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1 / 2)

负尽天下又何妨作者:何处繁华笙箫默

第26节

或许,君惜竹其实是知道的,只是她却不想说,也不能说,又或者是她认为时机未到,不适合现在说。

次日清早,便有王宫侍卫前来打搅,一是送来赏赐,二是迎公主入府,三是宣公主进宫入殿议政。

如果说前两项都在楚汐的意料之中,那么,后面宣她进宫入殿议政是完全预料之外的——以公主之身进宫入殿议政,从古至今,除了前朝庆林公主,便只有她楚汐,即便是那西蜀四公子,也是弃了红妆换男装,欺人欺己后方才入殿参政。

“阿雪,你到底做了什么?又说了什么?”打发了王宫侍卫,楚汐换上宽袖博带衣罢曳地的朝服,边梳理长发时终是问出了口:“王上怎么会突然决定让我入殿议政?”

自从君惜竹爬上楚汐的凤床之后,两人身边都不再留用比较亲近的使唤侍女,寻常梳洗之事,多由自己打理,或是相互描眉画黛,或是互相添衣着饰。

此时,君惜竹正在旁边用翡翠缀玉簪为楚汐绾发,听得此问,遂淡淡一笑道:“此等闲事,殿下问这么多作甚?不若趁着入殿议政之机,将满腹才华施展,那才是殿下该做的。”

“可是……阿雪,我希望你为了我再去冒险……”楚汐知道,在那短短的时间内,君惜竹肯定与楚王之间达成了什么协议,她希望君惜竹能够告诉她,而不是独自承担,为她遮风挡雨。

“殿下!”放开手中绾好的青丝,君惜竹弯下腰,与楚汐四目光对,蓦然问道:“若我有三策,一曰帝王,二曰诸侯,三曰庶人,殿下欲选何者?”

帝王?诸侯?庶人?

心中没由来的一动,楚汐对上君惜竹的目光,第一次在她眼里看见了那比剑刃还要凌厉的锋芒——原来,阿雪她……她的心竟然如此之大?大到连天下都能敢觊觎?

这一刻,楚汐心里风起云涌,万分震动,甚至让她连话都忘了回应。

等了许久都没有等到答案,君惜竹收回目光,淡淡道:“我知殿下一心想要继承先王遗风,欲当个守护南楚安危的英雄,那么,就请殿下就一展所长做个英雄,而我,亦有我所想求……”

你所求是想在这乱世中守护南楚做个英雄,而我君惜竹所求,就是在这乱世中守护你。

可惜的是,后面这半句君惜竹并没有说出口,正被王宫侍卫催促着入宫的楚汐也没有听入耳。

出开客栈,步上轿辇,望着身前身后夹道欢呼的百姓,楚汐才知道,自己竟然在这一夜之间成了人们口耳相传的传说——论功宴上拔剑,上斥君王下骂贵胄百官,古往今来,能做出如此的人,也不出五指之数罢?

她已经成了传说,可在这个属于她的传说里,却少了一个人的存在,那抹挟了楚王离去的白色身影,自始自终,都没能流传于这个传说之中。

当初说好的,若她楚汐成为传说,她的传说必然会有君惜竹的存在,可现在,却只有她一人,孤独的在这个传说里……为什么此时此刻的她,竟然一点都不觉得开心?是因为父王母后的死因尚未水落石出,还是因为军师有事欺瞒了她?又或者是因为属于她的传说中少了一个人?

楚汐想不明白,隐约觉得,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从自己身旁逐渐离去,而她却无能为力,无法挽留……

但是,她还是想挽留……

蓦然!

停轿,下辇!

纵马腥风血雨亦无所畏惧的永辉公主,竟然惊慌失措不顾一切的飞奔,穿过熙熙攘攘人群,越过墙院街脚,如风一般飞奔回客栈。

在客栈的门口,君惜竹正使唤着公主府的侍卫侍女们收拾行装,打算搬往楚王新赐的公主府邸,她没想到,被迎入王宫议政的楚汐竟然会突然跑了回来。

“阿雪!你一定不会再偷偷的离开,对罢?!”她微微的喘息着,宽大的袖袍和衣罢曳地,被绾好的青丝也因疾速的奔跑而略显微乱,素来清冷的眼底眉间全是惊慌和不安。

这是君惜竹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楚汐,她一直都以为,她的殿下是那么的清冷自持,却没想到,竟也会有这般失措的时候,并且还是因为她。

很想在这个时候能够抱一抱她的殿下,又或者是温言细语安慰几句,但时间不对,地点也不对,客栈内外街头街角,处处都有人在看着她们,看着永辉公主,若是在此时做出有别于寻常的亲密举动,极是不妥。

“不会!”所以,君惜竹仅仅只上前几步,为楚汐理好那几缕微乱的发丝,然后退开几步,保证道:“再也不会!”

