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陈铭想要擅长大兵团的人才
旅长听到陈铭的话,面上的表情顿时一转,笑了起来。
“行,没问题,我就知道你重感情,讲义气。”
旅长笑着说道。
说实话,他也清楚独立支队北上牵制关东军的难度。
草原地区无险可守,坦克和飞机可以任意驰骋,敌人的战斗力很强。
特别是独立支队要面对的是鬼子的关东军,这支高达七十万的精锐部队。
拥有大量的飞机和坦克,战斗力不是关内的鬼子能比的。
虽然关东军为了防备苏联,要是支援的话最多最多调动一两个师团,还得是驻防位置相对靠南或者内陆的师团。
这些师团基本都不是精锐的甲种师团,抽调后对苏防备的影响小。
但一两个师团的关东军,对于八路军来说也能带来不小的压力。
因为对方不像华北派遣军一样抠抠搜搜的,协同作战的飞机绝对不会少。
空中力量加上地面的重火力,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所以牵制关东军这个任务,目前来说只有独立支队最适合。
陈铭手上有一支特种支队,对抗鬼子的乙种师团是绝对的优势。
鬼子的乙种师团通常是不配装甲力量的,只有甲种师团才会配一个坦克中队,大约十到十四辆坦克。
极少数顶尖甲种师团才拥有独立坦克联队,拥有52辆坦克。
而一般的乙种师团,最多装备三到五辆装甲车作为侦察使用。
特种一支一个坦克大队的突击能力,对上鬼子的乙种师团甚至是大部分甲种师团都是优势。
在草原上作战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但为了防备鬼子的飞机,特种支队的坦克肯定是不能轻易出动的,所以又要回归常规的步兵对战。
这种情况下,火炮的作用性就凸显出来了。
可以说每多一门火炮,独立支队的压力就小一分。
所以旅长打心底就没想过要这批野炮。
他瞄着的,就是这批武器当中的轻武器。
这也是有依据的,独立支队现在家大业大,用的都是统一后勤的子弹。
要是用上了这批武器,到时候子弹都不好供给。
苏械虽然好,但不能保证后勤的供给,没了弹药枪就成了烧火棍。
至于旅长的部队,武器装备本来就贫乏,用的是万国造,这些问题都是平常的事情了。
陈铭也是这样想的,这批苏械的轻武器,说实话对于苏械的轻武器,虽然莫辛-纳甘性能好。
但适合我们的才是好武器。
拥有完整后勤,子弹补充容易的日式武器明显更适合独立支队的这个情况。
因此,陈铭打算除了留一部分枪给神枪手大队和部队内的神枪手外,剩余的都打包给旅长。
当然其他武器也要留一部分,比如冲锋枪,重机枪,还有防空火力,反装甲武器等。
和旅长商量好武器的分配之后,两人笑着走出了会议室。
一出门,陈铭就看到了几个首长在门外偷偷的看着。
这一幕让陈铭有些哭笑不得:
“几位首长,你们好歹是响当当的人物了,怎么还干这种事情啊?”
听到陈铭的话,几位首长哈哈大笑。
他们虽然是响当当的人物,但私下里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情感和生活。
因此偶尔表现出不符合身份的行为也不足为奇。
当然这是要分人的,也就旅长和陈铭这种干部,才能更多见到首长们平易近人的时候。
“谈好了?”
一名首长问道。
“嗯,谈好了,你们不是都偷偷看到了嘛。”陈铭无奈的说道。
“哈哈,那就好,毕竟也算咱们自家的事情,说开了就好嘛。”
一个儒雅的首长笑着说道。
“好了,接下来我们继续开会,讨论具体的事宜。”
众人重新回到了会议上,就这次出兵牵制鬼子关东军注意力的事情展开讨论。
不过在讨论具体作战之前,陈铭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觉得虽然这批武器对我们来说很珍贵,但这样就让我们出动一个独立支队去和鬼子关东军在草原上打,是不是不够啊。”
“我看可以再讨论讨论,就算不能多搞点武器援助,也可以从其他方面争取嘛。”
“比如把我们去学习的干部放回国之类的。”
陈铭开口说道。
一个普通师的老旧武器,显然不能满足陈铭。
陈铭针对如今的苏日对峙情况,觉得可以再争取一下。
就算不能再要武器了,也可以从其他方面争取。
苏联毕竟家大业大,漏出一点东西对于如今的我们来说都是宝贝。
当然,陈铭还有一个想法。
他知道四分区马上就要整编了,到时候部队发展得越来越大,需要的人才也越来越多。
我们在苏联可还有一批去学校进修的人才,毕业后被限制回国,编入了苏军战斗部队。
这些人才可是咱们的宝贝,哪能让他们去苏军部队中帮苏军打仗。
要是这批人才能回来,正值四分区改编之际,总部总得给点支援吧。
到时候陈铭保底都能捞回一批人才。
比如去伏龙芝这种军事学院学习,了解机动作战和大兵团作战的干部。
正是陈铭最需要的干部。
独立支队这种情况,已经走在正规化的道路之中。
需要的是“正规军”出来的干部。
在回前线的时候,陈铭已经和老师通过气了。
准备等打完这一场仗之后,派一批干部回到后方进修。
比如独立支队参谋长王大飞,政委张正则,还有一些其他干部。
这些干部升得太快了,没有去后方学习夯实根基过,这次就是机会。
而自己的参谋长都走了,总得有个有能力的人来干活吧。
到时候这批干部就能发挥作用了。
到时候捞个参谋长和几个干部先用用。
【嗯,参谋长,你记一下,我做如下部署调整。】陈铭心里忽然想到了一副场景。
陈铭的话,首长们早就想到了,开口给他解开了疑惑。
“明白了,我没什么问题了。”陈铭点了点头。
接下来,陈铭又将自己接下来的作战计划汇报后,这场会议才结束。
会议结束后,也没让陈铭走,千里迢迢从后方赶回前线,起码吃一顿饭再走嘛。
晚饭端上来,是满满一大碗面条,浇着辣子油,撒着葱,香气扑鼻。
“上车饺子下车面”,这是根据地的老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