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本很出名的小说叫《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先生笔下有一个非常出名的江湖大哥叫宋江,宋江在江州浔阳楼灰白的墙上写过一首诗,里面有两句道:他朝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如今,黄巢正在长安城内快活的做着大齐皇帝,宋江的本事跟黄巢比起来,还差一个档次,他如此狂妄,只当他是酒后失言,置之一边。如果说在这个残唐乱世里,有人够资格笑黄巢不丈夫的话,那么那个人一定是朱温。
唐宣宗大中六年,纷纷扰扰了近四十年的“牛李党争”已经彻底结束,而唐王朝也在唐宣宗的治理下,恢复了一些生机。但这看似平凡的一年,也隐藏着一件不平凡的事,因为唐王朝的终结者,一个叫朱温的人出身在了宋州砀山的一个叫午沟里的小村庄里。
朱温的父亲叫朱诚,由于以教书为业,所以他又被称为朱五经。朱五经生有三子,朱温是其中最小的一个,因此,他也被亲切的称为朱三。
因为父亲是以教书为业,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家庭环境下成长,不仅起码得生活可以得到保障,小时候的朱三也一定受过一些教育,不敢说是个文化人,但识文断字应该不成问题,起码也得是个小学文凭。
不过,伴随着朱诚的早逝,情况有所不同了,由于没有了经济来源,三个孩子又都还小,无奈之下朱温的母亲王氏便带着三个孩子到相邻的萧县给一个叫刘崇的富户做佣人。
朱家的三位少爷就此沦为童工,据说当时朱温的具体职业竟是喂猪。
那时,朱三的情况确实很不好,死了老爸,离了家乡,沦作小工。村民们一开始自然很排斥这个外来的穷小子,但很快,他们就开始从排斥变成了厌恶。
按说给人家做了佣人,朱三应该表现的老老实实才对,这样才能被大家所接收。可这家伙倒好,猪从来不好好喂,成天游手好闲,没事就给人出阴招,喜欢打架斗殴,偷鸡摸狗,聚众赌钱、或许还调戏女人。反正这号人物要是搁现在就是蹲号子,吃皇粮的人。
甚至走到街上,都会有人在他背后指指点点道:“看,那就是朱家不成气的老三。”
几乎在所有人的成长经历中都有一个天敌,叫做:别人家的孩子。可如果别人家的孩子是人送外号的泼朱三,那该多好。
当然,可以试想如果朱五经不死,那么朱三肯定会饱读经书,然后走上科举这条道路,或许还会成为一个文质彬彬,举止优雅的书生。
可现在他把自己改造成了混混。
这是环境使然,没有人天生下来就是混混。父亲的去世,全家从外地而来,寄人檐下。生活已经陷入低谷,尊严更是无从谈起。要是这个家里再没有一个横的,滑的,估计就被人欺负透了。
幼年的朱三就是一个适应环境的高手,他知道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为了保存那仅有的自尊心,为了让别人对自己贫弱的家庭产生畏惧,他开始变得凶狠、无赖,把自己那脆弱的心灵武装了起来。
就这样,他成了流氓。
可是,没有人会喜欢流氓,就算你走上流氓的道路是那么值得同情。刘崇老爷就很看不惯朱三的做派,曾多次鞭笞污辱他。好在刘崇的母亲心地善良,为了让刘崇不再欺负朱三,老太太甚至还编了个瞎话说:“朱三不是平常人,我曾经看他熟睡之时,变成了一条赤蛇,你们要好好对待他。”
没人管的问题少年朱三就这样长大了,变成了问题青年朱温。他还是一个流氓,年龄的增长只不过是让他从小流氓变成了大流氓。他离日后的成功,日后成为猛人,还需要一场质的变化。
这个质的变化是爱情。
而准确一点来说则是单相思。
虽然有着我是流氓我怕谁的口号,但伴随着年龄的成长,生活压力也在逐渐增加,饥寒交迫是每一个正常人都无法抵抗的,朱温也终于开始意识到不能再这么游手好闲,混吃混喝下去了。于是,他干了一份兼职,和两位哥哥一起出去打猎。
那时,在朱温的老家砀山有一位姓张的姑娘,这位姑娘长得美丽动人,貌若天仙。朱温曾和两位哥哥在打猎之时,无意中偶遇过一次。从那以后,朱温就对她一直恋恋不忘,甚至在喂猪之余,朱温都往往会想起她来。
就算是做一只小羊,伏在她的脚前,朱温也心甘情愿。可是,这位姑娘生于富贵,父亲是宋州刺史。一个是官家之女,一个是喂猪小儿兼野生动物残害者。要是让这两人上相亲类节目,估计朱温会被羞辱得无地自容。就连姑娘的芳名张惠,也是朱温还是多方打听得来的。
然而,朱温并不灰心,他想起了父亲曾教过他的一个典故。当年,东汉光武帝刘秀在当草民时,偶碰见绝世佳人阴丽华,又曾经在长安,看到执金吾出行的威风。从此,刘秀便以娶阴丽华为愿,做执金吾为志,奋发图强,终于名成功就,江山与美人并得。
朱五经虽然去世得早,也没有留下什么财富给儿子,但从这件事来看,朱五经还是教给了儿子一些励志的故事。做为一位父亲,这也许就够了。
朱温非常兴奋,他发现了人生奋斗的目标,他要证明刘秀可以做到的,他也可以!