西风城的那一次离开,虽是为了引出宋彦的主使者,却也是当真将刘世博的话听进了心里生了离意,若非是后来楚汐找了去,若非她后来因为一式‘天地同殇’暂时失了心智,被带回了西风城,只怕她确实是会一走了之。

但现在,她再也不会轻易说别离——她的殿下就在这里,她又离去到哪里?东宁?平北侯府?君氏?似乎,都是那么陌生而遥远的地方,遥远到在她的心中似乎只有大片大片的空白,似乎在整个天地间,只有这里,只有在永辉公主的身边,才是君惜竹的栖息之地……

听到君惜竹的保证,楚汐点点头又不舍的回头看了她几眼,方才重新坐上轿辇,前往王宫。

君惜竹望着众所瞩目的永辉公主渐行渐远,听着周遭百姓的参拜与欢呼,唇角忍不住掠出几许笑意——那是骄傲的笑,因为,她爱的人,终于成为了传说!

大殿上,百官已然在列,楚汐途中虽然略有耽搁,但也不算是太晚,恰逢她入殿时,众官已然开始议政。

“夏暑难消,青元、丘昌、平城等数个县郡少雨,不少农物都有旱灾之兆,应当早作预防才是……”

“凉州近最暴连绵暴雨,昨日递了折子上来,请求拔款治水……”

“江城、益城等地,最近出现了会传染的疫气,甚至已经被传入了军中,已有不少将士身染此疫……”

……

昨夜楚王行宴,百官聚于一堂推杯换、歌舞生平,可仿佛就是在这么一夜之间,整个南楚旱灾水灾瘟疫横行,祸事连连。

楚王似乎也并没有料想到会这样,他也被这接二连三的事件惊慌了头脑,接连问了两次太子如何看,却始终没能拿出任何可行的方案。

唯有武侯欧阳明月端然静坐大殿,不急不燥的拿眼望着朝中百官,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来。

在楚王的寻问下,太子与朝中百官各有各法,言行各不相一,有的道是拔银救灾;也有的道是地方官员心贪手黑,怕对振灾银动手脚;也有人说要派出专门负责震灾的大臣;至于那瘟疫之事,更提都没有人愿意提,直到最后,楚王仍然没拿出主意,低眉顺眼的问道:“武侯有何良策?”

“王上何不问问永辉公主有何良策?”武侯欧阳明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便将祸水东引。

殿上百官闻言,皆心中一派了然。

传言有云,永辉公主武功卓绝,能征善战——让一个征战沙场的将才来出谋治理横行的瘟疫,这算不算是在赶鸭上架,算不算是强逼公鸡下蛋?

作者有话要说:所以说,两个太理智的人,不适合谈恋爱,对吗?

很多时候,我们明明说好了一定会在定起,可不知为何,总是走着走着,便天涯两端。

☆、第94章

继前朝庆林公主和上官帝师之后,南楚永辉公主同样以女儿之身踏上政治舞台,注定自此名扬天下,举世瞩目。

所以,今日首次参政,朝中百官就拿出水灾旱灾瘟疫等要事来议,与其说是议,不如更确切一点来说,是为了考量永辉公主是否真的有参政议政的能力,当然,这其中也不贬有趁机给她难堪的意思,最好是就借此机会,能够让满朝文武亲眼目睹永辉公主文治武略不足之处,然后光明正大的将她赶回公主府去。

虽然,在最初的时候,朝中百官都对永辉公主参与议政之事感到奇怪,毕竟,他们可是把楚王父子的戒备和敌视都看得清清楚楚——永辉公主是先王嫡亲公主,唯一血脉,倘若她身为男儿,这南楚江山非她莫属,即便因为她是女儿家无法打破礼法登上大位,可一旦她成亲得子,当今楚王一脉又岂能再安坐王位?所以,在百官看来,楚王针对永辉公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毕竟,在权利面前,亲情血脉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但是,谁都没想到,竟然就在那么短短的时间之内,那个神秘的白衣人竟然让楚王改变了决定——不!在那段短短的时间之内,被改变不仅仅只是楚王的决定,还有永辉公主的命运和整个南楚朝堂的格局!

