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告别了千恩万谢的老船把头和一众水手,张永春带着何家姐妹和护卫,来到了城外的东河驿站。
驿站作为官方给来往官员休息的招待所,大周光是外城就不下十几个。
毕竟天子脚下,一年到头来往的官吏颇多。
这汴京城的房价也不便宜,小官根本住不起,多设立一些官驿站,也方便大家居住。
此时这间东河驿站门口,一个穿着驿丞服色的中年驿官正懒洋洋地晒着太阳。
驿官说是官,实际连吏都不算,就是个佣人。
只是因为干的事是官家的活,所以大家才把倌的人字旁去了,敬称一声驿官。
这驿官见张永春一行人走来,特别是看到王墩子、朱时等人身上那股子百战精锐的煞气,立刻站直了身子。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看到了张永春手里拿抽金线的扇子。
“这位军爷,打哪儿来?
可是外地官员入京,可有勘合?”
见到张永春走到站前,驿官上前询问,语气还算客气。
一旁自然有何诗菱递上勘合文书:
“捧日军张虞候,押运蓟州府福兰镇秋粮抵京交割,现需在驿馆歇息。”
驿官一听“押运漕粮”、“虞候”,眼睛顿时一亮,脸上的笑容立刻热情了三分:
“哎呀!原来是督粮的张老爷!
失敬失敬!快请进!
您这样的贵客,自然得住东院的上房!
清静,宽敞!”
他一边伸手引路,一边热络的说道,那样看着就和张永春是给他送礼来的一样。
张永春眉头猛地一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