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事,哪怕是杜如晦,语气都有些懊恼。
这世上之事,不怕出发时遇到困难,也不怕中间遭遇意外,就怕已经走了九十九步,眼看就差最后一步就能成功了……结果这时,咔嚓一下,一个足以毁掉所有努力的意外发生,使得前面的九十九步,随时面临失败的结果。
功亏一篑,便是如此!
搁谁,谁也不能轻易接受。
杜如晦摇头道:“江睿一死,息王旧部们第一个怀疑的,绝对就是朝廷,倘若这时有谁再引导舆论,说江睿是朝廷派人秘密暗杀,目的是无声无息间解决他们,朝廷根本就不想放过他们……”
“你说……”
他看向刘树义:“会发生什么事?”
刘树义想都不用想:“除了已经被我们收买的人外,哪怕是中立的,看到江睿的惨状,都可能会与他们站在一起……而这时,自称息王庶孽的人还藏在河北道,他若趁此机会站出来,振臂一挥……”
“恐怕,会立即得到响应!河北道……”
刘树义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必乱!”
他终于明白李世民为什么火急火燎的把自己叫过来了。
也终于明白为什么这里只有杜如晦与长孙无忌。
河北道的计划,是绝对的机密,只有提出建议的自己,以及具体执行的杜如晦与长孙无忌知晓,其他官员一概不知。
这种情况下,只要息王旧部不是真的反了,就不能大张旗鼓宣扬。
也就是说……只要他们还想继续之前的计划,不想那九十九步白走,便只能由他们几人解决这个难题。
而息王旧部会感受到危险,会抱团,会被息王庶孽聚拢的缘由,就是他们认为江睿的死,乃朝廷所为。
所以,只要能侦破此案,将真凶揪出来,同时真凶与朝廷没有丝毫关系……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那在场几人里,有谁能做到这件事?
毫无疑问,只有自己。
看来,自己没办法亲手为杨温婉下葬了……也不知道杨晖会不会怪自己违背诺言。
刘树义拱手,主动请缨:“陛下,让臣去河北道吧。”
既然已经知晓李世民的目的,河北道不能不去,那不如主动请缨,如此还能刷一次好感。
果不其然,刘树义这一主动请缨,直接让李世民目光一动,他深邃的眼眸盯着刘树义,道:“刘卿,你可知此去河北道的危险有多大?”
息王余孽的老窝,整个大唐目前最危险的地方……刘树义怎么可能不知道,但既然结果是注定的,那他考虑的就不是要不要去,而是如何能为自己争取最大收益。
他说道:“臣在石碑案里,阻挠了息王庶孽的出现,息王庶孽也罢,息王旧部也罢,定因此对臣怀恨于心,如今前往他们所在的河北道,臣自然知道有如羊入狼群,危险极大。”
“但陛下厚爱微臣,短时间内接连为臣破例,将臣晋升,臣对陛下无比感激,只想拼尽一切,来报答陛下之厚爱。”
“故此,如今大唐危急之刻,臣自当挺身而出,为陛下分忧,哪怕一去不回,臣也绝不后悔!”
听着刘树义的话,别说李世民了,长孙无忌和杜如晦内心都感慨不已。
他们都知道刘树义有多聪明,所以河北道究竟有多危险,刘树义与他们一样清楚……此去河北道,便当真如刘树义所言,有一去不回的概率。
而即便如此,刘树义仍没有丝毫犹豫和迟疑……
“好!”
李世民突然喊了一声好。
“不愧是朕看中的人!”
“刘树义,废话朕就不说了……”
“若非朕实在是找不到第二个能担此重任的人,朕绝对说什么也不愿让你冒如此大的风险……对朕来说,你远比很多事更重要。”
“但这次真的没办法,朕已经开始准备对梁师都出兵了,河北道绝对不能乱……否则,对大唐将是无法预测的打击。”
“朕不能置大唐的未来于不顾,如此……便只能辛苦你走一遭了。”
刘树义还是第一次听李世民如此掏心掏肺的说话,他拱手道:“臣明白,臣一定会竭尽所能,为大唐守住河北道的安稳。”
若是其他人这样说,李世民等人会觉得此人大言不惭。
但这话是刘树义说的,他们的感受,便是瞬间心安了几分。
刘树义在他们面前,已经创造过许多次奇迹了,所以……不仅仅是赵锋等人对刘树义有盲目的信任,便是李世民他们,只要是与案子有关的事,也都会刘树义有着绝对的信任。
“河北道是朝廷掌控力最薄弱之处,到了那里后,朝廷能给你的帮助很有限……”
李世民道:“故此,在出发前,你可以随便提出要求,你想带什么东西,想让谁跟你一起前去,想让朝廷如何配合你……只要你提出来,朝廷皆会满足。”
杜如晦也道:“不要拒绝,这不仅仅是陛下的心意,同时也是你保全自己,在河北道能够顺利查案的基础……好好想一想,你需要什么,在这里直接提出便可。”
刘树义当然不会拿自己的安全开玩笑,虽然说是羊入狼群,可他并不是真的想一去不回……
他沉吟片刻,道:“为了不引起河北道其他官员的警觉和排斥,我此去河北道查案,规格要与刑部正常去外地查案一样,如此才能让他们明白,我去河北道是查案的,是想要找出杀害我大唐刺史的凶手,而非是去威胁他们安全的。”
“所以,该是多少护卫,就是多少,人数不能超……但这些护卫,最好本事高一些,我的安危只能靠他们。”
李世民直接道:“护卫直接从金吾卫里选,朕会将最精锐的金吾卫交给你。”
“谢陛下。”
刘树义谢了一下恩,又道:“除了护卫外,就是随行的官员,刺史被杀不是小事,可以单刑部去查,也可以三司联合……”
“但……”
刘树义犹豫了一下,道:“此去毕竟危险重重,所有人都可能一去不回,而且查案主要靠我……就这样吧,就不让其他官员陪同了,我独自去吧。”
“不行!”