那么,在那长不足一盏茶的时间内,那白衣女子对楚王到底说了什么又做了什么?才能够让楚王做出这样的改变和让步?

不过,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即便是楚王与君惜竹两人谁都没有透露出只言片语,但当永辉公主走上议政殿时,那些久居官场见多识广老谋深算的人还是瞧出了些许门道来。众人深知,永辉公主归都,肯定会彻查当年先王的死因,如果今上当年真对先王动了手,昨夜大好时机怎么可能改变决定留下永辉公主?如果今上与先王的死因无关,少了亲仇血恨,那能够威胁到楚王的,就只能是永辉公主将来的孩子了,如果永辉公主永远都没有孩子的话……

所以,楚王之所以改变决定,是想证明当年先王的死与他无关,是想改善他与永辉公主之间的关系吗?让永辉公主参政掌权是个迂回之策罢?总比把永辉公主逼急了去找人成亲生子回来夺王位要强不是?

是了,如今朝中兵政都被欧阳明月独揽,许多贵族世家都依附于欧阳明月,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整个南楚朝庭起码有三分之二的官员,都是欧阳明月的爪牙,余下的三分之一,还不指不定是在为谁而做官,所以说,楚王才会被压制得这么厉害,从登上王位至今,都还没能逃离欧阳明月的掌控。

在这个时候,永辉公主归都参政,对于她而言是件以身引群狼的险事,可对于楚王而言,却是一个大好时机——永辉公主身为先王遗脉,入殿参政议政寻常官员绝对不敢轻易反对,但她若是想要掌权,就必须得从欧阳明月手上夺来。

所以,楚王这是想利用永辉公主与欧阳明月博弈吗?

别人能够想到的事情,欧阳明月又岂会想不到?他甚至比别人更先料想到楚王的目的,但是,他却不认为单凭楚王就敢这么明目张胆的来找他的不快,以楚王这些年来处事的性格,他即便是能够想到此计,只怕也没那么大的胆子和决心,所以,这一切都是那个白衣人的计策?那么,那个白衣人到底是谁?

欧阳明月的不快活显露在脸上,眼看他不快活,那些依附于他爪牙们立刻开始找别人不快活,毫无疑问,这个别人就是永辉公主。

一口一个水灾,一口一个旱灾,外加瘟疫横行,不外乎就是想找永辉公主的麻烦。

当然,永辉公主楚又岂是随意任着别人找麻烦的人?

所以,当诸官请奏完欧阳明月开口之后,楚汐执笏上前,作揖施礼道:“依臣浅见,青元、丘昌等地虽少雨多旱,但距离天载河的支流记川河却是不远,应当即刻拔款兴修水利防灾。而凉州位于天载河下游,每逢雨季涨潮时节,必有水祸,若要根治,必需迁城方可。”

“至于瘟疫之事,臣虽不是医者,却也略知一二防治之法……”

在听见这些祸事时,楚汐想到的是根治之法,但很显然,在场大多数人都不赞成她的提议,特别是凉州迁城之事,别人也不是想不到这个方法,只是没人愿意提出来罢了,毕竟,迁城所耗费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极其巨大,若非是别无它法,谁都不可能作出如此轻率的决定,尽管,这的确是一个根治水暴雨水祸之法。

所以,当即,便有人反驳道:“先前陵国图我南楚攻我西风城,耗费粮草辎重无数,国库草已空虚,现又青元、丘昌治旱需钱粮,若凉州再行迁城之事,这迁成耗资该从何而来?”

“原来公主也只不过是武刀弄枪之辈,所言文策政令皆不可尔尔……?”

……

一时间满堂窃窃私语,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来了,有人说永辉公主终究不过是个女儿家,成不了大事;也有人说,到底不是在王城饱读诗礼长大,说话空口白话不顾后果,失了王家公主应有的风范。

其实,楚汐知道,此刻无论自己怎么说,别人都会有反驳,只怕是这些人早就已经有所安排,就等着将这些数落说完让她无地自容,再将她打发出殿,拿了她的参政权,最好是能够借机将她打发出王都,那这些人就再也不用担心这朝庭会有人来搅局。

如此想罢,楚汐索性也就不说了,只是安静的听着众人纷纷议论,再细观殿中百官作态,一一记在心头。

约莫半个时辰之后,百官议论作罢,其中官居左相陆安趁机向楚王请奏:“启奏王上,既然永辉公主精通疫情治理,不若便由永辉公主前往江、益数城,负责处理此事罢?”

