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震惊的发现!回到了穿越第一案!与妙音儿也有关?
听着刘树义的话,付无畏不由咽了口吐沫。
他只觉得今夜是他此生所经历的,最跌宕的一夜。
不仅原本的认知被颠覆,甚至还知晓饷银案真正的幕后黑手,就曾在自己身旁,是自己熟悉之人。
一想到那个阴险狡诈,害得上百人为之惨死,上千人被流放至今的幕后之人,天天笑眯眯的盯着自己,他的鸡皮疙瘩就不由往起冒。
惊悚,荒谬,不真切……诸多心绪,一股脑的往上涌,让他一时间都不知该如何表达此刻的感觉。
刘树义并未给付无畏太多消化的时间,他直接向付无畏道:“付郎中,你可知我刚刚所说的,参与了饷银之事的五品以上的官员都有谁?”
杜构兄妹紧紧看着他,连仙风道骨的袁天罡,在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后,也感兴趣的看着付无畏。
付无畏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下纷乱的思绪,才说道:“下官当时也参与了饷银之事,自是知晓都有哪些人。”
说着,不用刘树义再问,他便主动道:“当时的户部尚书温君,户部侍郎陈淼、邓成仁,以及度支司郎中薛明和金部司郎中关棋,整个饷银的调度清点之事,皆由他们领衔。”
户部尚书与两个侍郎总领全局,负责财政调度的度支司与货币流通管理的金部司郎中负责具体事务……这人员配置,堪称顶级与豪华,可以看出当年李渊与户部对饷银之事的看重。
可是,偷到饷银的幕后贼人,就藏身这五人之一,阵容再豪华又如何,老鼠就在其中,甚至还担任最重要的要职,这反而给了幕后贼人最佳的机会。
刘树义摇了摇头,继续道:“你可知这五人现在的情况?”
付无畏道:“陛下登基后,原户部侍郎陈淼因是息王朋党被诛,邓成仁因公务出错,被陛下贬官,现为从六品仓部员外郎,户部尚书温君自认年岁已高,已无法为朝廷做事,主动请辞,告老还乡,度支司郎中薛明因功晋升,目前在我户部担任侍郎,至于金部司郎中关棋,被平调为著作郎,编修国史。”
户部的这些高层,便与当年的三司一样,同样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经历了大洗牌。
有人被杀,有人遭贬,有人被边缘化,有人抓住机遇晋升,也有人主动远离漩涡……
四年前饷银案时,他们都还能同桌而坐,商量饷银大事,可此刻……阴阳相隔,天高路远,再难相见。
刘树义心中感慨,但脸上没有丝毫显露,他说道:“薛明等人都仍在长安为官,找到他们不难,你说温君已经告老还乡了,不知他家乡在何处?”
付无畏想了想,道:“在华州,距离长安不算远。”
“华州?”
刘树义微微颔首,华州在后世的渭南市华州区附近,距离长安六七十公里,即便是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一天也足以走个来回。
“来人!”
他直接向刑部的侍卫道:“立即派人赶赴华州,请前户部尚书温君来刑部一叙。”
侍卫连忙点头:“属下明白。”
说着,他就要转身离去。
“等一下。”
刘树义想了想,交代道:“对温尚书要客气一些,如果他身体不好,速度可以慢一点,不必着急,但不要告知温尚书本官为何邀请他前来长安,路上他若问你,你便说你也不清楚……”
侍卫自然不会忤逆,他说道:“属下明白,刘郎中可还有其他交代?”
“没了,去吧。”
“是。”
侍卫不再耽搁,迅速离去。
杜构看着侍卫离去的背影,道:“我去安排人将薛明等人也叫到刑部?”
