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看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翦商(出书版) > 翦商(出书版) 第27节

翦商(出书版) 第27节(2 / 2)

1《易传o杂卦》:“《中孚》,信也。”《杂卦》可能是孔子门徒的作品,属于 战国前期。

2 高亨:《周易古经今注》,第176页。高亨将《易经》约三分之一的孚字解 释成“俘二其余的或解释成“罚”,或按传统解释成“信”。本书认为,《易 经》中几乎所有的孚字都可释读为俘。在春秋时期创作的《诗经》中,“孚” 字确实有信用之意,但《易经》卦、爻辞产生的时间更早,属于商代末期, 需要用甲骨文和商代考古成果来解释。

3 高亨:《周易古经今注》,第256页。

4 小畜卦六四爻辞,孔颖达正义:“信能血去、惧除,乃得无咎。”

5 高亨认为,随卦上六说的是文王周昌被释放回周原后祭祀西山。参见高亨《周 易古经今注》,第176、213页。这可能是因为高亨先生没有注意到随卦全是 关于捕俘和献俘的内容。

6 陈全方:《周原与周文化》,第137页。

7《史记o宋微子世家》:“纣为淫泱,箕子谏,不听。人或曰:‘可以去矣。’ 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於民,吾不忍为也。&#039乃 被鬓佯狂而为奴。”

8 高亨认为,观卦卦辞说的是祭祀用人牲。他的解释是,盥的程序后,迟迟未“荐” 牛牲,是因为准备使用大个头的人牲:“祭不荐牲,乃因有俘,可杀之以当 牲也。故曰盥而不荐,有孚蹶若。”这种解释的预设前提是,荐牛牲是正常 的,荐人牲不正常,但在商代,“荐”人牲是很常见的行为,不构成转折关系。 参见高亨《周易古经今注》,第219页。

第十九章 羡里牢狱记忆

周昌这次到殷都后,作为来自西土的小番邦头领,自然要参加商 朝的一些典礼。他见识了沮河弯内的商王宫殿区,自然也见识了渔河 北岸经常举行大祭祀的王陵区。此外,他应当还见到了帝辛-纣王正 在营建的沙丘宫等离宫苑囿。

自武丁王以来,殷都的宫殿区一直少有扩建,但到纣王时,已过 去近两百年,此时,殷商国力(及人口)膨胀了数倍,对于自视甚高、 精力过剩的纣王来说,建造新宫殿是他为数不多的挥霍方式之一。

根据《竹书纪年》和《史记》等后世史书的记载,纣王很热衷营 建事业,建造的新王宫苑囿,北到今河北邢台市的巨鹿沙丘宫(殷都 东北150公里),南到今河南鹤壁市的朝歌(殷都南50公里):

纣时稍大其邑(殷都),南距朝歌,北据邯郸及沙丘,皆为 离宫别馆。(《竹书纪年》)

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史

记o殷本纪》)

从考古可知,商人酗酒的风气很盛,献祭的牲畜和人的肢体很可 能会悬挂展示,这或许就是后世“酒池肉林”传说的来源。当然,这 未必是纣王首创,但只有纣王时期才让周人有机会见识并记录下来。

纣王没有计划新建一座都城,他的新宫室散布在太行山东麓约 200公里长的狭长地带,这可能是商王私家采邑和猎场最集中的范围。 不过,使用时间越短的遗址留下的痕迹越少,在殷墟范围之外,现代 考古尚未发现纣王的新宫殿。

到殷都后,周昌接触到了商人的另一种预测技术,这就是六十四 卦占算,所谓的“易卦”。和传统的甲骨占卜相比,易卦占算只使用 草棍进行数字推演,不需要龟甲或牛骨等耗材。

在殷都,铸铜业人群常用易卦占算。在宫殿区以南1公里的苗圃 北地铸铜作坊区,m80墓穴随葬有一块磨石,上面刻写着多组数字, 每组都是六个,发掘者认为,数字的奇偶代表阴阳,每一组数字是“易 卦”的一个卦象。这座墓属于殷商中叶(二三期之交),比周昌要早 近一百年。

m80磨石上的几组卦象,只有数字,还没有后世《易经》的卦 名和阴阳卦象。学者尝试做出的解读2是:

