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昌平张营》,文物出版社,2007年。有关该遗址的基本
信息和图片,未注明出处的,皆出自该书,不再详注。
4 这些含人骨的灰坑编号是:29、33、62、70、78、83、84、99、103、105、 106、 107o
第十章 殷都王室的人祭
小双桥遗址代表的“中商”不算长,可能不足百年,有残酷的人 祭仪式,有巨大夯土台“周勃墓”,但商朝总体仍呈现衰微不振的迹象。 直到从第十九王盘庚迁都殷地,这才算走出中商的低迷。
商王朝前后存续五六百年,殷商大约占了后一半,约两个半世纪, 因此学界也称之为“晚商”。殷墟考古比较丰富,出土有大量的商王 占卜刻字甲骨,发掘了王宫、王陵和多处商人的族邑及墓地,有属于 王族的,也有普通商人族邑社区的。
殷墟保留的人祭活动的数量和种类最多,本章主要介绍殷都王族 的生活区和人祭场:王宫(宗庙)区和王陵区。
盘庚王的训诫
后世的迁都往往只是换一座都城,对全国的影响一般不太大;但 在国族一体的上古时代,国都是统治者族群最集中的地方,除了那些
散布在远方的零星据点,整个统治族群,或者说国家和王朝,都要整 体搬走,不仅是王宫,还有所有的商族部落和家支,以及他们的牲畜、 家奴。所以,迁都动议充满争论,多数商人并不愿搬迁。
这正是盘庚王当时面临的困境。
儒家经书《尚书》有若干篇历代商王的讲话记录,虽然难免有后 人的改编和再创作,但仍有个别篇章基本保存了原貌。其中,最可信, 篇幅也较长的是《盘庚》:在这篇讲话中,商人的精神气质和世界观 体现得颇为充分。
在商人的观念里,喜怒无常的诸神主宰着人世间,所以为了推动 迁都,盘庚的讲话所表达的神权理念非常直白,充满着恐吓和威胁, 不仅距离儒家描述的古圣先贤实在太远,也突破了后人对上古时代的 想象力。1
《盘庚》的行文古奥、艰涩,这是商人的语言特色。但它用的毕 竟是和后世一脉相承的文字,就像是听某种汉语方言的谈话,我们还 是能基本判断其大意的。
《盘庚》记录了盘庚王的三次迁都讲话,第一次在搬迁之前,后 两次是迁徙到新都之后。
第一次,盘庚把贵族召集到王宫庭院做了一番长篇演讲,大意是, 迁都之议不容更改,必须执行。讲话一开场,盘庚就引用祖先的权威说, 是先王奠定了今天的王朝,如今,商朝不幸遭遇大灾,先王却没有出 手相救,正是想让我们离开此地。如果你们心怀不满,不服从我的搬 迁命令,我家先王会从天上给你们降下惩罚,他们会说:“为什么敢 不服从朕的幼孙!” 一旦先王们不开心,从天上惩罚你们,你们就不 会有好下场!
……先后丕降与汝罪疾日:“曷不暨朕幼孙有比! ”故有爽德,
自上其罚汝,汝罔能迪!
按照商人的宗教观念,历代商王死后会升到天上陪伴上帝,一直 监护和保佑着自己的子孙,也就是后代商王,并随时对人间降下福佑 或者灾祸。按照同样的逻辑,贵族死后也会进入天界,有一点点干预 人间的能力,自然也要保佑自己的后代。人间的分歧,似乎由此将发 展成天界争端。面对这个悖论,盘庚必须强调神界的规则:天界的贵 族们必须服从诸位先王,不能偏袒自己的子孙;倘若现世的贵族违逆 商王,你们的先祖自会大义灭亲。
盘庚说,“当年,我家先王接纳了你们先祖的投靠,所以到今天, 你们才能做我(像牲畜一样)养活着的人民。你们心里有恶,会遭到 刑罚和杀戮,我先王会(在天界)追究你们的先人,所以你们先人不 会出手相救,只会抛弃你们,看着你们死掉!”
古我先后,既劳乃祖乃父,汝共作我畜民。汝有戕,则在乃 心。我先后绥乃祖乃父,乃祖乃父,乃断弃汝,不救乃死!
