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被截胡了
隨著丰田皇冠的行驶,林书平望著窗外熟悉又陌生的沪市街景,陷入沉思。
这次林书平来沪市,只为办三件事,第一件就是购买十万件沪牌雪膏,送给苏联民航局副局长雷诺,而且是完全无偿性赠与。
此举是为了与苏联民航局维持关係。
因为林书平也眼馋“大飞机”。
特別是在亲眼看到图-154这架民航客机如同一座巨山般出现在自己面前,那种扑面而来的压迫感让林书平感到浑身汗毛都竖起来了。
那一刻,他甚至都有些恍惚,不敢相信这样一架飞机是经过自己的手来到中国的。
因此他內心產生了一个在当下看来,颇为荒诞的想法,那就是在未来的某一天,从苏联民航局购买一架飞机改装成私人飞机,供自己私底下使用。
毕竟他已经手握航空经营证。
如果不买一架飞机玩玩,那费这么大心思搞定这样一张经营证就未免太浪费了。
只要及时备案,整个中国的民用航线都可以任由林书平使用。
而且拥有了航空经营权,他可以做的事情有太多太多,未来他甚至可以开一家类似大疆的公司,去研发、生產无人机由自已的公司生產的无人机,可以协助各种工程作业,或者农林业、渔业作业等,甚至也可以参与空中医疗救援,或者各种飞行培训:航空器驾驶培训等。
总之,有了这张航空经营证,林书平接下来的创业方向就有了更多的可能。
在后世,这样一张经营证书,那可是千金不换的,而现在自已就跟隨大势,幸运的拥有了这样一张证书,林书平有时候做梦都会被笑醒。
就算他日后落魄了,凭藉这张航空经权证,他的公司哪怕是个皮包公司,但在市场上也会估值倍增。
所以与苏联民航局搞好关係,是林书平一早就下定决心要做的事情,更何况他精准踩到“罐头换飞机”这个机遇风口后,一趟生意下来,至少要赚个大几千万甚至上亿。
这十方个沪牌雪膏送出去,他不会有半点心疼。
將来如果还能向苏联民航局购买飞机,那绝对是血赚不赔的买卖。
而他来沪市的第二件事,则是考察当下的浦东市场,为日后抢滩做准备。
1990年4月18日,当新的政策开始下放,一时间,东风吹,战鼓擂,时代浪潮滚滚而来,届时,开发浦东將会成为全市乃至全国最瞩目的事情。
哪怕是现在,整个沪市的风向也都开始了转变,特別是今年年初,沪市市建委召开会议,会议通过了自主建设南浦大桥的决议,一时整个资本阶层都躁动起来。
歷史上,南浦大桥將会在1991年正式建成通车,这座大桥联通著浦东与浦西,让现实与理想,在浦东完美融合,无数人都会为之震撼。
也就是从南浦大桥建成的那一刻起,浦东发展便如乘坐火箭,扶摇直上。
南浦大桥的建立,让两地之间不再有间隔,让无数人可以轻鬆的往来浦东与浦西,一些原本对浦东不屑一顾的小赤佬们,开始在接下来二十年,在沉默中见证浦东的飞速崛起。
当然,浦东的崛起,可並非建造一座南浦大桥那样简单。
因为在1990年,为了响应开发浦东的政策,中国的第一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一一沪市外高桥保税区设立,这是全国第一个规模最大、启动最早的保税区,集自由贸易、出口加工、物流仓储及保税商品展示交易等多种经济功能於一体。
保税区的成立,直接带动了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个项目落地。
其中,单单世界五百强企业,截止2008年12月底时,就有111家入驻保税区,累计吸引投资总额超过160亿美元,带动企业就业人数將近二十万人,进出口贸易总额更是突破10000亿美元。
在英国《金融时报》举办的全球自由贸易区八大要素综合评比中,浦东外高桥保税区,名列第一名。
保税区的成立,只是確保大环境的成长,促进浦东的飞速发展。
对於林书平来说,最重要的是同年沪市为了发展浦东,首创了土地开发模式,並全力给予浦东“七通一平”的土地开发工作支撑。
所谓“七通一平”,指的是水通、电通、排水通、热力通、电信通、燃气通及土地平整等的基础建设。
但当时的浦东財政並没有足够的资金,而开发任务又非常紧迫,於是在这种情况下,用土地折价入股的方法应运而生,而且是滚动式开发,后来,这种土地折价入股的方法,在全国各地推行,各地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开始迅速集中的爆发。
也是在这个时间段,无数开发商疯狂涌入浦东,低价拿地。
林书平之所以现在考察浦东,也是想凑凑热闹,看看能否在眾多大佬口中抢下一块肥肉,他要的不多,浦东迪士尼的那块地,大概六千多亩,他要想办法吃下来。
这六千多亩地,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当年迪士尼的征地成本,大概在175亿元。
这块地地处偏远,是现在沪市人眼中浦东中的浦东,就相当於后世沪市人看待临港,甚至连临港都不如。
所以,购地的利益牵扯方不多,在没有成为迪士尼的用地之前,它並不太值钱。
但林书平显然不可能把六千多亩地全部吃下,他再牛逼,经济实力也不允许,如果届时他能吃下这六千多亩地,那他的经济实力,肯定已经达到届时的中国首富级別了。
所以他所要做的,就是在这六千多亩地中的核心区域中,结结实实的啃下一块肉来。
而迪士尼的核心区域,大概有一千七百亩。
林书平要的不多,吃下个三五百亩地即可。
当然,如果实力允许,当然越多越好。
这可以说是他的野心,但其实也是达到他现在这个阶段后,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自信。
不说鹿城那千亩地,也不说深蓝新技术这个会下金蛋的老母鸡,就说他现在正著手运作的“罐头换飞机”,一整个运作下来,足以让林书平未来两年不必再为资金髮愁。
尤其现在林书平手握六七千万人民幣,如果不是他见多识广,而且这段时间经歷的足够多,恐怕早就把尾巴翘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