刘树义话音刚落,杜如晦就皱起了眉头:“食君之禄,忠君之忧,岂有遇到危险,就让他们逃避之理?”
他想了想,道:“杜构杜英陪你前去。”
听着杜构杜英的名字,刘树义心里不由倒吸一口气……杜如晦这也太狠了,要是真的出了意外,他这最疼爱的一双儿女,可就永远回不来了。
以杜如晦现在的身体,想再生估计也难了。
“不妥。”
刘树义摇头:“杜寺丞倒也罢了,身为大理寺丞,本就有查案的职责,可杜姑娘一介弱女子,没有官职在身,她去冒什么险?”
杜如晦却主意已定:“你与杜构配合默契,在危险之地,有一个默契的伙伴很重要,杜英的验尸本事你最清楚,此去河北道,谁也不清楚案子具体如何,若连一个能帮你把尸首完美验出的人都没有,你怎么查?”
“你不必拒绝,就算你拒绝,我也会让他们单独前往,总之,他们去定了。”
见杜如晦态度坚定,刘树义还能怎么办?
原本还想保护一下未来媳妇,现在只能跟自己一起冒险了。
长孙无忌见杜构把儿女都送过去了,犹豫了一下,道:“长孙冲也去。”
“啊?”
刘树义一愣,杜构杜英那都是自己查案的伙伴,长孙冲去凑什么热闹?
若不是他清楚河北道究竟有多危险,他都要怀疑河北道是什么好地方了,怎么一个两个都把最重要的长子往出推。
长孙无忌道:“我在邢州有一个好友,长孙冲前去,或能通过这个好友帮你一些忙。”
刘树义道:“长孙尚书可直接写封信,届时我将信交给那位好友,相信他同样愿意帮忙,不用长孙寺丞前去冒险。”
长孙无忌当然知道这样可以,但眼前大殿就他和杜如晦,杜如晦都表现的如此大义凛然了,若是自己什么也不做,岂不是会让陛下失望?
所以,在杜如晦这样做的那一刻,他就已经没得选了。
“不一样,我那位好友性格有些奇怪,非我族人,他未必会理睬。”
刘树义不疑有他,只好点头:“那只能辛苦长孙寺丞了。”
李世民对两个心腹这般付出,内心也十分感动,他在这一刻,完全感受到了什么叫君臣一心。
“除了这些人外,再把你平时查案用习惯的那几个属下也带上吧,他们本就是三司之内的人,想来河北道的人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李世民道:“除此之外,朕也会安排朝廷的内应和暗探与你联络,配合你行动,必要情况下,你可动用他们为你做任何事……哪怕是死!”
刘树义瞳孔一跳,连忙行礼:“臣明白。”
“好了……”
李世民揉了揉额头,道:“江睿死于三天前,拖得时间越长,变故越大,你抓紧时间去准备吧,若准备妥当,就即刻出发。”
果然是没法亲手为杨温婉下葬了,也没法知道魏徵会不会被感动哭,来让李世民再破例……刘树义心里有些可惜,但也知道,比起家国大事,这都不算什么。
他躬身行礼:“臣遵旨!”
说罢,他就要转身离去。
“对了……”
就在这时,李世民又突然道:“朕听说你原计划,明天要给杨温婉下葬是吧?”
刘树义一愣,李世民怎么会知道?
他心中一动,连忙瞥向杜如晦,便见杜如晦正向他轻轻颔首。
果然是杜如晦做的,自己让陆阳元去找袁天罡卜算之事,并没有隐瞒其他人,也就是说,杜如晦在刑部的耳目,告知了他此事。
那李世民现在提起此事,难道是……
刘树义看向李世民,就听李世民道:“你没有办法亲自动手,可吉日既然已定,不能更改,那就让杨晖去吧。”
“相信他这个父亲,肯定也想亲自为女儿下葬。”
刘树义眼眸一亮,这下他就不用担心与杨晖的违约,会让杨晖心里生出疙瘩来了。
“臣代杨晖,谢过陛下。”
李世民轻轻摇头:“朕也只能做做这些小事了,刘卿……”
他认真看着刘树义,声音是无比的郑重:“河北道的安危,交给你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