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论功行赏
杜美美有一股锐意进取的精神,让林书平很喜欢,这让他想起了曾经的自己,因此在稍微沉思后,他便点头答应:“可以。”
“谢谢您给我机会,林总!”
杜美美激动之下,竟主动靠过来,葱白般的双手扶看林书平的手臂轻轻摇晃起来:“那珍珍呢?我妹妹她也想去香港发展,她对香港娱乐圈比我还要熟悉———””
林书平脸一沉:“杜经理可不要得寸进尺,我只说了可以让你一个人跟我。”
杜美美闻言,立即鬆开林书平的手臂,表情有些怯怯的,声音低訥的说道:“好、好吧!”
看著这一脸委屈的俏佳人,林书平颇有些头疼,这杜经理可不简单啊,进退有度的同时,也不放弃试探,他林书平就这么好忽悠吗?
不过杜美美的个人能力的確可圈可点,能在这么短时间內升任部门经理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这也是林书平看重的地方,尤其在销售能力上,杜美美跟余梓文堪称不相上下,都有一种在交谈中让人信服的能力。
当然,在性格方面,余梓文偏含蓄,而杜美美就显得较为热情奔放了。
这在穿衣打扮上就能看得出来,余梓文经常职业装在身,是很典型的职场丽人,而杜美美的装扮却从不拘泥於一格,尤其擅长港风穿搭,再加上那头乌黑的大波浪,只需稍著淡妆,就能把一群没见过世面的男人迷得茶饭不思,吴志学就是其中典型。
不过很明显杜美美也並非头髮长,见识短,至少在面对吴志学时,杜美美从来都没有释放过自己的热情。
在得到了林书平应允后,杜美美明显就明朗了许多,脸上也涌现出了笑容,此时阳光从办公室窗外倾泻而下,照在杜美美白皙的脸蛋上,让林书平能清楚的看到杜美美脸上透明的绒毛,这珠圆玉润的长相確实跟后世的范冰冰很像,让林书平颇有些愣神。
不怪吴志学,就这模样,这身材,换作任何一个男人大概都把持不住爱意。
“林总—.”
杜美美脸上涌现出红晕,小声说道:“我接下来需要做什么?”
“你啊,你去香港。”
林书平从思绪中回过神来,说道:“去香港註册一家电影公司—
“电影公司?”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杜美美呆了一下,而后立即兴奋的说道:“林总要投资拍电影么?”
“可以这么理解。”
林书平点头,而后便仔细交代杜美美在香港註册公司的相关手续,末了又补充道:“相关事宜,你到了香港后会有人与你接洽,那人叫曾宝成,这是他的名片,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你可以向他请教。”
曾宝成就是明报集团旗下的一名职工,也是负责林书平签约事宜的主编,不久前,当林书平决定接下来一年要在香港闯荡后,就主动联繫了这位主编。
他跟曾宝成有过数面之缘,对曾宝成有些了解,知道这是一个做事稳重,早年喜爱读书写作的香港人,之所以说是早年,则是因为当把爱好变成工作后,渐渐的就对读书写作没了兴趣。
之所以还在明报继续工作,完全是因为生活所迫,为了餬口,不过曾宝成在明报积累的人脉关係却是一笔无形的资產,通过明报,曾成宝结识过许多影视圈的人土,包括演员、编剧、导演等,曾成宝都存有联繫方式。
而当林书平向曾宝成发出邀约,让曾宝成跳槽到他这里来后,曾宝成只思考了两天,就答应了下来。
第一是因为林书平给的薪水的確很高,至少比在明报要高出50%。
第二则是因为林书平要在香港创办一家电影製作公司,曾成宝对这行也还算熟悉,最重要的是,不需要跑到大陆去工作,还能留在香港照顾妻儿老小,单单这一点,就足以让曾宝成心动。
再加上他原本就对在明报工作没了兴趣,两人也算一拍即合,哪怕只是在电话里交谈,曾宝成也保留了对林书平的百分百信任。
因此接下来,林书平就准备安排杜美美前往香港,与曾宝成一同创办一家电影製作公司,並且他也已经確定好了公司投拍的第一部电影。
那就是《赌神》。
林书平已经写好了《赌神》的剧本大纲,之所以只写剧本大纲,而没有完善,则是因为他比较担心“剧本剽窃”的问题。
因为在前世,《赌神》这部电影是1989年年末上映,导演王晶凭藉该片在业內一炮而红,虽说在此之前,王晶就因为自编自导连续多电影而在业內小有名气,但真正让王晶一跃成为香港顶级导演的,只有《赌神》。
但《赌神》並非王晶初次拍摄赌片,早在1980年,由王晶编剧的电视剧《千王之王》
就已经在香港风靡,其中男主角“罗四海”的扮演者谢贤,也因为在这部剧中的出色表现,而被业內统称为“四哥”。
谢贤这四哥的绰號也由此流行开来,后来刘德华演唱的歌曲《十七岁》中,有一句“记得四哥、发哥,都早已见过面”的歌词,就特指这位四哥。
林书平担心的点在於:当他把这部电影的剧本拿出来去找王晶拍摄时,后者会不会因为也写了一部同样的剧本而被嚇一跳,进而怀疑自己剧本剽窃?或者有更进一步的怀疑?
所以林书平做了两手准备,第一手准备,就是准备两部剧本,不仅有《赌神》,还有《赌圣》,事实上,林书平更倾向於投资拍赌圣,因为赌圣这部电影也算是香港电影节以小博大的典型。
不同於《赌神》中有周润发、刘德华、王祖贤这些大牌演员,《赌圣》这部电影只聘请了周星驰、吴孟达、张敏、吴君如等人,说实话,在1988年,吴孟达的名气比周星驰等人要高得多,而吴孟达与周星驰这对黄金搭档的確立,则是在1989年。
凭藉电视连续剧《盖世豪侠》和《他来自江湖》,悄然间开启了两人无厘头风格的先河。
这对“黄金组合”之间的“神默契”,后来也成为无数人的集体回忆。
可哪怕拍过几部作品,但在拍摄《赌圣》时,吴周二人等人的片酬也都並不高,甚至整个电影的投资成本,也只有六百万港元。
但就是这种小成本电影,在上映当年,直接斩获香港本土年度票房冠军,总票房高达四千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