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楼的目标是反唐复隋,妙音儿他们的目标,又会是什么?
刘树义指尖轻轻摩挲着赵成易当初引诱原身所用的玉佩,心中沉思。
片刻后,刘树义深吸一口气,平复心中的思绪。
虽然赵成易所在的势力,仍有如迷雾包裹一般,让他看不真切,但能找到这里,且知晓这里是赵成易的宅邸后,饷银案对刘树义来说,迷雾便已经开始渐渐散开。
他重新看向付无畏,道:“付郎中,我想知道,当时户部筹集饷银的人选,是谁安排的?或者说,都有谁能决定谁参与此事,谁不参与此事?”
付无畏回想了一下,道:“饷银之事事关重大,不容有失,因此当时的温尚书亲自挑选人手,亲自负责此事。”
“不过……”
他话音又一转:“陈侍郎和邓侍郎也有很高的话语权,如果他们建议谁参加,谁不合适,温尚书应该也不会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反对。”
刘树义眯着眼睛道:“也就是说,只有尚书与侍郎这三人才能决定人事的安排?”
付无畏点头:“是!重大任务,便是我现在这郎中,都只有听从命令的份,而没有做主的机会。”
刘树义想了想,又道:“这三人与赵成易的关系如何?”
付无畏皱眉道:“都还可以吧,赵成易能言善道,很会做人,因此在户部,他与多数人的关系都不算差。”
与所有人关系都不差……就说明赵成易在故意隐藏他与同伙的关系,不想让外人看出来。
刘树义点了点头,继续道:“赵成易当时没有参与饷银筹集之事,你可知晓缘由?”
付无畏道:“赵成易当时是仓部司郎中,正好用不到仓部司吧?”
“用不到吗?”刘树义说道:“我在查看赵卓案卷宗时,得知仓部司负责粮储调运之事,有些百姓交不出税银,就会用粮食代替,然后户部需要将粮食换成铜板……还有钱财运输,漕运陆运也都与仓部司有关。”
“饷银是在年中征集,百姓手里未必那般富裕,必然有以物代替饷银的情况,更别说时间紧迫,饷银运输的速度要求极高,这怎么看,都与仓部司脱不开关系吧?”
付无畏没想到刘树义竟然知道的这么详细,他抬起手擦了擦额头汗水,道:“刘郎中所言即是,不过当时有尚书和侍郎亲自处理,也没人敢在这些事上作祟。”
刘树义眯着眼睛道:“你的意思是说,温尚书三人把仓部司的事给接过来了?不知具体谁在负责?”
付无畏听得心惊胆颤,他不是蠢货,自然明白刘树义如此详细询问这些事的缘由。
他咽了口吐沫,摇头道:“下官只知道温尚书三人什么都管,什么事都亲力亲为,但具体谁把仓部司的事接管过去,下官并不清楚。”
刘树义深深地看着付无畏,把付无畏看的不断咽着吐沫,这才收回视线。
“付无畏没有说谎……”
“不过也无妨,只要见到温君等人,此事一问便知。”
刘树义换了个话题:“你可知当年,赵成易是从哪里找来的工匠,为他修葺宅邸?”
“啊?”
刘树义的话题跳跃性太大,直接让付无畏愣了一下。
“这,这与公务无关……”付无畏一脸为难:“下官没了解过啊。”
刘树义蹙了下眉,吓得付无畏满头大汗。
杜构见状,心中微动,道:“你是怀疑盗换饷银的人,就是为赵成易修葺宅邸的工匠?”
付无畏闻言,双眼顿时瞪大,连忙紧张的看向刘树义。
然后,他就见刘树义平静道:“宣阳坊多是官员贵族的宅邸所在之地,平时较为清静,人员来往不多。”
“而盗换饷银,需要许多石头,搬运这些石头必然需要大量人力,可这里如此清静,突然间出现大量人搬运重物,必会被人注意。”
“因此,为了掩人耳目,赵成易背后势力,定然需要一个合理的搬运重物的机会……修葺宅邸,正好是最合理,也最不会引人注意的理由。”
付无畏恍然:“原来是这样……”
他一脸懊恼:“下官当时怎么就没有好奇的多嘴一问呢,若是下官问了,或许就能直接找到这些贼人了。”
已经过去的事,刘树义从不会为之浪费情绪。
他见此路不通,便改换思路,道:“付郎中,我需要你为我做两件事。”
付无畏连忙道:“刘郎中请吩咐。”
“第一件事,去为我调查一下这座宅邸的售卖记录,我想知道它经历过多少主人,上一任主人是谁,具体是哪一日被卖掉的,若此人还在长安,就将其找来。”
付无畏直接点头:“此事不难,下官去调查户籍簿与交易记录便知。”
刘树义点头,继续道:“第二件事,我想知道在饷银被冯木等人从户部带走后,三天时间内,都有谁去过那座库房。”
付无畏想了想,道:“此事也不难,户部库房重地,任何人不得轻易进出,凡进出者,都需要登记详细的时间与缘由,下官一查便知。”
“速度要快。”刘树义道。
付无畏不敢耽搁:“下官这就去做。”
他现在只希望能在刘树义面前好好表现,弥补一下自己之前对刘树义不好的表现,以求在刘树义查明真相,朝廷对户部惩罚时,自己受到的处罚能轻一些。
如果时间能倒流,他一定会回到威胁刘树义的那一刻,狠狠地抽自己一巴掌。
让你狂!现在快要被你害死了!
