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近来生意可好?”伊藤明雪微笑着,以中国人惯用的方式向店老板打招呼。
“托您的福!还算过得去吧。”身着长衫的老板躬身做了个揖,“您两位可是很久没有光临本店了,一定是忙吧?”
“出了趟远门,刚回来不久。”她轻描淡写地回了一句,端起桌上热腾腾的豆浆,轻轻抿了一口,浓浓的、滑滑的,香气四溢,回味无穷。
“原来如此!”
“对了!外面那些小孩是怎么回事?怎么个个都是面黄肌瘦、哭哭闹闹的,他们都是孤儿吗?”眼见满大街都是哭闹不已的小孩,她感到疑惑不解。
“不是!他们都有父母。”店老板瞅了一眼,叹口气道:“苦闹是源于吃不饱饭肚子饿。”
她大吃一惊,“怎么会这样?我记得以前没这么糟的。”
“唉!甭提了!”老板摇摇头,痛心疾首道,“您大概还不知道,几个月前,日本人颁布了所谓的粮食配给制,他们不许中国人吃白米,限定老百姓只能从他们控制的粮食配发店里购买杂和面儿。而且,不管那家的人口是多是少,都限定只能买同样的小份额,这样,那些人口多的家庭就只能忍饥挨饿了。即便是那些条件稍好的,能吃上小米的,也好不到哪里去,日本人太坏了,往小米里放锯末,让人吃了拉肚子。他们是在变着法子折磨我们老百姓啊!”
“太过分了!他们怎么可以这样?”伊藤明雪按耐不住,猛拍桌子站起身来,心中愤懑不平。
“您别激动,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又能怎样,只能忍气吞声过日子。若有反抗,就会抓去做劳工,更严重的,抓去杀头。”
“伯伯!伯伯!求您再给我个包子吧。”
一声稚嫩的声音打断了二人的谈话,不知何时,在他们身旁站了一个年约六岁左右,衣着单薄的小男孩,脸尖尖瘦瘦的,在那两道淡淡的、短短的小眉毛下面,有一双充满灵气的大眼睛,让人一见便心生怜爱。
老板弯下腰,摸摸他的头,“小豆子!你妈妈的病好了吗?”
“没有!家里没钱给她治病。求您再给我个包子吧,我想带给妈妈吃。”
“真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宁愿自己饿肚子,也要留给妈妈吃。”老板心疼又无奈地说道:“真希望能帮帮这些可怜的孩子,可是,我也有一大家子要养活,店子里赚的这些钱,除了工人的工资及上交税捐外,剩下的,也只能勉强维持家用了。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听着老板真诚而质朴的话语,伊藤明雪暗下决心,打算帮帮这些孩子,也算是为日本人赎罪吧!
“老板!可不可以帮我个忙?”
“您请说!”
一阵耳语后,老板一扫先前的阴霾,开心地说道:“您放心!我一定把您交代的事办得妥妥当当的。”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她和石川夕子早早来到“狗不理”,但见,在店门口已竖起了一个大大的牌子,上面写着:“本店每日免费为小孩供应包子。”
消息一经传出,周围的人一窝蜂地围了过来,盯着牌子上的字,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