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看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翦商(出书版) > 翦商(出书版) 第11节

翦商(出书版) 第11节(1 / 2)

('且不论偃师和东下冯的大型仓储区的具体作用,到晚商殷墟时期, 甚至后来的西周和春秋,都没有发现过如此规模的仓储设施。直到战 国时期的洛阳,才出现了堪与早商偃师相比的粮仓。9也就是说,在 之后一千年里,偃师商城的仓储区规模都没有被超越。

如此巨大的仓储区说明,早商时期的王权有极强的控制力,甚至 需要一个专业的官僚机构负责营建和管理。可以和它进行类比的,是 战国秦汉时期的君主集权国家机构。但很可惜,早商时代没有留下任 何文字记载,宏大王权像是昙花一现,然后就消失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即便是殷墟晚商的甲骨卜辞,也没有任何关于早商政权和社会形态的 记录。考古发现的这些现象,给我们提供的疑惑多于解答。

注释

1《史记o殷本纪》等史书记载,商朝曾经五次迁都,最后一次是盘庚王迁殷。 殷都遗址(殷墟)已经有了充分的考古发掘,至于前面四座都城在哪里,却 一直没有定论,和目前的考古发现也无法完全吻合。

2 示意图改编自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垣曲商城(一):1985—1986年度勘

察报告》,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5页。

3 李维明:《郑州二里岗早商骨刻字符与毛土祭祀》,《中国文字博物馆集刊》 2021年9月。

4 尤柔螭的一篇文章《二里岗遗址牛骨刻辞》(<a href="http://www.kaogu.cn/cn/"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http://www.kaogu.cn/cn/</a>

kaoguyuandi/kaogubaike/2013/1025z34220.html)有这样的概述:1953 年发现于河南省郑州市货栈街的属于二里岗商文化期的两片牛骨,分别为牛 的肋骨和肱骨。现下落不明,不知所踪。原骨曾由陈梦家先生鉴定研究,相 关资料刊发于《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及其著作《殷墟卜辞综述》以及 1959年出版的《郑州二里岗》报告中。其中牛肱骨刻辞仅有1字,今各家考 释多读为“又”字。而牛肋骨刻辞,陈梦家先生认为有10字,李学勤先生 也认为有10字,但李维明先生认为各家释文漏掉1字,应为11字。全文原 10字释文为:又土羊乙丑贞从受十月。李维明先生将其释为:又,毛土羊, 乙丑贞,比(及)孚,七月。陈梦家先生认为该刻辞不是卜辞,而是习刻文字, 时代为殷墟时期。后来河南省考古工作者认为,该牛骨出土于经过扰动的二 里岗期的地层中,应属商代早期。目前大多数学者认同此观点。

5 贾世杰等:《郑州商城遗址炭化植物遗存浮选结果与分析》,《汉江考古》 2018年第2期。

6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夏县东下冯》,文物出版社,1988年。

7 马金磊:《运城盐池在史前考古学研究中的作用》,《科教导刊o电子版》 2013年第4期。但该论文没有列出检测样本的具体数据,所以目前少有学者 采用。

8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偃师商城》第一卷 。

9 洛阳博物馆:《洛阳战国粮仓试掘纪略》,《洛阳考古集成o夏商周卷》,北京

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

第七章 人祭繁荣与宗教改革运动

在中国的城市中,很少有郑州这样的巧合:它完整地覆压在了 3500年前的商代城址之上。

现代郑州的城市建设,伴随着与商城的试探和纠缠,也难免无意 中的破坏。1974年,当地水文站准备扩建一座办公楼,院落正好位 于商城宫殿区的中央。施工之前,考古工作者先进行钻探发掘,结果 发现了一座大型宫殿基址,还在东侧发掘出一条人工壕沟:沟内堆积 着近百颗人头盖骨,被加工制成碗的造型,边缘切割平整,甚至打磨 光滑。

为保护遗址,基建工程被取消,水文站把院落转让给了考古部门, 毕竟很少有人愿意和3000多年前的头盖骨做邻居,从此,郑州商城 的考古工作者有了专用办公场地。当然,人头骨坑上面建了一座保护 房,现在,这里是河南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1

