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钱赚就行了。
今日,他照例来浦东中行兑现从西疆淘来的国库券,明明以他的身价,以及此行囤积的国库券面值,足以让他走进大户室,但他偏偏要在人前显圣,坚决留在一楼柜檯前,在所有人的瞩目下,一把一把的把兑现好的百元大钞放入手提保险箱。
这样胆大露財,普通人必生横祸,但杨焕东不是普通人,他身旁有四个退伍军人当保鏢,有此一点,就足以保证他的人身財產安全。
而兑现完国库券之后,杨焕东也没有离开,而是在银行门前,面对一眾信徒指点江山。
他每说一段话,只要稍一停顿,就有人立刻叫好。
所有人都成了捧眼的。
林书平来到这里时,就看到了这样一幕场景,他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得知这廝在装神弄鬼后,顿觉瞭然无趣,正准备侧身离开,去往银行二楼,不曾想这时候有人惊叫了一声:“林先生?”
这一句“林先生”,让原本正咧著嘴信口开河的杨焕东,忽然剎住了车,整个现场也瞬间寂静无声,除了路边滴滴驶过的汽车外,所有人都扭过头,把目光看向了站在门前的银行接待员李明。
而李明正以一脸惊异的表情,看著与他擦肩而过的那个年轻人。
“林先生?谁是林先生?”
“好耳熟的名字!”
“这个林先生,是我知道的那个林先生吗?”
现场人声鼎沸,许多人都在好奇的张望,也有人隨著李明震惊的目光,看向了那个把公文包放在耳边,遮挡住半边脸的年轻人身上。
李明在说出“林先生”三个字的时候,就后悔了,特別是看到林书平眉的神色,以及周围人群的骚动,他立即就闭上了嘴巴,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並露出微笑,示意杨百万继续讲述。
而杨焕东则挑起了眉毛,他的视线扫过不远处那个匆匆离开现场,去到银行大厅的年轻人身影,心底嘀咕了一句后,就继续开始普及这次西疆之行的收穫。
另一边,林书平走进银行大厅后,接待员李明就快步跟了过来,並一脸惊喜的说道:“林先生,真的是你!”
林书平点头笑道:“是我—
他其实有些想不起对方的名字,但这並不妨碍他与对方交流:“请问曹经理在楼上吗?”
“曹经理?在的,在的,您稍等,我这就帮您预约。”
李明作为接待员,办事还是很利索的,也並没查验林书平的身份,毕竟林书平当初在浦东中行留下的故事让人印象深刻,而曹斌曹经理也曾多次在会议上提起林先生,称林先生是他职业生涯以来,见到过的对金钱嗅觉最敏锐的人。
而今林先生突然现身银行,自然是有重要事情相商。
他自觉就去大厅墙壁上摘下一个掛壁座机,拿起话筒按了一个快捷键,接通后说了两句,就立即掛断电话,然后快步走向林书平:“林先生,您直接去二楼大户室就行。”
“好的,谢谢你。”
林书平笑著道谢后,转身就去二楼,结果这个时候,大厅里似乎有人反应了过来,一些人围过来,想要看清林书平的模样,然后就被李明拦住。
“矣,小李,你別拦我啊,那人是林先生吗?”
“我半年前可是见过林先生的,我怎么感觉就是林先生本人啊?”
“就是那个半个月赚了一百万然后金盆洗手的林先生?”
“林先生这么年轻?”
李明拦住面前满脸询问的几人,笑道:“你们认错人了。”
另一边,林书平上了二楼后,就看到二楼拐角处正站著一个穿著麻色西装的中年男人,正含笑看著自己。
林书平主动打招呼道:“曹经理,好久不见。”
“林先生,好久不见。”
曹斌笑著伸出手,跟林书平相握:“我听闻了您在琼州发財,看您这意气风发的样子,想来赚了不少?”
“勉强赚了一丟丟。”
林书平打了个马虎眼,並不愿与对方解释相关细节。
隨后他与曹斌走进办公室內,就坐后,便直入主题道:“曹经理,我有可靠消息,全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即將在沪市落户,但具体时间尚不清楚,曹经理有消息渠道方便告知一二吗?”
曹斌想了想,说道:“这並非什么秘密。”
言毕,他起身去办公桌前,扒拉了一下文件夹,抽出了几份报纸,返回递给林书平:“这是《关於证券市场创办与管理设想》的提案报导,早在今年4月21日,就已经全票通过,同时,由王保明和高冬青两位同志共同执笔起草的《关於促进中国证券市场法制化和规范化的政策建议》,也已经开始在內参上报导並被高层討论,很多人认为,这份草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林书平接过报纸,发现是《解放日报》,而且跟他常见的《解放日报》不同,这显然是內部发行版,也就是內参。
“我能看吗?”
林书平出声询问道。
曹斌笑道:“当然可以,这是四个多月前的报纸了,上面记载的都是过时的消息....”
“我虽然不清楚证券市场什么时候建立,但这份报纸里有一句话我认为很正確,那就是搞证券市场,哪怕当下时机还不成熟,但也已经到了非搞不可的时候”
“现阶段的中国经济市场,经过物价闯关后,人心惶惶,动盪不堪,已经到了必须要来一针强心剂的时候了。”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