观其动作听其言语像是在对楚王请奏,事实上却是在对欧阳明月说话,并且生生的将那‘略知一二’给改成了‘精通疫情治理’,一言之间,将昨夜方才转危为安的永辉公主再次推到了鬼门关——且不说武将出生的她能否治理疫情,就算是她能够控制疫情,但万一在途中染上瘟疫,那该如何是好?就目前朝中的所得消息,此次瘟疫死亡已经逾千人……

陆安说完,还不待楚王开口,欧阳明月便拱了拱手道:“臣附议!”

有他一言,议政殿中大半臣工们纷纷跟着附议。

“这……”楚王见此,不禁略显为难,他昨夜才决定利用永辉公主来对付欧阳明月,却不想竟然就这么一个照面之间,永辉公主竟然就要被欧阳明月弄出了王都。

想来想去,楚王又觉得有些犹豫,他犹豫着到底是拼着命把永辉公主留下,还是顺了欧阳明月的意让他得逞,留下吧,楚王又担心牵连到自己,不留吧,他又不舍不得这么个难得的翻身机会。

与楚王的犹豫不决相反,楚汐却是上前一步抱拳请命:“臣愿赴江、益等城治理疫情。”

反正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与其被人推出去死,那还不如自己大胆领命。

“哈哈哈……”楚汐方才说完,欧阳明月突然一声大笑道:“既然公主这般有把握,不若公主将旱灾水祸也一同治理了罢,反正青元、凉州、益城等地相距不过数百里,也无需王上再另派大臣劳心劳力。王上,如此可好?

最后一句话,却是欧阳明月望着楚王说的。

楚王在他一眼之下,竟然不自觉的瑟缩了一□子,随后压抑着微颤的嗓音道:“那便依武侯所言。”

接下王令,楚汐转身回到新赐的公主府,发现君惜竹正指挥着府中的侍卫仆役们悬额挂扁,从里到外的重新修辑打理一翻。

“殿下这政可议得真快!我还以为不到日落定然回不来呢!”君惜竹远远的便瞧见楚汐的凤辇,立刻上前去引着她下辇,随后关怀道:“可有被人为难?”

“为难倒是不曾,顶多是被人看了几许笑话罢了。”楚汐不想她的君惜太过担忧,于是略过殿上诸般细节道:“领了王命便出宫回府。”

“哦?”君惜竹闻言,顿时停下脚步,微微挑眉的望着楚追问道:“就这样?”

“是的,王上命我前往青元和凉州治水防旱……”

“我倒也听说过青元的旱兆和凉州的水祸。”天杀楼在君惜竹这段时间的经营之下已经扩大了数倍有余,整个南楚国内主要的城池都已经在开始建据点,所以,她甚至比朝中大臣们都还先知道各地发生的事件。

正说着,君惜竹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不禁问道:“殿下可有听闻过江、益等城的疫气之事?”

楚汐正担心着此事,却不想君惜竹竟突然问起,当即便顿了顿,随后举步入府时方才应道;“自是听说过,只是深觉奇怪,医书有载,道这疫气的缘由,大多是因为年前冬暖,土地冻得不够冷,所以才会在次年春冬之际爆发瘟疫,但江城和益城等地,地处偏北,去年冬天落雪过足,按说今年不该发生疫气才是。”

“我也深觉不妥,殿下此去青元、凉州该多加小心才是,万万莫染上了疫气。”君惜竹说完,又问道:“殿下准备何时起程?”

“明早便走。”楚汐说着边想了想,又道:“阿雪便留在王都,替我打理府上这些琐事可好?”

楚汐是怕带着君惜竹会被她发现自己是去治理瘟疫之事,她却不知,君惜竹本就是打算留在王都有事要办,此举正中君惜竹下怀。

故而,君惜竹十分开怀的点指着府中院落道:“便依殿下所言,我且留在王都,替殿下理理琐事,种种桃枝,静候殿下归来。”

两人先后步入府门,越过前殿,转过游廊,君惜竹突然上前,一把扣住了楚汐的手腕,出其不意的将人按在了墙壁上。

“额……阿雪?”楚汐微惊,她没料想到君惜竹会突然动手,不禁问道:“你……”

君惜竹强势的按住楚汐,一手揽住她早就想要抱入怀中的纤腰,微微压低声音道:“殿下!”

“嗯?”

“本军师想抱你!殿下恩准否?”