付无畏见刘树义没有其他吩咐,一边后悔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一边快步离去。
刘树义又看向杜构,道:“杜寺丞,可以派人去找薛明等人了。”
杜构眸光一闪:“你知道谁是真正的贼人了?”
杜英闻言,清冷漂亮的眼眸也看向刘树义。
刘树义摇了摇头:“暂时仍旧不知,但不出意外……很快就能知晓了。”
杜构知道刘树义的性子,见刘树义这样说,他便不再多言,直接道:“我这就安排人去找他们。”
说着,他便转身去吩咐刑部和大理寺的人。
杜英见刘树义周围无人,这才走到刘树义身旁,她见刘树义凝视着眼前已经初显破败的宅邸,轻声道:“累吗?要不要服用一枚醒神丸?”
刘树义笑着摇头:“还好,许是这段时间熬夜熬惯了,已经渐渐适应晚上不睡觉了。”
“这可不是一个好习惯。”杜英道。
刘树义看着杜英白皙的皮肤,点头道:“确实不是一个好习惯,以后还是少让你跟我一起熬夜,要不然皮肤都要熬坏了,就不白了,还是白点好看。”
杜英眨了眨眼,她不是听错了吧?刘树义这话,怎么好像在调戏自己?
她转过头看向刘树义,却见刘树义仍在认真的看着眼前的宅邸,那种严肃认真的样子,怎么看都不像是会说出调戏自己话的人。
自己听错了吗?
杜英冷眼的眉毛蹙了蹙,收回了视线。
刘树义余光见杜英将视线收回,心里松了口气,怎么一不小心把心里话说了出来?
在杜英面前,他总是会下意识放松。
可此刻,不是放松的时候。
虽然找到了这座宅邸,也有了后续调查的思路,但还是不够。
他仍是缺少关键性的证据,而且兄长的问题,也仍没有进展。
户部库房能得到的线索就这些了,查到这一步,已经算是到了极限。
想要找到更关键的证据,想要查清兄长的问题……得走其他的路。
而目前,唯一有机会走的路,只剩下一条。
——任兴!
赵成易势力虽然没有惊动任何人偷换了饷银,可饷银干系太大,朝廷发疯也要查明真相。
这种情况下,李渊若真的什么都不顾,一怒之下,将所有与饷银相关的人都查一遍,将饷银所有到过的地方都挖地三尺去寻找,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只偷换饷银还远远不够。
真想安然无恙,在背后冷眼看戏……那就必须要让朝廷顺利结案,让朝廷找到真相,这样朝廷就不会掘地三尺。
也就是说……他们得找一个替罪羊!
而冯木,恰巧就是三司高层找的替罪羊!
是巧合呢?赵成易势力还未出手,就被想要完成任务的三司高层主动提供了一个替罪羊……
还是说,冯木会成为替罪羊,其实就是赵成易势力的手笔,三司高层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赵成易势力给利用了。
他们以为是自己找了一个替罪羊,殊不知,这个替罪羊早就被赵成易势力给选择好了。
若是这样……
那在饷银案里最大的受益者任兴,就很可能知道些什么。
毕竟就是任兴,第一个提起的冯木。
所以,若能找到任兴,很多问题便能直接有所答案。
但任兴逃的太果断,太迅速,已经过去数个时辰,也不知能否有机会找到他……
“刘郎中!”
就在这时,赵府内忽然有人快步走出。
刘树义看去,便见来人正是崔麟。
看着崔麟急促的样子,刘树义想起他让崔麟借助崔家去办的事,眸光顿时一闪:“难道?”
不等刘树义开口,崔麟直接道:“找到任兴的踪迹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