的女三公子很是匹配。
陶枫自觉不错,曲起指尖敲响几下画卷。
“?”沈溪涟看过去,第一眼是相貌,“长得有点普通,不配我三妹,我后院随便挑出一个,都比这岑公子好看。”
陶枫:“……到底是在挑面首,还是在为你三妹选夫?”
沈溪涟忙拉起嘴,抿唇不言。
陶枫:“若以脸为选夫要求之一,还得配上兵部侍郎、祁阳伯府、汉中节度使的门庭,那没几人能符合你与沈侍郎的要求。”
“啊,真没有嘛?”沈溪涟咬咬唇,眼眸低垂,为后代基因着想,第一要义肯定是颜值。
母亲贪财,孩子极有可能会是富二代;母亲好色,孩子颜值不会普通到哪去。沈溪涟网上冲浪,从别人评论区得来的箴言好语。
钟旺在旁安抚两人不平的情绪:“肯定有门庭配得上沈家三妹,同时长得特别好看的人,不着急,慢慢找。”
“就是,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男人外面全是。”有人撑腰,沈溪涟低抑的气场立即高昂,下头微微抬起。
“阿旺你别一直纵着她。”陶枫扫了钟旺一眼,继续说:“既然你这么说,我就给你好好整理下京城的文官网。若说合适的人选,大理寺刚好有四个没成亲。”
——两寺正,两主簿。
“以长得好看来论,家中父母双亡的最易入赘妻家,排第一的就是晏大人,好看不?”陶枫挑挑眉。
骤然直面原身追求许久的状元郎,沈溪涟忍了许久,才从牙缝中挤出话来:“……好看。”
钟旺跟着点头,审美是主观的,美是客观的,不容置喙。
陶枫:“好看也给我憋着,晏大人适合嫁娶,但难嫁入妻家。”
“为什么?”钟旺不理解,出口问。
陶枫:“晏大人有家室,家室不简单。”
那可太不简单了,沈溪涟双手托脸,官场上的潜规则与黑暗,直叫人感叹不已。
“既然晏大人妻家门庭特别厉害,为何晏大人还是个七品主簿位?”钟旺不解地问。
她非常好奇,晏城可是状元及第,不入翰林院,也不入六部,居然缩居于大理寺。这个问题钟旺思索许久,也难得一解。
陶枫轻笑:“放心,他位置要动一动了。而且论功行赏时,你的功劳最高,主簿位怕是会落你头上。”
“啊?可我没帮到什么,我又不是举子出身,怎么可能轮到我跟前。”钟旺摇头,不赞同陶枫的话。
又想起方才陶枫所言,钟旺抬头吻:“动一动,晏大人要升到哪里去呀?”
陶枫:“圣上还未批红,不过鸾台已上交奏折。虽只动一步,可巡按御史的实权不少,对六品以下的官员,可立即拿问。”
她又轻笑,巡按御史这职,肥得很。
尤其晏城可能会成为鱼米之乡荆州的巡按御史,那地可捞着的油水不比江南少,殿下可真看重他。
“几品官啊?”沈溪涟问。
“正七品,御史台新设的巡按御史,替天子监察地方州郡,乃天子近臣。”
沈溪涟皱眉:“才七品啊,也不高啊。”
七品小官,沈溪涟有些不理解,怎么看小说里随随便便拎出来个配角都是三品以上大官,四品都只能说是低品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