楚汐愕然,忍不住睁大眼,她发现自己完全没有跟上军师的思维,她们先前不是还在商议正事吗?怎么军师的心绪突然拐到了这般……这般事情上来?

这光天化日之下,那到底要不要拒绝呢?可若是拒绝的话又觉得心生不舍,这次离都还不知归期何时……楚汐的理智开始摇摆不定。

君惜竹虽然动作看起来极为强势,但她的确只是想抱一抱她的殿下,那是从早上看见殿下从凤辇上跑回就开始滋生的法,并没有其它任何深意,可当她此时看见殿下那惊愕的神情,以及一本正经的犹豫时,她就知道殿下肯定想多了。

既然殿下想得这么多……

迅速的贴近,准确无比的吻上那略显冰凉的薄唇,君惜竹在心底给自己的轻薄行为找到了一个光明正大的借口——身为永辉公主府上军师,万事万般自然该以殿下的所思所虑所求优先,特别是这种时候,绝对不可以犹豫,也不能让殿下犹豫!

君惜竹的吻很轻,亦很浅,仿佛冰雪落唇,随后缓缓的退开些许,待看清楚汐眉宇间那份默许的时候,便一改前态,强势的倾身含住那令她为之着迷的唇瓣,继而温柔地绕住她的舌尖……

品尝?探索?亦或是战场?谁也分不清。

呼吸变得灼热。

语言亦是多余。

唇瓣紧紧贴合在一起,你追我逐,或是你战我守,似乎,谁都不甘心让这个吻结束得太短暂。

终于,远处有脚步声逐渐接近,两人干净利落的放开对方,神色迅速变幻,一人清冷威严,一人清雅如风,仿佛片刻之前,什么都不曾发生。

侍卫恭敬递上名帖道:“启禀殿下,府外有人拜访。”

楚汐接过名帖,边翻看边随着侍卫前往公主府前殿,君惜竹在身后跟着,望着殿下的背影,举步时唇角不自觉的掠过几许笑意——殿下她……似乎左手左脚齐出?

作者有话要说:不是我坑文,只是年底太忙啊,加班加点,还要整万字年终总结各种,忙得要死不活……

请大家多担待一下罢,毕竟这写文只是业余爱好,而小默现实生活中还要吃饭……

嗯,抱歉,让大家久等了。

☆、第95章

君惜竹与楚惜先后步入前殿,方才各自坐定,便见侍卫引了一行五人进来。

“草民高壮,”

“草民顾山,”

“草民梁南初,”

“草民孟安,”

“草民诸葛靖,”

五人并列站定后,异口同声作躬身作揖道,“拜见永辉公主,拜见军师,”

君惜竹趁机打量着这五人,五人衣容貌衣饰打扮各不相同。高壮人如其名,身材魁梧强壮,满脸络缌胡;顾山身穿劲装,背负九环鬼头刀;梁南初腰盘九节长鞭,相貌平庸;孟安身形瘦小,一身粗布短打,乍看之下颇似农奴;唯独那年纪轻轻,约莫刚及弱冠的诸葛靖高冠博带手执折扇,虽是粗布遮身,却颇显名门雅士之态。

一眼之间,君惜竹将几人的形貌收于眼底,暗自在心里猜测几人的来因,边随永辉公主一起揖手还礼。

高壮等人显然不曾料想到楚汐会以公主之身回礼,当即又要作揖,却在半途被楚汐扶手拦住:“吾辈沙场儿女,何必拘此繁文缛节?”

见楚汐如此说,便也不再作客气,当即便各自落坐,府中侍女适时送上热茶,君惜执盏笑问:“不知几位壮士因何而来?”

几人互看了一眼,最后同时望向诸葛靖。

“实不相瞒,我等是来投奔殿下的。”诸葛靖长身玉立,气宇不凡,恭敬道:“久闻殿下天纵英姿,上阵可杀敌,入帐可为谋,怒敢拔剑斥王侯,气慨万千胜过世间诸般儿郎!我兄弟几人虽不及殿下大才,却也各有所长,愿追随殿下,助殿下守护我南楚太平!”