刘树义想了想,摇头道:“暂时不急。”
他抬眸重新扫视着宽敞幽暗的“地下防空洞”,道:“虽然我们已经判断出幕后贼人一定在这些人之中,可我们并没有更进一步的,能够直接确认贼人是谁的证据与线索。”
“我让侍卫去叫温君,也只是因为温君距离我们比较远,短时间内无法及时到达,万一他就是这个幕后贼人,我得防着他听到消息藏起来。”
“而其他人……他们都在长安,都在我们的眼皮底下,他们之前没有逃走,现在便如那笼中之鸟,再无机会逃掉。”
“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不是急着见他们,而是在见他们之前,找到更多、更具体的,足以让我们判断出谁是贼人的线索,免得与他们见面时,被贼人抓住机会反制,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杜构皱了皱眉,他自然明白刘树义的意思,可这里的饷银早已被运走,只剩下一堆无用的箱子,整个地下空间也再无其他东西,如何才能找到其他线索?
故此,在他看来,不如与薛明等人斗智斗勇,或许能从问询中,得到线索。
当然,这样做定然会有一些危险,若什么也问不出,那么贼人必然会如马清风灭门案里孔祥所做的那般,引导其他人,让他们认为刘树义要诬陷他们,从而干扰刘树义的查案……可在线索难以找到,在案子调查再无办法推进时,这就是唯一的办法。
刘树义见杜构神情,便知杜构心中所想,他笑了笑,道:“杜寺丞似乎忘记了一件事。”
“什么?”杜构下意识看向他。
刘树义说道:“有此秘密空间与机关暗道,偷盗饷银确实很容易,但别忘了,贼人的目的可不只有将饷银偷下来,更重要的……”
他低头看着一个个空空如也的箱子:“是要将那二十万贯饷银给运走。”
“可是刚刚我们已经看到了,户部库房的守卫十分森严,贼人不可能从户部库房将这些饷银运出去,那他们能将这如山一般的饷银运走,就只能证明一件事……”
杜构眼中瞳孔倏然一动,迅速明白了刘树义的意思,道:“你是说,这里还有另一个进出口?”
刘树义笑着颔首:“更准确的说,至少还有一个进出口。”
“而贼人先是将一箱箱石头搬运进来,又将那么多饷银搬运出去……这可不是一个小数量的,不引人注意的事,贼人在户部库房所为,十分隐蔽,没有引起任何人注意,可在另一个出口就未必了,所以若我们能找到他们搬运饷银和石头的进出口,或许就能找到些新的线索。”
杜构一拍脑袋:“对啊,我满脑子都是户部的那些人,竟是忽视了这些。”
说着,他视线扫过宽敞的地下空间,道:“不知这个出口会在何处?”
刘树义没有自己去找,从户部库房的情况就能知晓,另一个出口一定十分隐蔽,不是随便敲敲打打就能发现的。
但好在,门的设计,不是拍脑门随便选择的,而是根据风水八卦进行设计,正所谓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所以他直接看向仙风道骨的袁天罡,道:“袁灵台,又要辛苦你了。”
袁天罡也对自己叔父隐瞒自己的事感到好奇,哪怕刘树义不找他帮忙,他都会主动去探究。
此刻闻言,他自是毫不推脱:“刘郎中稍等片刻,容下官推演一番。”
一边说着,袁天罡一边走动起来,他来到墙壁前,不紧不慢的绕着墙壁走动,同时嘴里无声的念叨着什么,在付无畏来看,就和街头行骗的神棍一样神神叨叨。
不过在亲眼见识到袁天罡准确找到暗道入口的事后,付无畏已不敢再小觑袁天罡,他知道眼前这个神神叨叨的人,是有真本事的。
在袁天罡寻找出口的间隙,杜构瞥了一眼被袁天罡吸引的付无畏,低声向刘树义道:“既然暂时不见薛明他们,用不用封锁消息?以免薛明他们听到风声?”