盘庚继续说,现在,那些负责祭祀的人员已经准备好了祭品(贝 和玉),“你们的先祖(跟着先王享受了我的祭品)就会告诉我家先王: ‘快给我孙子降下刑罚吧!‘我家先王就会给你们降下不祥之灾!”
兹予有乱(司)政同位,具乃贝玉,乃祖先父,丕乃告我高 后日:“作丕刑于朕孙!”迪高后丕乃崇降弗祥。
但在先王降罚之前,盘庚还要动用现世的刑罚杀戮。他用了生活 中的事例来警告那些不安心搬迁的人:“你们思想顽固,不体谅我的 苦衷,还试图改变我的想法,都是在给自己找麻烦和痛苦。就像大家 要坐船过河,就你不愿意,在船里继续捣乱,不安好心,那我就只好 把你扔到水里去。你不好好反思,自己生气又有什么用? ”
汝不忧朕心之攸困,乃咸大不宣乃心,钦念以忱,动予一人, 尔惟自鞠自苦。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尔忱不属,惟胥以沈。 不其或稽,自怒曷摩?
最后,盘庚恩威并施,用诱导和威胁结束了第一次讲话:“呜呼! 如今我跟你们说的,都不要忘了。永远感念我的大恩吧,别做自绝于 我的事情。你们只要在自己心里找到公平,就能懂我的道理,老老实 实服从。再有不安心、不听话的,想搞点为非作歹的坏事,我会切掉 你们的鼻子,然后再杀掉你们全家,一个不留,那样的话,新都城里 面就没有你们的子孙后人了!去吧,你们这些活人!现在我就要让你 们搬迁,给你们建个长久的家!”
呜呼!今予告汝不易,永敬大恤,无胥绝远。汝分猷念以相 从,各设中于乃心。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完,我乃鼻j、 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往哉,生生!今予将试以 汝迁,永建乃家!
迁都大业终于完成。后面两次讲话都发生在新都城,因为意见分 歧已经不太严重,所以盘庚发出的威胁少了,鼓动更多一些。他还是拿 “上帝”当自己迁都的理由:“你们说我「何苦震动万民搞搬迁?'这 并不是我的意思,而是上帝要回报我家高祖的好心,帮我家振兴起来。 朕只能虔诚地服从,老实承担你们万民的命运,在新都城永远安家。”
尔谓朕:曷震动万民以迁?肆上帝将复我高祖之德,乱(司) 越我家。朕及笃敬,恭承民命,用永地于新邑。
在讲话中,盘庚还特别提到了受上帝重视的“高祖”:“肆上帝将 复我高祖之德,乱越我家。”在后世商王的卜辞中,“高祖” 一般是指 王亥。可能因为王亥曾首次带商族北渡黄河,而盘庚王这次也是向黄 河北迁都,所以会重点受到高祖王亥的福佑。
从《盘庚》讲话来看,商王的权威来自天界的上帝,但商王并不 和上帝直接沟通,而是由列祖列宗代表上帝干预人间。面聆盘庚讲话 的,应该都是商朝高级贵族,但盘庚对他们并没有太尊重的称呼,直 呼其为“民”“汝万民”“我民”,还有“众” “汝众”“尔众”。至于王 和这些高级“民”的关系,则是畜牧的畜——“汝共作我畜民”,“奉 畜汝众”——动辄以杀戮和神灵的惩罚相威胁,少有温情,刻薄寡恩。
王还称贵族们为“生生”,直译为“活人”。这也是个提示:生杀 予夺的权力在王手里,所以任何人活着都是王的恩赐,再高级的贵族 也不例外。
两百多年后,商朝灭亡,当周公旦提出搬迁殷都的要求时,他也 将和盘庚王一样,对殷商贵族发布一番动员讲话。而殷都的诞生与毁 灭,就在盘庚和周公的这两次讲话之间。
疽北商城半途而废
盘庚从哪里搬迁,目的地又是哪里?《史记o殷本纪》说是从黄 河北迁到了河南:“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 汤之故居,乃五迁,无定处而事实正好相反,根据现代考古,实 是从郑州小双桥迁到安阳殷墟(殷都)。
