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与妙音儿势力的交锋,攻守,该易形了!
朝会结束。
刘树义刚走出大殿,就被李新春叫住了。
“刘郎中,等等我。”
刘树义转身,见李新春快步追来,笑着拱手:“我也正要找李县令,你怎么把案子最大的功劳给我了?”
李新春理所当然道:“若没有刘郎中出手,只凭我们,可能现在才找到作案现场,但这时邓昊与杨晖早就死了,就算找到也迟了……所以此案能够侦破,能够如此完美的结束,全是仰仗刘郎中,你自然应该占据主功。”
话虽然是这样说,可官场之中,争功抢功才是常态。
就如自己兄长刘树忠在饷银案里有所发现时,功劳直接就被任兴抢走了,功劳代表着所有官员在年终考核时,是能晋升,还是贬谪,无比重要。
而此案仍由万年县衙负责,刑部并未接管,自己去调查,也只能算同僚之间的友好帮助,这种情况下,李新春能分自己一半功劳,剩下一半功劳他们万年县衙的人再分,自己都不会觉得被怠慢,可结果,他直接把大半功劳给了自己。
这就已经不仅仅是公道了……
刘树义打量着李新春,李新春被刘树义用这种仿佛能看穿一切的眼神打量,心里莫名有些发虚。
“咳咳。”
他咳嗽了一声,道:“马清风灭门案时,我曾误会过刘郎中,差点影响了刘郎中的断案,之前想宴请刘郎中,向刘郎中谢罪,结果刘郎中也没有同意,所以……”
嗷~
原来如此。
李新春这是在弥补马清风灭门案里对自己的误会。
刘树义懂了,他笑着说道:“李县令不提马清风案,我都快忘记了,其实我不是不想去赴宴,只是当晚太仆寺韩少卿找我,韩少卿与我兄长有过一面之缘,且是最后见到我兄长的人,所以我才去见了韩少卿……之后就遇到了饷银案,饷银案刚结束,这不,收到李县令的求助,我就快马加鞭赶来了。”
李新春恍然道:“原来是这样,刘郎中重视亲情,对兄长失踪之事,定然日夜记挂,刘郎中理应去见韩少卿。”
刘树义笑笑:“所以,李县令不必多想,我之前就说过,你们会误会我,都是被贼人所骗,我从未怪过你。”
虽然话是这样说,可李新春哪能真的信?
特别是这次与刘树义共同查案,亲眼见识到刘树义的恐怖本事后,他就越发确定,刘树义的未来,绝不会困于五品,四品……不,甚至三品尚书一级,有杜如晦的支持、陛下的器重,都未必达不到。
而自己呢?最多也就能侥幸升到四品,所以他哪敢在刘树义心里留一丝芥蒂?
他说道:“我虽没什么本事,但掌握万年县衙的权柄,刘郎中以后若有需要我的地方,只要是在万年县范围内能办到的事,我一定全力以赴。”
这是要进一步与自己加强关系……刘树义一直在拓宽人脉和势力,自然不会拒绝。
他笑道:“李县令也一样,若有需要我的地方,可如这次一般派人找我,我定鼎力相助。”
李新春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回答,心里悬起的石头,终于完全落下。
虽然自己挺大岁数,抱刘树义这个年轻人的大腿有些丢脸,但刘树义查案能力实在是太强了,哪怕每次只能分到小部分功劳,可若万年县衙所发生的所有案子都能破解,那功劳也会如涓流汇聚成江河一般。
这样下来,估摸着几年,自己就有机会晋升了。
要前程还是要脸皮?答案不言而喻。
刘树义见李新春在那无缘无故发笑,也不知道这位李县令想到了什么好事,他说道:“李县令,另外四坛骨灰的主人,身份确定了吗?”
