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这已经不是对知识的认可,而是上升到了对洛珞个人魅力的盲目崇拜,甚至信仰上了。
后排走廊挤满的博士生区域爆发出一片更原始、更热烈的声浪。那个曾被洛珞鼓励过的巴西学生将写满困惑的笔记本猛地抛向空中,纸张如雪片纷飞:
“他做到了!解是光滑的!我就知道!”
无数年轻的欢呼声浪瞬间将他淹没。
对他们而言,洛珞最后二十分钟的书写早已是超现实的符号风暴。
与其说是理解,不如说是目睹神启——那些如天书般流动的希腊字母与积分符号最终汇聚成“永恒光滑”的宣示,已足够点燃他们对数学圣殿最纯粹的信仰。
有人激动地拥抱邻座陌生人,有人高呼着“FieldMedalistLuo!”,更多人颤抖着手举起相机拍摄那六块布满神谕般的白板。
是的,这已经不是普通的白板了,是神明的旨意。
若不是神明的帮助,怎么会有这样让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
而这些照片里,将会有一张洛珞和六块白板的完整合影,在后续证明得到了数学界的承认后,登上了数学年刊当期的封面。
洛珞更是以一个数学家的身份,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被称为21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跟这些忽略过程,选择直接相信洛珞证明结果的部分学者不同,坐在前排还是有些能够稍微理解洛珞思路的大牛在的。
斯梅尔教授枯瘦的手指死死压住膝盖,指节泛白。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