于是,他跑去告诉自己的老娘,王大娘很爱自己儿子,当然愿意他能娶个富家女,至少少奋斗个二、三十年,家里有屋又有田。可是,就目前来看门不当、户不对已经是好听的了,说难听点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她摇了摇头,不出一言。
于是,朱温又跑去跟哥哥们分享这个决定,他有两个哥哥,一个有胆而无脑,一个无胆又无志。他们当然不会理解弟弟的想法,朱温从这里没有得到任何的共鸣,而这成了他深埋内心的秘密。在以后的很多个夜晚,他躺在深黑里,睡不着觉,脑海里充满着张小姐的倩影和为她激起的雄心。
他在心里呐喊着: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伴随着这些呐喊,朱温开始发生质得变化,知识改变命运,对于朱温来说,或许是爱情改变流氓。从他决定为相思的姑娘奋斗的那时起,他就不再是个单纯的流氓。
一个为爱痴狂的流氓,就此有了他奋斗的目标。
从此以后,朱温还是那个打架斗殴、偷鸡摸狗的朱温,可如果细心观察,会发现这位混混已经开始有一些不寻常的举动了。比如,他走在大街上时,腰挺的更直了,他显得十分自信,这种自信让他几乎目空一切。
村民不解,一个臭流氓,有什么得意的,把自己当成英雄了么?
是的,有志者不气馁,古语云:穷当益坚,老当益壮。或许现在这句名言后面还可以加上一句,一句非常适合朱温的话:爱者有志。
走在大街上时,朱温会暗自默念: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山村野夫,岂能识我之英雄面目?
现在他只差一个机会,一个让他可以发挥所长的机会。
幸运的是,这种机会现在到处都是。
在朱温边喂猪边相思美女时,王仙芝和黄巢正在商议革命的壮举。没过多久,天下就乱了,王仙芝和黄巢聚起的义军在中原横冲直撞。做为一个不安份的无业青年,朱温决定义不容辞的投身到黄巢的部下闯未来。
这一年,朱温二十五岁,比当年刘秀闹革命时还小四岁,正值青春年华的他,选择了一条不平凡且又叛逆的道路——造反。
据在离家之前,朱家的孤儿寡母们还开了一次家庭会议,毕竟朱家三个男丁,不能一窝蜂的都去参加反兵,起码得留下一个照顾老娘。这个事情很容易办,朱家老大朱全昱,为人老实忠厚,孝敬老娘,是不二人选。所以家庭会议对朱家三子的工作分配得出了结论:老大在家奉养老娘,老二、老三投奔义军。
出门那天,风很大,沿着乡间小路,朱老二和朱老三衣衫褴褛的向前走着,走到半路,朱温突然回头,他看见得是老娘满头银发,倚门落泪,老哥呆立一旁,满脸茧子。朱温一咬牙:娘啊,等儿混出了名堂,以后一定让你多享福。
当然,除了母亲和哥哥,他还看到了很多,比如东家刘崇一脸的不屑,他似乎还听到了左邻右舍的讥笑低语。不过,朱温并没有把这些放在心上,等着吧,一定要好好活着,活着等我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到时,我要让你们伏首于地,目不敢视!
还有,再见了我梦中亲爱的张小姐,虽然你听不见我的声音,但是,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会来找你了。
就此,他踏上了属于自己辉煌人生的开始。
参加起义军后,朱温和二哥朱存在义军里的表现相当不错。他们首先跟着义军攻打宋州,在这场长达数月的战役中,朱温表现的格外卖力,因为他朝思暮想的张惠小姐,就在宋州城内。
然而他失败了,在撤离宋州时,朱温屡屡回头,在那座烽火四起的城市里,有自己心爱的姑娘,只是,不知道何时,才能与自己的梦中情人再相见。
挥一挥手,作别心中的佳人。在以后的日子里,朱温跟着黄巢走南闯北,钻山沟,挨瘟疫,抢地盘。但不久之后,一件极为悲痛的事情发生了。
乾符六年初,黄巢攻打广州时,朱存在一次战斗中壮烈而又英勇的牺牲了。
义军的人数庞大,即使是成千上万的战死,也是件稀松平常的事。不过,在朱温看来,这却是一件很不平常的事,因为他知道,战死的都是士兵,没听说过有几个大将是战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