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是由诏狱这边负责去搜查,沈原殷只安插了几个丞相府中的人跟着。
这话全正真听见后明白是在问诏狱的人,他抬起头,招呼着身边的人道:“周千户还没回来?”
狱卒答道:“周千户回来了,此时正在狱中审问那些宫人。”
全正真道:“去把人叫过来。”
“嚯,这账册……”全正真嘶道,“若是真的,那大皇子这是得……”
话到此,全正真又猛然想到身边还坐着丞相,连忙住了嘴,悻悻看了眼沈原殷。
沈原殷没理睬全正真的这句语意不详的话,而是道:“算算时辰,陛下兴许快要到了,届时本相与全大人还得进宫一趟,陈述案情。”
“宫里那些人的审问,全大人得抓紧时间了。”沈原殷抬眼道。
全正真道:“自是。”
周千户此时推门进来,行礼道:“丞相,全大人。属下搜查何家后,发现何家跟何喆宇经常有往来交易,且在何家搜查到了近些年来与渠州那边的书信,里面提到了不少有关渠州金矿一事。”
全正真问道:“有没有在何家找到和大皇子府有关联的?”
周千户摇头道:“未曾。”
全正真扭头看向沈原殷。
沈原殷食指一下下敲击着桌面,发出微弱有规律的声响。
沈原殷此时正在思考。
没有找到和大皇子府有关联的东西这件事很好解释,这种谋逆的事情,大皇子身在局中会万分谨慎,但何家是商贾之家,家里只有何喆宇从政过,加上大皇子有意识地撇清关系,没在何家找到大皇子直接参与了渠州之事的证据再正常不过了。
不过,他手上现在的证据也差不多了。
那本简然带回来的账簿已经可以证明大皇子涉嫌了渠州金矿,但这还不够,渠州金矿不足以将大皇子拉下来。
想要扳倒大皇子,就必须落实刺客来自大皇子府,或者是将榕江口的私兵与大皇子扯上关系。
第一件事说不上好办也说不上难,宫里有他们的人,可以做个伪证证明他的话的真实性。
但大皇子完全可以说是有人故意想要栽赃,和锦帝未必不会相信。
而第二件事事关私兵,是大忌。
假设真的能够证实大皇子养私兵的事,再加上渠州、猎场等事,和锦帝必然会大怒,以和锦帝的性子,到时候轻则贬为庶人,重则丢掉性命。
但大皇子也不是傻的,此时的榕江口估计早就人去楼空了。
看大皇子的私账账簿,并没有将各项收入支出写得很详细清楚。
沈原殷眼里闪过一丝冷光。
人能跑,可如此匆忙,人能留下的痕迹也不能完完全全地消失不见。
得快点从和锦帝那里拿到批准,带兵搜查榕江口。
沈原殷问一边的竹木:“陛下到何处了?”
竹木道:“应该还要个把时辰。”
这话说完,四周一片寂静。
周千户迟疑了会儿,道:“丞相若无他事,属下便先下去继续审问宫里的人了?”
一晚上加一个上午,这么久了还没办完事,这效率真够慢的。
沈原殷心里有些不耐烦。
“还剩多少人没审?”
周千户想了想,道:“约莫五十人。”
沈原殷起身:“带路。”
几百人里塞的自己人不多,只剩五十余人了却还没被排查到。
诏狱里空气阴湿,腐臭潮湿的味道萦绕周围。
宫里那些人都集中关押在同一片地方,沈原殷用手帕捂着口鼻,一行人往里走的时候刚巧看见了被关押着的何家人。
发现丞相的视线偏移,周千户小声道:“因为差不多能够确定何家与渠州金矿案有关联,属下就直接把人带回来了,之后再提审。”
和锦帝不在京城,大皇子又因为身份尊贵,不好直接关押,所以只能暂时看守在府中不得出门。
但何家只是从商,不算已经被判处死刑的何喆宇,再除开何家女是大皇子侧妃之外,何家就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富足之家,于是就按照流程将人带回来了。
沈原殷轻轻“嗯”了一声,没多说什么。
再往前走一截就到了关押宫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