宫殿区壕沟堆积的这些人头骨,很符合现代人对商代文化的印象: 以血腥著称,到后来的殷墟更是登峰造极。不过综合来看,考古提供 的现象更为复杂:其一,商人并非生来就热衷杀戮和人祭,只是随着

王朝步入扩张轨道,杀祭行为才陡然增加起来,成为蔚为大观的国家 级宗教活动其二,开国近200年时,商朝内部可能发生过一场王室“宗 教革命”,提倡不杀生而掩埋青铜器的新祭祀方式其三,改革失败后, 则是动荡和内战,早商极盛时代宣告终结,随后是萧条、短暂而残酷 的中商,而这更是人们不了解的商朝的另一面。

早商时期,东西两都并存,让我们先从西都偃师商城开始讲起。

偃师:从猪到人的献祭

偃师商城的人口数量和繁荣程度虽不如郑州商城,祭祀遗存也不 如郑州商城多,但遗址整体保存较好,由其可以观察到早商时期祭祀 行为的变化轨迹。偃师商城地层分为三期,时间跨度约200年,我们 下面按70年为一期进行估算。

商朝刚刚开国时,偃师商城宫殿区建起了几座大宅院,并在宫殿 北侧规划了两处祭祀区:b区和c区,呈东西狭长的长方形,面积均 超过1000平方米,四周有夯土围墙,构成两座“祭祀大院”。

这两处祭祀区主要用猪献祭,比如c区,目前发掘了三分之一, 埋猪超过100头,据推测,祭祀区使用的猪可能超过300头。

这些猪有整只活埋的,也有去头的或剖成两半的,有多只一起埋 的,也有单独埋的;有猪、牛、羊埋在一起的献祭组合,甚至有鹿的 躯体。从某些痕迹判断,这些祭牲和祭肉被放在漆木容器之上,祭祀 礼仪非常恭敬。

也有多层、多次献祭掩埋的,如h124,堆积分为五层,每层都 会埋入若干猪头、整猪或肢解后的猪骨,甚至和一些兔子的骨骼混在 一起。

还有的祭祀坑内埋的不是食物,而是用具,如h460,面积超过

40平方米,深度超过1.5米,埋有150多件完整的和可复原的陶器, 还有大量竹席、草编筐和植物的茎叶堆积。2

在b、c祭祀区建成近半个世纪之后,商人又在宫殿区东侧开辟 了 d祭祀区(一期)o这原本是建设宫殿取土形成的一个大坑,深5米, 面积约230平方米,埋有72只、分64处埋葬的整猪,并伴有一些牛 角和牛下颌骨。3

以上是商朝开国70年内偃师宫殿区的祭祀遗存,明显继承了夏 都二里头宫殿区的祭祀礼仪,以埋猪祭祀为主,没有人猪混埋现象, 甚至用工程取土坑作为埋祭场的做法也被模仿了过来。

偃师商城整猪祭祀坑局部照片4

商朝开国近百年时(偃师二期),在b、c祭祀区的东侧,出现 了长方形的a祭祀区,面积800多平方米,相当于两个篮球场,内部 有各种形式的祭祀现场和祭祀坑,用人和牲畜献祭。

容量较大的是h282祭祀坑,长方形,深3米,近30平方米, 接近一间普通客厅。根据发掘现场,偃师商人应该是在土坑刚挖好之 后,先在坑底堆积柴草,用大火烘烤坑底和坑壁,然后在南北两壁上 挖出很多放置祭品的“壁龛”。

用来献祭的主要是人、牛和猪,肢解、腰斩或全尸的人牲被摆放 在坑底,与猪和牛的骨肉一起掩埋,还会铺垫一些石块或陶片,形成 坑内堆积。这种堆积一共有14层,基本填满祭祀坑。