殷都地处古黄河西北侧,太行山东麓的平原。阻水从太行山流出, 向东注入古黄河,而渔水两岸就是殷地。在殷墟甲骨卜辞里,曾出现 “殷”的地名,写作“衣二字形是一件宽领长袍,属于音近的借字; 不过它更常见的名称是“大邑商”,在甲骨文中,“大”和“天”通用, 所以也被释读成“天邑商”。商族人管自己的都城叫“商”,不管搬迁 到何地,这个地名会一直随行。
至于盘庚为何要迁到黄河北的殷地,史书和考古都没有提供解答。 《尚书o盘庚》曾提及商人在昔日的都城遭遇过一些困难,不够安定。 不过,从考古看,小双桥时期的中商虽然称不上宏大,但并没有什么 势力能威胁它,特别是在小双桥的西方与南方,并不存在强大的族群, 所以难以解释盘庚为何向东北方向迁徙。
小双桥都邑有一些来自山东地区的岳石文化元素,这似乎标志着 小双桥朝廷和东方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按理盘庚应迁往山东。但事 实却又相反,之后的甲骨卜辞显示,山东地区的土著(东夷)和商朝 的关系并不算好。看来,融入小双桥的岳石文化因素并不代表商朝和 东方有着一种持久亲密的关系。
也有学者从躲避水患和寻找铜矿等角度寻找迁都原因。2确实,殷 墟比小双桥地势略高,也远离大河,且西部的太行山还有铜矿但问题是, 满足这些条件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关中盆地的老牛坡商文化遗址以及 晋南地区的垣曲和东下冯商城遗址也都远离水患,临近铜矿。
殷墟的考古发掘提供了一条线索:在这个阶段,商人掌握了一种 重要的技术一一马拉战车,而这种技术可能是从北方传来的。因此, 盘庚向北迁都也许是为了更接近马的产地。
上述这些,都是从“理性”层面寻找盘庚迁殷的原因,但在商人 的时代,“理性”只是影响决策的一部分原因,还有相当部分是由鬼 神和占卜决定的。这些“非理性”因素虽然无法复原,却不能忽略。
阻北商城是盘庚王在洱河北岸规划的一座大型城池,基本是正方 形(边长约2200米),夯土城墙底宽十余米,规模超过早商的郑州和 偃师商城。显然,盘庚试图重建早商的黄金时代。
阻北商城的王宫区在城内中央偏南,有两座大型宫殿基址,闭合 的四合院结构,主殿堂在北面。
一号宫殿基址很大,总面积近1.6万平方米(东西长约173米, 南北宽约90米),犹如一座标准操场。这座宫殿的规模打破了以往的 纪录,之后几百年内也无法被超越。由此亦可见盘庚王当时的野心之 大,所以商人贵族乃至民众对迁都的抵触情绪并非毫无道理,毕竟新 都和宫廷的建设成本会落到所有商人身上。
宫殿正室内有埋狗的奠基坑,有多座台阶通往庭院,且多数台阶 东侧也都挖一座坑,埋一名奠基人。目前发表的简报信息有限,还不 清楚到底有多少座坑,以及坑内人的特征。其他的房屋和门房旁边也 有奠基或祭祀坑,坑内主要是羊,或者是空坑,发掘者推测,可能是 用酒和血祭祀。门房边的奠基坑也埋了一个人。3
二号基址规模略小,面积约0.6万平方米,目前只发掘了一小部分。 它的祭祀坑内没有发现殉人。一口水井中有大量动物残骨,黄牛和水 牛都有,黄牛占绝大多数。4
退北商城使用的时间不长,很多城墙段落还没有完工,整座城池 就被废弃了。然后,商人在阻河南岸营建了新的王宫区,多数族邑聚 落也都坐落在恒河以南,这便是后世著名的“殷墟”。只是阻北商城 被遗忘了三千多年,直到21世纪才被重新发现。
那么,商人是何时开始搬迁到过河南岸的?从殷墟出土的甲骨卜 辞看,最早属于第二十二王武丁时代。武丁是盘庚的侄子,他们中间 还有两位商王,盘庚的弟弟小辛和小乙(武丁之父)。所以,沮北商 城可能只经历了盘庚、小辛和小乙这三代,时间不超过五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