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作为下来,先扬后抑。先是拉近了和黛玉的关系,又隐隐的给黛玉一个暗示——她,王熙凤在这个家中手握大权,旁人要想做什么可要细思量。
莫说是原本就敏感纤细的绛珠,就是现在的黛玉听了,也不曾小看了贾府里的这号人物。
各色人物分封登场,现在就差“混世魔王”贾宝玉的出现了。
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生,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偏又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只见眼前这位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哪里是什么偏偏公子,就是一长得脂粉气极重的小正太。不过话说回来,这个时空中十五六岁的男子已经为人父了,七八岁的小男孩也算是个公子哥了。
小正太年纪不大色心不小,见着漂亮的黛玉倒是自来熟。先是说什么见过黛玉,后又赠黛玉字为“颦颦”。可惜黛玉不是那还君泪珠的绛珠,对于宝玉的热络很是淡然。至于宝玉送的字,虽不喜欢也没有拒绝,不过是个字号无关痛痒。
老太君很是高兴外孙女的到来,又怕黛玉初来乍到不适应,特意把自己房里的大丫头鹦哥派给了黛玉,也就是后来的紫鹃。
如此一番折腾下来,贾府的众位主角儿黛玉基本见了个差不多。天色见黑,黛玉被安置在安置碧纱橱里,宝玉则搬到了老太君的套间暖阁儿里。
黛玉静静的把玩着手里的茶盏,这贾府还真是热闹。眼下的自己不过是个六岁的黄毛丫头,只是借助父母的基因有了一副好皮囊,就引出诸多的表演。好在自己年岁不大,要不然光是今天那出经典的宝玉摔玉,不说让人恨之入骨也差不了多少。老太君也罢,王夫人也好,自己在这个府里终究是个过客,终究是会离去的!
……
对于林妹妹黯然非常怜惜,也正是因此,黯然更希望自己笔下的黛玉能有个与众不同的结局。如果各位亲亲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给黯然留长评,让我们一起来推动本书的情节吧!!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