1 .&quot六六七六六八”,为豫卦,卦象为:ho

2 .“七六七六六七”,为颐卦,卦象为:go发掘简报第三个

数字似乎有笔误,应为,

3 .“七六八七六七”,

4 .“六六五七六八”,

5 .“八---六六”,

6 . “八一一一一六”,

七六六六六七

为贲卦,卦象为:三。 为小过卦,卦象为:ho 为咸卦,卦象为:吴。

为大过卦,卦象为:go

商朝王室的占卜师也会使用易卦占卜,并按传统把结果刻写

到龟甲上。宫殿区南侧的小屯村是占卜师的集中居住区,这里发 现过一整片龟甲,上面刻着几组易卦数字,并刻有占算结果:“贞 吉”。第1组、第2组和第4组数字分别被释读为后来的“渐卦”“蹇 卦”和“兑卦”。4

小屯南地出土 “易卦&quot卜甲

1.腹甲左上与左甲桥相连处 2.腹甲右上与右甲

桥相连处 3.左甲桥下端 4.腹甲右下与右甲桥

相连处

“易卦”卜甲上的文字与符号(放大)

周昌一直热衷研究预测未来的巫术,这次来到殷都给他提供了一 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他迅速掌握了用草棍运算的“易卦”原理,并试 图发展出一套更完善的预测体系。但不久之后,他就被投入美里监狱, 差点成为被献祭的人牲。

从方伯到囚徒

《史记》对此事的记载有些参差。《殷本纪》载,九侯和鄂侯触怒 了纣王,被制成肉酱(醯)和肉干(脯),周昌闻讯后“窃叹”(私下 叹气),结果被崇侯虎告发而进了美里监狱。

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西伯昌闻之,窃叹。崇 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美里。

这是典型的传统叙事版本,在其中,文王是商朝的忠臣。而《周本纪》 则完全没有周昌担任商朝三公的记载,其所以被囚禁,是因为崇侯虎 向纣王报告周昌在收买人心,各地诸侯都向往他,是王朝的重大威胁。

西伯……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

……崇侯虎谱西伯于殷日:“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将不 利于帝。”帝纣乃囚西伯美里。

可能司马迁采用了不同版本的传说,因而形成了不同的记录。至 于用大臣制作肉食,则应该是后世对商代人祭宗教的一点残留记忆和 改编。

从时代背景看,周昌不可能有在商朝担任“三公”的经历,况且 商朝也没有这种官职,甲骨文里更没有这个词。“公”是周族人发明 的词,指族长或头领,如公刘和古公亶父;用于非族长的,则有召 公和毕公。虽然周朝建立后确实有“三公”之官职,是王朝最高级 的大臣,但这是和商朝很不一样的制度,来自不同的语言传统。再者, 作为番邦首领,周昌也不可能在商朝担任高级官职。商朝有自己的 王族后裔“多子族”,任何一位族长都比周昌地位高,他没有可能进 入商朝的正式权力核心。

现代史家一般不采用《殷本纪》的说法,认为是周族的强大引 起了纣王的警觉。这种解释离现代常识更近一些。不过,周昌被捕 时,周族还没开始大肆扩张,商人在老牛坡的崇国完全有实力管控 或消灭它。

虽然商王的很多行为未必有理性的原因,但我们只能在常识层面 重建历史。本书的一个推测是,作为番邦酋长,周昌此次殷都之行自 然会结识一些王朝上层人物,无论主动还是被动,都很难独善其身, 难免被牵扯进派系斗争。此外,从周原到殷都,本身就已经超出崇侯 虎的传统管辖范围,可能会引发他的不满进而找机会向纣王进谗言。', '。')

最新小说: 嫁给病弱将军后(双重生) 叛逆顶流的病弱亲姐 位面餐厅从大秦开始 穿回古代卖盒饭[美食] 许愿暴富但穿成渣A 穿成末世炮灰引诱疯批女主 高冷美人被迫忠犬[快穿] 恋爱脑是人外攻最好的嫁妆 娇软人鱼但本体是小海豹 庶长子[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