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需要人才(2 / 2)

而贾璋走到大门口后,一眼就看到了年轻的林书平。

儘管早已从计委那里提前得到了林书平的资料,但看到如此年轻的林总,依旧让贾璋惊疑不定,他顿住脚步后,察觉到四周再没有其他人,便堆起笑容走过去,主动伸出双手迎接道:“林总!欢迎林总蒞临日化二厂指导———””

林书平伸手相握,笑道:“指导不敢当,贾厂长,我来贵厂是来谈一笔生意的。”

“我懂,我懂的,来来,林总,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徐副厂长这位是陈主任—

贾璋听到林书平如此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之后,说话间也开始拿捏起腔调来,甚至一度有了cctv主播腔,然后也不顾林书平愿不愿意,就开始帮忙介绍起工厂里的职干来。

林书平有些疲於应付,这时候他心底已经渐渐有所明悟。

以往他都习惯了单打独斗,不管是上次来沪市操作的国库券买卖,还是后来的鹿城囤地和深蓝汉卡的发行,实际上差不多都是他以一已之力完成,所有的生意细节,都需要他事必亲躬。

包括这次的“罐头换飞机”,也一贯如此。

但是,到了他现在这个阶段,像是来日化二厂下订单拿货这种事情,虽然数额巨大,价值几十上百万,但跟现在的林书平身价相比,似乎也不值一提,也不值得他来亲自商权。

好像,是时候要组建一个自己的创业班底了?

冯仑能成功,除了信息差和专业优势,也有万通其它五君子的合力帮扶,而自己这一贯单打独斗,前期还好些,可一旦生意做得大了,似乎就有些无暇分神了。

林书平一边被眾星捧月般的被一群人簇拥进工厂內部,一边在內心下了一个决定。

此行沪市,除了办好主要的三件事之外,他还需要挖掘人才!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

人才,人才,还是特么的人才!

这句话在二十世纪末的现在也依然有效。

不过林书平记忆中的人才似乎並不活跃於这个年代,尤其在90年代前后,国家一度穷的举办不起亚运会。

而因为各种事情突发,这个时候的人才,也大多都跟“骗子”离不开关係,比如牟其中,比如华晨的仰勇。

再比如万科的王石,或者是吉利的李书福,但这些人都属於梟雄式人物,根本不可能屈居人下。

像是求伯君这种人才,根本就是可遇不可求,能挖到一个,就算林书平赚翻了。

而如雷军、小马哥这样的时代先锋,现在都是莘莘学子。

至於老马,现在估摸著正在西湖边给外国人充当翻译,穷的叮噹响。

但林书平並不大愿意跟老马接触,他有些看不惯这个人。

所有一切在后来国內各行各业呼风唤雨的人物,几乎都是在九十年代后才诞生的,在八十年代末,反而像杨百万、牟其中这种靠投机发財的人物名气更大一些。

只因为现在国家的发展还摸不清正確的方向,规则较为模糊,牟其中几度入狱就已经能够说明问题。

到底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一直盘旋在所有人的头顶。

直到浦东开始正式发展后,一切才逐渐步入正轨,发展特色道路的大方向,也才开始正式明確。

届时就是拨开迷雾见彩虹的时刻,而这段迷雾中摸爬滚打的阶段,林书平没打算奉陪。

因为他现在感觉自己几乎成了活靶子,时刻被人关注,搞不好在明年就会被点名。

而他既不愿意把辛苦创立的事业拱手让人,也不愿意被万人睡骂。

所以去香港暂避一段时间,应该是林书平接下来唯一的出路。

“林总—这就是您要的沪牌雪霜。”

日化二厂厂长贾璋拿著一盒刚开拆的雪膏递给林书平,笑著说道:“我们建议零售价,每盒35元,但林总来拿货,我们是要给成本价的,五元一盒。”

林书平接过雪膏,看到了熟悉的图案,两个穿著旗袍的曼妙女子,撑著油纸伞,优雅的出现在包装盒上,包装盒的下方写著一些信息,比如“120g”的克重,以及生產厂家等等。

而且承载雪膏的是一个小铁盒,除了小铁盒之外,最外面还有一个精美盒装。

说实话,跟雅霜相比,这沪牌雪膏无论是从触感还是观感上,都要高档的多,一看就价值不菲。

成本能控制在五元,並且还有毛利,却建议零售价35元,在偏远地区,这都相当於普通人大半个月的工资了。

显然雪膏生意价值利润也是相当巨大的。

“五元一盒,十万盒就是五十万——””

这个价格,是在林书平可接受的范围之內的,不过他进货量巨大,自然是有谈价的空间。

而贾璋早前听说过林书平的事跡,他要的当然不只是眼前的这十万盒雪膏的销路,而是指望著林书平拿完这批货后,后续还能再来拿货。

雪膏是消耗品,120g用的快一些,一家三口半个月就能用完,后续肯定还要再拿货的。

所以在稍稍对工厂利润一番诉苦之后,贾璋最终给出了4.5元一盒的批发价格。

林书平敢肯定,即便4.5元一盒,日化二厂也能拿到至少三分之一的利润,甚至更多但他没有再降价,怎么说也要让人赚一些。

於是在稍稍参观了工厂环境和生產方式之后,林书平便在工厂財务室里签订了合约,並当场给了十万块定金。

这批货將会通过火车运往黑河专区,工厂会派人一同前往,待林书平结付尾款后,这批货才会给予交付。

贾璋最近也听说了许多关於这位林总的事跡,他其实也眼馋苏联的生意,可单单只是外贸经营权一条,就足以把日化二厂的发展脚步牢牢拴在国內,所以他和家化厂的赵胜军一样,都只能通过结交林书平,去狂揽苏联的生意。

林书平目前手握外贸经营权和航空经营权两大杀器,在日后他能做的事情有很多。

办完了十万盒雪膏一事,林书平便在接下来一周,先去考察了浦东目前发展状况重点关注未来迪士尼的落地区。

而后又特地去浦东中国银行,想去找大户室经理曹斌,去打听打听沪市证券交易所成立一事。

谁知刚刚抵达中行门口,就看到大名鼎鼎的“杨百万”杨焕东,正志得意满的接受记者採访。

而旁边,则聚集了数十位沪市市民,如狂热的信徒一般,欢呼雀跃,各自爭相叫好。

最新小说: 皇明 从魔禁开始跑团诸天无限 穿越60年代:南锣鼓巷的日子 从宇宙奇点回来的四合院局外人 万古长生,葬尽诸天仙神 武侠:杀敌爆修为,我功力滔天! 洪荒:剑斩百万仙,你管这叫酒鬼 重生归来,冷眼扫渣 洪荒:三清也得乖乖叫我一声二叔 高武:从肝二郎神天赋开始变强(已改名:高武:从武道生到宇宙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