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锤下面是一个硕大的铸钢平台,两边还竖起了挡板,后面进料的地方还修了个长长的斜坡,好让将士们把石料推上来倒平台上,前面出料的小斗车上还设置了一个筛网,没有破碎到一定程度的石料还要捡回去继续砸。
石料都砸成大致手指粗细之后还得倒进带向下波纹的钢辊中间去碾,都碾成米粒大小之后再放进特制的磨粉机里去磨,磨成粉状,搅拌均匀之后再煅烧成块,再砸碎,再碾,再磨。
这套流程看似简单,但除了砸碎这个环节勉强可以用手工替代,其他环节那必须用机器来。
当然,后世造水泥的设备并没有这么粗糙。
朱觉还是那句话,先要有,然后再改进。
他细细看了一阵,第一批水泥那都开始出料了。
那出料口一打开,一个小推车很快接满,紧接着又是一个小推车,又是一个小推车,足足装了二十余车才装完。
这量看似很多,其实也就一万斤左右,皆因每个小推车也就能装个五百来斤的,要不然,一个人就有点推不动了。
他上前捻起一点成品搓了搓,不由微微点了点头。
还好,这会儿大明的加工水平已经够了,做出来的水泥还就跟面粉一样,就是纯纯的粉末,没有任何细小的颗粒。
至于质量,其实不用试,原材料的配比他还是记得的,普通水泥造出来就没问题。
他想了想,还是指着墙角那堆河沙道:“国丈,命人搅拌一下,开始铺地面吧。”
这厂房的地面还就是平整过的土地面,根本就没铺石板,皆因这样建起来快。
若是地面还要铺石板,那还得耽搁几天呢。
他也早就说过了,这厂房的地面直接铺水泥就行了。
是故,河沙、铲子、格挡什么的那是早就准备好了。
袁祐一挥手,匠户们立马把水泥推过去忙活起来。
这个搅拌水泥砂浆其实就跟搅拌糯米石灰砂浆差不多,将士们倒是挺麻利的。
很快,一车水泥就搅拌成水泥砂浆了。
朱觉直接指着另一个墙角摆好的格挡道:“铲过去,铺平,稍微刮一刮就行了。”
这个其实也很简单,石灰砂浆匠户们也刮过,只不过,他们以前都是往墙上刮,那难度可大多了,这往地上刮那就没一点难度。
很快,那格挡里面就填满了水泥砂浆,匠户们稍微用钢板平刷刮了刮,那水泥砂浆上便光滑如镜了。
接下来就是等了。
朱觉足足等了半个时辰,这才走过去,蹲下来,用手指轻轻在水泥地面上摁了摁。
紧接着,他便微微点头道:“嗯,没什么问题了,可以大批量生产了,这里一天之内不能踩上去,五天之内不能放重物,五天之后就跟石板地面差不多了。”
呃,这就成了?
袁祐、宋应星和宋应昇闻言,那都不由得露出一丝难以置信之色。
他们还当这东西很难研制出来呢。
毕竟,光是磨粉的设备他们就造了一堆。
谁曾想,这么简单就成了。
朱觉见状,干脆问道:“元九,这水泥厂一天能生产多少水泥?”
宋应昇琢磨道:“若是十个厂房全部投产,那这水泥厂一天足可生产一百万斤水泥。”
这用斤算听起来着实吓人,其实一百万斤也就五百吨而已。
后世的水泥厂那都是以千吨来计算的,一条生产线一天就能产一千吨水泥,几条生产线那就是几千吨。
他去过的水泥厂那都没有低于五条生产线的,上十条的都有,就那,还是考虑到销量没有疯狂建生产线,若是生产多少就能卖出去多少,那估计几十条线乃至几百条线的超级水泥厂都会有。
这会儿一天生产一百万斤那也勉强就够辽东那边用而已。
朱觉闻言,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果断道:“芝龙,你安排几批中型致远商船来拉水泥,每批五艘,不停往辽东拉,你们把水泥卸辽海城码头就行了,至于河道转运,让伯雅他们自己安排小型致远商船去拉。”
孙传庭收到水泥之后那可不得了了,三座城池的城墙那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往上冒啊,看那进度,怕是不用十天就能修一丈高。
皇太极收到消息那都不由有点慌神了。
明军的城池堡垒也是他们骑兵的克星啊。
人家现在这修建城池的速度也太恐怖了,到时候若是太子河以南城池堡垒密布,他还能怎么办?
他都有点六神无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