听到正事,李新春连忙点头:“邓昊什么都招了,那四人身份都确定了,他们是三男一女,其中两男一女与杨温婉一样,都是为了成亲,去邓昊那里卜算八字。”
“而另一个男子,则是读书要参加科举,家里人想要为他算一卦,算他能不能考中……结果把他的八字泄露给了邓昊。”
三个为了大婚,一个为了前途……都是美好的愿想,结果,美好变成了噩梦。
刘树义摇了摇头:“想办法找找他们家人,让他们尽快入土为安吧。”
“我已经吩咐下去了,就是不知杨万里会不会对他们的家人,也和对杨晖一家一样,全都给灭了口。”
刘树义沉默片刻,抬起头看着东升的旭日:“尽人事吧。”
李新春也默然点头。
“对了。”
李新春突然又道:“杨晖让我替他向你传一句话。”
“什么话?”刘树义收回视线。
李新春想了想,道:“好像是什么……他若侥幸不死,希望刘郎中收留。”
说到这里,李新春小心翼翼的看着刘树义,试探道:“刘郎中,我们能把事情捅到陛下面前,借陛下的手,留他性命,已经对他足够好了,结果这厮好像有些蹬鼻子上脸……你别生气,回去我就骂他。”
刘树义知道李新春这是在保护杨晖,他不知晓自己单独见杨晖时,与杨晖交流的内容,还真以为杨晖觉得自己家是慈善堂,谁都能收留。
他笑道:“李县令误会了,其实是我看重他的能力与意志,询问他出狱后,想不想来我刘府做事……他让你传的话,是他接受了我的邀请。”
“这样啊。”李新春松了口气,他就说杨晖这老小子发什么疯,竟敢求自己传这样的话。
杨晖的答复速度,有些出乎刘树义的意料,刘树义还以为杨晖至少得犹豫一段时间,没想到他如此果决。
看来杨晖这十年,真的是太疲惫太孤单也太累了。
“李县令,还得劳烦你也替我给杨晖回句话,就说他出狱那天,我会带小麻雀去接他。”
李新春连忙道:“这算什么劳烦,一句话的事。”
刘树义想了想,又道:“不知杨温婉的骨灰,你们可还需要?”
李新春心念微动:“刘郎中的意思是?”
刘树义没有隐瞒自己的想法:“她已经不瞑目足足十年了,我希望能早一些让她入土为安。”
这应该也是杨晖如此快给自己答复的原因之一。
李新春毫不迟疑道:“当然!骨灰不同其他物证,我们不能将其封存,杨温婉之事,我也很惋惜,是该让她早日入土为安。”
刘树义颔首:“杨晖已经入狱,我既答应他出狱后接纳他,那我就算他半个亲人……杨温婉的骨灰交给我吧,我来将其入土为安。”
“好!”李新春道:“不知刘郎中什么时候要?”
刘树义想了想:“杨晖既然相信玄学之说,那他女儿入葬的日子,便也不能随便选……这样吧,我稍后让人去找一下袁灵台,请袁灵台为杨温婉算个日子,具体日期出来后,我再让人告知你。”
“也好。”李新春点头:“那我就等刘郎中消息。”
…………
刑部衙门。
刘树义刚进办公房坐好,赵锋就捧着一摞卷宗走了进来。
看着赵锋小心将卷宗摆好,刘树义道:“昨天我没在,刑部可有什么值得注意的事发生?”
赵锋想了想,道:“柳侍郎回来了。”
“柳侍郎?”
刘树义脑海中迅速浮现柳侍郎的相关信息。
刑部有两个侍郎,随着魏谦因饷银案被李世民关入大牢,刑部目前只剩一个侍郎柳权。
柳权,年四十,并州人士,第一批跟随李渊起义的人,不过前期表现并不是特别出色。
后玄武门之变时,选对了站位,被李世民提拔为刑部侍郎。
他性格谨慎,追求稳妥,没有万全把握绝不轻易出手,再加上他也颇有能力,因此从他晋升刑部侍郎后,只要是他个人接手的案子,全都完美侦破。
在刑部,颇有声望。
自己穿越后不久,江南有大案发生,他便奉命前去调查,直到昨日才归来。
因此自己与柳权这个顶头上司,还从未见过面。
现在魏谦垮台了,杜如晦又经常不在刑部,那刑部多数时候的主事人,也就成了柳权。
“柳侍郎回来后,可曾做了什么?”刘树义询问。
赵锋道:“倒也没做什么,就是去其他三司转了转,了解了一下现在的情况。”
“去其他三司?没有来刑部司?”
“没有。”赵锋说道:“可能是柳侍郎知道刘郎中不在吧。”
不对……即便自己不在,柳权这个侍郎也该来刑部司转一下,让所有人知晓刑部目前唯一的侍郎回来了,以后杜如晦不在时,好让他们知道谁是头头,该找谁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