坑口边缘处有木桩痕迹,发掘者推测是“用于悬挂祭祀仪仗之物”: 献祭时,剁开的人、牛和猪的肉体可能先悬挂在坑壁的木桩上展示, 最后才放到坑底掩埋。

目前对该祭祀坑只做了局部发掘,而且发掘报告过于简单,没有 祭祀用的人牲和牲畜的数量统计,也没有各层的平面图和照片,但献 祭的原理基本清晰,就是向神灵奉献肉食。

除了人、猪和牛,a祭祀区使用的祭品还有很多种。比如,有一 片祭祀场,深约1.4米,面积约有130平方米,主要使用的是焚烧的 稻谷。也有用狗、鱼类和小麦献祭的。有座用水井改造的祭祀坑,每 间隔一定深度埋入一条狗,并摆放一些石块。还有的埋的是牛头和大 量的鱼,甚至陶制的乌龟。s

这些祭祀区一起使用了约半个世纪。偃师商城二期结束时,b区 和c区堆积饱和,d区大坑也逐渐被生活垃圾填满。到第三期,祭 祀活动主要集中在a区进行,直到商朝进入内乱萧条,偃师商城被 废弃。6

a、b、c、d祭祀区附属于偃师商城宫殿区,只有商王和高级贵 族能在这里举行典礼。但宫殿之外的平民区也有各种祭祀遗迹,说明 随着宫殿区人祭的普及,平民中的杀人献祭现象也多了起来。

从夏都二里头和偃师商城宫廷区的祭祀行为看,商朝和夏朝存在 非常明显的继承性。偃师商人学习了夏朝的宫殿区建设和祭祀方式: 祭祀区集中在宫城北侧,以猪为主要祭品;开始时以幼年猪为主,国 力强盛后升级为成年猪。在这方面,夏商两代的历程如出一辙。

但不同之处也很明显。二里头-夏朝宫廷区的人祭行为一直不太 普遍,祭品也相对单调;偃师商人则在开国近百年后,越来越多地用 人献祭,并摸索出了用牛、狗、鱼、鹿、兔以及稻谷等粮食混合献祭 的方式——他们可能是认为神灵和人的口味应当是一样的,食谱花样 应该多一些。

再来看偃师商城民间的人祭行为。

偃师没有很集中的墓区,墓葬零星分布在城内各地,特别是城墙 内侧。在东城墙下的一小片墓葬区,有一座祭祀坑k1,建造于三期(商 朝开国约150年),坑口呈椭圆形,长径约3米,向下逐渐变成长方形, 整体深近2米,坑底铺约10厘米厚的红褐色土块,沿坑壁有一具十 来岁少年的尸体,仰卧,身上压着多块石头——坑中其他位置也铺满 了石块。

在石块层之上,又有两具少年尸骨,其中一具的两手反剪交叉在 身后,小腿也交叉,应当是被捆绑活埋的。两人臀部都压着石头。坑 中央埋的是一头猪。摆放好人和猪之后,坑内填进了约半米厚的土, 其中有一块人头骨碎片,宽约10厘米。

然后又埋入两名少年,其中一人俯身屈膝。两人身上也都压着石 块,还摆放了陶盆和蚌刀各一件。这一层有大量碎陶片,属于很多种 陶器,包括造型很大的鬲和鼎。

综上,整座祭祀坑分三层,共埋入五名少年,身长都在1.3米左右, 但有两人小腿反折,全长不到1米。7

祭祀坑附近的墓葬等级不高,随葬品较少,很难判断k1祭祀坑 是为哪位墓主建造的。也许,它是向某种自然神献祭。这片墓地紧邻 着一片制陶作坊,坑中也有来自多种陶器的大量碎片,所以k1可能 是制陶部族的集体祭祀行为。

最新小说: 嫁给病弱将军后(双重生) 叛逆顶流的病弱亲姐 位面餐厅从大秦开始 穿回古代卖盒饭[美食] 许愿暴富但穿成渣A 穿成末世炮灰引诱疯批女主 高冷美人被迫忠犬[快穿] 恋爱脑是人外攻最好的嫁妆 娇软人鱼但本体是小海豹 庶长子[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