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只是开始,数学的完美线条,要刻在真实的流体上。”
洛珞继续补充道:。
“诺贝尔物理奖看重的,是它如何改变我们面对现实世界的规则,物理学家们需要一场‘爱因斯坦式的判决实验’——不是复现已有的流体现象,那太廉价了。”
是的,这才是诺贝尔物理奖评选的原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对此,爱德华·威腾和布赖恩·格林,想必很有发言权。
他们一个是拿了许多纯粹数学家终其一生都没能拿到的菲尔兹奖的物理学家,一个是著名的科普作家,他们俩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对弦理论有过重大贡献,尤其是一本弦论的著作。
作为理论核心试图将自然界所有基本力和基本粒子统一到一个单一的理论框架中的理论。
顾名思义弦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元不是点状粒子,而是微小的、振动的“弦”,它需要额外的空间维度。
弦的特征尺度比目前最强大的粒子加速器所能达到的能量小约1015倍。
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技术几乎不可能制造出能直接探测弦或额外维度的实验装置。
弦论本身是一个庞大的框架,存在多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每种都可能对应一个不同的低能物理世界,这使得它难以做出唯一的、可被当前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