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第150章君臣默契
崇祯敲击着桌面,默然片刻后道:“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正需要有一得力能臣能够辅佐朕推行此二法!”
施凤来身子一抖,他现在总算知道崇祯半夜招他进宫,还给他赐座的原因了。
如果可以的话,施凤来很想说:陛下,您这凳子我不坐了……
然而此时此刻,施凤来已经没有了拒绝的机会。
因为崇祯再次走出御案,手上抱着一大堆的奏疏,不屑的丢在施凤来脚下,指着那些奏疏骂道:“元辅你看看,如今这些东林党人真是越来越不成体统了!”
“赋闲致仕的老臣给朕上奏疏也就罢了,什么监生贡生、童生秀才也来给朕上疏!通政司的那帮混账也不知收了人家什么好处,啥大逆不道的本子都敢往京师送!”
崇祯说着,随意捡起一本道:“你看看,这是一个叫冒襄的仕子所上奏疏,一个连功名都没有的废柴也敢上疏弹劾当朝首辅,真不知道是谁给他的胆子!”
“正找锦衣卫打听过了,这个冒襄不过出身江南士宦之家,听说还参加了一个什么复社,这复社之中也是一些自诩东林的读书人,整日空谈救国,却连功名都考不到,真是搞笑!”
崇祯骂这个冒襄是个不知所谓的废柴,固然有在施凤来面前装模作样的意思,却也不算完全冤枉了他。
而且说起来冒襄还险些与崇祯成为连襟。
冒襄其人,时人称四公子之一,又是仕宦家庭出身,整日以读书人自居,实际上六次乡试不第,连个秀才都考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