自英雄楼群英会上惊鸿一见,诸葛靖等人便开始注意到永辉公主,如今又听闻她入殿参政,顿觉时机来临,心有所求的他们,第一时间便来拜府投诚。

这当今这乱世,稍微有些实力的贵胄世家都会养些门客和幕、僚,一些胸怀大志者也会趁机择主而栖,永辉公主新归王城开府,虽说是以女子之身参政,但引来一些势力或是良才的归附并不奇怪,只是君惜竹并没料到会这么快就有人来,并且一来就是五个。

虽然楚汐也觉得这几兄弟的投奔来得太快,但她如今广开府邸正值用人之际,遂也不深究,当即抱拳喜道:“我楚怀瑾一介女儿身,何敢当得‘天纵英姿’四字?不过是想凭一己之身守我南楚安宁罢了,今日能得几位壮士相助,乃怀瑾之大幸!南楚大幸也!请诸位壮士受我楚怀瑾一拜!”

“殿下言重了!”诸葛靖立刻还礼道:“我这四位异姓兄长虽都是寒门子弟,无甚文才,但胜在力气过人,少时曾拜入江湖凌云派学艺,虽然算不上武功高强,却也堪为阵前死卒,为殿下冲锋陷阵。”

顿了顿,诸葛靖介绍自己:“在下岭南诸葛氏遗脉诸葛靖,表字云秋,少时曾有幸拜入稷下学宫,虽因后来家道中落离开学宫浪迹天涯,但文治谋策也稍有涉及,虽不能提三尺青锋为殿下策马阵前,却自认堪为殿下治理一方百姓。”

诸葛靖说话的时候,君惜竹一直都在看着他,见他举止斯文有礼,虽然说着是投奔之名,却言语不亢不卑,神情坦然,并且在言谈之间,已将几人的来历与长处和适合的位置言明,显然是胸有沟壑之辈。

“既然如此。”楚汐想了想,便安排道:“我且把府卫交予诸位,待我此次离都归来,了却这王都诸多事宜后,便与诸位同返军中,守我南楚边疆安宁。”

几人显然不曾料想到永辉公主会作出如此安排,连他们的过往都不曾多问几句,就把整个公主府的侍卫都交给初来投奔的他们,这等于是把公主府的安危全交给了他们,给他们绝对的重用。

在如今这入仕为官都靠家世、出身、名望和举荐的时候,永辉公主如此大方安排显然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包括君惜竹,都颇为意外。

“谢殿下……”高壮等四人欣然感激拜谢,却被诸葛靖拦住道:“殿下如此安排,云秋深觉不妥。”

“有何不妥之处?”楚汐问道。

诸葛靖抄手应道:“其一,我等几人新入公主府,寸功未立,便位居人上,恐会引起诸多猜测与不便。其二,殿下新开府邸,府中人心本就不齐,若再开此先例,恐威信难留,贤名难立矣!”

如果说,在这之前君惜竹和楚汐还对他才学持有保留意见的话,在听完诸葛靖此言之后,就不得不打心眼里认同了,而君惜竹想得更多,她想到了王进和稷下学宫——一个半途从稷下学宫退出来的诸葛靖就有这般见识,那如今稷下学宫里的那些人,该有何般厉害?

殿下此次离都,君惜竹之所以要留下,为的就是想替楚汐将府里的这些琐事办妥,重立新规,整顿府中上下,剔出奸细。除此之外,还打算趁机招揽一些有识之士,替楚汐打稳在王城立足的根基,而这听这诸葛靖之言,竟颇有几分与君惜竹不谋相合的意思。

当即,君惜竹便试探问道:“依诸葛先生之见,这威信与贤名,该从何来?”

“先生不敢当!军师不妨唤我云秋便好。”诸葛靖说完,继续道:“凡事依礼法而行,威者贤名自来。”

君惜竹故意又问道:“当今天下,国不成国,家不成家,礼不成礼,法不成法,皆被视之为无物,何来礼法可而依?”

诸葛靖闻言,略微思索,随后便道:“既然旧礼不成,旧法崩毁,那殿下何重朔礼法?”

“善!云秋果然大才!”君惜竹闻言,不禁击掌赞道:“君之所言,竟然与吾之所思殊途同归!治世千万道,却不外乎礼法人治,礼可教行人行事无邪,法可正人行止无错,礼法但成,方圆自定,规矩自成,凡事皆因礼法而行,奖惩分明有度,如此一来,殿下何惧威信不留,何愁贤名难立?”

最新小说: 渣前夫,不孝子,我选痴心小狼狗 撩她,哄她,宋医生的追妻指南 万人嫌又如何,九个渣男为她疯狂 他的甜橙糖 危楼高百尺(高干BL) 我有一个帝国模拟器 诸天:谁把他放进恐怖片的?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半岛:我玩的就是真实! 秦时:我只工作八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