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海大庆家的院子里,煮面锅里的面汤还散发着热香气。
此时海大庆正皱着眉头,对媳妇姜娟吹胡子瞪眼的:
“青兰要的是正经点心厂子,做那种老式实在的点心。
你老扯你三哥干啥?他那厂子是干啥的你不知道?”
姜娟也是个爽利性子,一听这话就不乐意了,把手里的笸箩往桌上一放,俩眼一瞪:
“干啥?我三哥的厂子咋了?”
“他那厂子是做寿点不假,可那点心就不是正经面粉、正经糖做的了?
心到神知,上供人吃!这老话都说了多少遍了,你小时候偷吃供尖被你娘打的嗷嗷哭你都忘了是咋的!
再说了,他厂里的老师傅,那手艺也是实打实的!
做的‘金银元宝’、‘寿桃’,那面团揉得多筋道,炸得多透亮,放多久都不带皮软的!
这不就是你侄女要的那种‘实在’、‘能放’、‘老式’的点心吗?
我看就挺对路!”
海大庆被噎了一下,还想反驳:
“话是这么说,可这…这毕竟是…”
“三叔,三婶说的有道理。”
一直安静听着他们争论的海青兰突然开口了。
她的目光里带着一丝探究和兴趣,对啊,她咋没想到呢。
寿点这种东西,其实很早就有了,而且都是保持着传统形态。
“三婶说得对,这寿点也是点心。
只要用料实在,工艺传统,口感对路,我看没什么不可以的。
三婶,您三哥的厂子就在附近?”
姜娟一听海青兰有兴趣,立刻眉开眼笑:
“对对对!就在隔壁拐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