刘树义想了想,摇头道:“不必。”
“夜晚时,外面宵禁,户部的人没有谁能离开,也没有谁在明知我在找贼人的情况下,敢于这个时候独自离开。”
“而天亮后,除非我们不许薛明他们前来上值,否则他们一到户部,就会立即知晓一切……如果我们拦着不让他们来上值,那也等同于与他们直接对上,他们定会索要理由,我们没有明确的具体的证据,到那时,可能不用贼人引导,他们就会抗议,从而把事情闹大。”
“所以无论怎样做,结果都是一样,那不如节省点人力。”
杜构闻言,原本因找到机关暗道而放松的心情,重新凝重了起来:“如你所言……我们最好是在天亮之前,找到明确的证据与线索,否则,轻则打草惊蛇,重则孔祥之事重现?”
刘树义笑道:“倒也未必……如果天亮之前我们还是毫无收获,我们可以不说怀疑他们,只要不把他们正式列入怀疑对象,他们也没理由抗拒我们。”
“当然,这样的话,就需要付郎中替我保守秘密,他若给我捅出去了,那就瞒不住了。”
杜构又看了一眼付无畏,付无畏虽然仍在好奇盯着神神叨叨的袁天罡,可双手那下意识握住的动作,仍是暴露出……他分明听到了刘树义话的事实。
杜构蹙了蹙眉,他在想要不要先把付无畏给关起来。
咕嘟。
付无畏感受着杜构与刘树义视线一直在自己身上徘徊,下意识咽了口吐沫,他很想告诉刘树义与杜构,说自己可以发誓,一定不会乱说话的。
但他又怕自己这样一说,就暴露自己什么都听到的事,然后刘树义和杜构就说“只有死人才能保守秘密”,把他给灭口了。
虽然他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但哪怕有万分之一的概率,他也不敢赌啊!
“找到了!”
就在这时,袁天罡的声音突然响起。
众人注意力顿时被袁天罡吸引。
付无畏只觉得袁天罡的声音从未如此悦耳过,他连忙道:“太好了,袁灵台找到了!我们快去瞧瞧……”
一边说着,一边逃也似的向袁天罡跑去,就仿佛身后的刘树义和杜构是洪水猛兽。
刘树义与杜构对视了一眼,两人无奈一笑。
以他们的眼力,自然能看出付无畏在想什么,杜构完全不能理解付无畏的想法,他们再如何丧心病狂,也不可能随手杀死一个当朝五品的重臣啊。
“走吧。”
刘树义也迈步向袁天罡走去,一边走,一边道:“不用去想如何堵住付无畏的嘴,我刚刚其实是在开玩笑……贼人就在眼前,我岂能为了不惹麻烦,给他们继续逍遥的机会?”
“你之前的想法没错,在一直无法找到线索的情况下,与他们对峙,想办法问出线索,就是唯一的机会……哪怕这个办法有风险,可若真到了那一步,我也不会犹豫。”
“当然,现在还没有到那一步,我们先瞧瞧这出口,究竟通往何处,能否给我们惊喜吧。”
听着刘树义的话,看着刘树义背脊笔直,仿佛再重的山也无法压弯的身影,杜构抿了抿嘴,原来刘树义早就做好了一切准备,好的,坏的,他都早有觉悟。
…………
刘树义等人来到袁天罡身旁,就见袁天罡又站在墙壁前,如面壁般看着眼前的墙壁。
“门在这堵墙壁里?”刘树义询问。
袁天罡点头,道:“这地下的风水,经过了叔父的改造,与地上的风水基本一致,但也因此,有着某些缺陷。”
“想要避开这些缺陷带来的恶果,就需再开一扇死门。”
“生死皆开,便可进入轮回,气运往复,终归于此。”
“而死门的位置,就是这里。”
刘树义颔首……嗯,没听懂。
不过知道了出口的位置在这里便足够了。
他直接上前,目光扫视着眼前的石壁。
石壁十分平整,用手触摸,只能略微感到石头间隙的凹凸。
整个石壁都被涂抹了银漆,不过时间久远,银漆已经脱落褪色,随着刘树义一抹,银漆便刷刷的往下掉。
看着掉落的银漆,刘树义想了想,视线迅速在石壁上仔细观察。
而这时,他目光突然一闪,只见石壁的右上方,有一处地方银漆的颜色要比其他地方淡很多,甚至有一小块已经露出石头原本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