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了,高了。”
宋泠就乖乖的坐在那里任由林氏抓着,尽管握他的手十分用力。
“姨母也清减了许多。”宋泠开口道。
林氏又忍不住哭了,随即一把放开青年的手,“你这浑小子,为何活着不来找姨母,你可知,姨母以为…”
你死了。
那三个字,林氏怎么也没办法开口,她甚至到现在都不敢相信好友已经离开了人世,她总觉得只要她不说,她就还活着,活在那个春意盎然的春天里,永远开心快乐的活着。
宋泠想说些什么,却不知该从何说起,最后什么都没说。
好在这时,门外敲门进来两个人。
“老太爷听说小公子来了,特意让奴来请小公子过去一叙。”
林氏闻言是公爹,松了口气,赶紧拿出帕子擦了擦眼泪,“老爷子叫你,你先去吧。”
宋泠点点头,跟着离开。
林氏见他消瘦如此的背影又是忍不住一阵痛哭。
“娘子,小公子能平安无事是好事,你别难过了。”秋婆子也擦了擦眼泪,出声安慰道。
“是,是好事,我不哭了。”
“对了,你赶紧叫下人去做…”
“算了,我亲自去做吧。”林氏说着就要去厨房,开始忙活。
“孟叔从前最爱吃我做的鱼了,我要给他做鱼吃。”
“对了,还有去给我拿一块羊肉来,孟叔爱吃羊肉。”
第116章
另一边,闻老爷子也和宋泠见了面,
“你来了。”
闻老爷子正在练习书法,他似乎并不惊讶为何宋泠会出现在这里。
“老师。”宋泠一进门便低头垂眸作揖。
然而闻老爷子却当没看见似的,手依旧没停。
不知过去多久,室内的熏香又更换了一种,闻老爷子才搁笔。
宋泠依旧保持着拱手的姿势,没有动过一丝一毫。
闻老爷子漫不经心的抬头,眼神在触及青年消瘦的身姿时停顿了一秒,“坐吧。”
“当初不曾来找我,如今又为何而来?”闻老爷子这话听起来似乎有些冷漠,但仔细听却能听出里面的些许埋怨和。
“确有一事想麻烦老师。”
呵,闻老爷子被对方的厚脸皮气笑了。
“不敢当,你如今可是冀王身边的大红人,能有何事求到我头上?莫不要说笑了,我如今不过是一介普通百姓罢了,帮不了你。”
这话语夹枪带棒,有气有怨,更多的是不解和说不出口的担忧。
说完后,他似乎也觉得这话太过分,不自然的找补了句,“说吧,什么事。”
“学生此次是想将侄子承安托付给老师。”
“什么?”闻老太爷蹭的一下站起来,眼睛瞪得像铜铃,一点也没有刚才的镇定。
“你是说子固的儿子还活着?”
自从宋家被抄家后的这五年里,他怎么没有收到这个消息?闻老太爷看向宋泠,是了,定是他将人藏起来了。
“在哪里?”
闻老太爷很是激动,立马叫嚷着要见人。
宋卿,字子固,与宋泠一同拜入他的名下,与调皮捣蛋的弟弟不同,宋卿曾是闻老太爷最引以为傲的学生,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便是对他最好的形容。
泰安十年,考入国子监,泰安十二年,登科及第,选入翰林,彼时不过十六岁。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因卷入江南贪墨案中被斩首示众,身首异处,每每想到这里,闻老太爷就心痛难消,可那时他已离开了权力中心,尽管多次上书圣上却于事无补,只能眼睁睁看着心爱的弟子赴死,不仅如此,没过多久,宋家也遭到那些世家的报复,竟发生了至今仍然轰动大魏的灭门惨案,全家106口,无一幸免。
闻老太爷初听闻此消息时,当即就晕倒了过去,此后也曾派人去为那宋家人收敛尸骨,却只得来被大火烧去的消息。
直到前年,在衢州做知州的昔年同窗来信说冀王麾下得了一幕僚,与昔日宋家小儿相貌出奇的相似,后又听说了江南还田种稻,发展海贸等等事迹,这才慢慢确认那位颇受冀王器重的宋子晋便是他的学生宋泠,然而那时的闻老太爷也只是以为只有宋泠侥幸活下来,没想到子固的儿子竟然也还活着,这如何不让他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