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辛苦了,天气热,送点水过来。”江明启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温和笑意,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正在调试传送带的江知雾身上。他示意助理打开一瓶矿泉水,亲自拿着朝她走过去。
然而他脚步刚迈开两步,就见一道身影比他更快地从旁边的树荫下走出。
季宁深手里提着个保温壶,走到江知雾身边时自然地停下,倒在一次性杯子里递过去,声音清晰温和:“要不要喝绿豆汤?早上煮好放凉的。”
杯子里飘出淡淡的绿豆清香,混着一丝冰糖的甜意。江知雾正好渴了,笑着接过:“谢了,来得正好。”她仰头喝了两口,清甜的凉意顺着喉咙滑下去,瞬间驱散了大半燥热。
江明启的脚步顿在原地,手里的矿泉水瓶显得有些尴尬。
他这才真正将目光聚焦在眼前
的年轻人身上。季宁深身材挺拔,气质沉静,举止间透着骨子里的从容和良好的教养,即便沾了些搬运的灰尘,也难掩那份独特的气度。
来之前,江明启特意让人查过综艺里几个嘉宾的背景,李柏兄妹是普通工薪家庭出身,资料则简单得可怜,唯独季宁深,不管是家庭背景、人际关系,查来查去都是一片空白。
这反而让江明启更加警惕。
一个连他都查不出底细的人,绝非等闲。此刻近距离观察,对方那份平静表象下深不见底的感觉更为强烈。
江明启瞬间意识到,这不是一个能随意拿捏或者用商场上那套来应对的年轻人。
他不再执着于江知雾,顺势很自然地将那瓶本该递给她的水,转而递向离他更近的黄芷禾和江汀,仿佛一开始目标就是他们。
“芷禾,小汀,喝点水,别中暑了。”他换了更温和慈爱的语气。
黄芷禾刚刚亲眼目睹了父亲奔向江知雾却被季宁深半途截胡、僵在原地的全过程,心里正被一股酸涩和不满充斥。
她不懂江家那些弯弯绕绕,总觉得父亲对江知雾总是有种莫名其妙且难以理解的关注。
此刻见父亲转向自己,黄芷禾刚才的不快瞬间被巨大的惊喜和表演欲取代。
她脸上几乎是瞬间绽放出无比灿烂的笑容:“谢谢爸,您也太关心我们了,连节目组的大家都能一起照顾到!”
江明启拍了拍她的手背:“你们录节目辛苦,应该的。”
由于没达成接近本家姐弟俩的目的,江明启随便找了个借口逗留在拍摄现场。
黄芷禾看到众人都在休息,觉得这是个表现自己的好时机。
她抱着篮子走到传送带控制台前,对着满排按钮研究半天,却发现自己完全不懂怎么启动。
她试探性地按下一个绿色的启动按钮,又试着转动一个看起来像调速的旋钮,传送带毫无反应。她又用力按了按另一个按钮,机器依旧纹丝不动,连指示灯都没亮一个。
没办法,黄芷禾偷偷瞥了眼镜头,咬咬牙把心一横——既然不会开机器,那就用最原始的办法吧!
只见她咬紧牙关,将满满一篮板栗往背上一驮,纤细的肩膀被藤条勒出红痕,身体因为负重而微微摇晃,好几次脚下踩到松动的碎石都险险站稳,硬是没吭一声。
她的粉丝们在看到直播这一幕时,心都要碎了!
【啊啊啊!心疼死我了!宝贝芷禾太拼命了!】
【气死了!江知雾和季宁深是瞎了吗?!就站在边上也不知道帮忙开一下机器,站那儿当木头人?】
【真服了季宁深,心肠也太硬了,睁睁看着女孩子背这么重的东西?】
黄芷禾粉丝的矛头直指看似“袖手旁观”的江知雾和季宁深,控诉他们冷漠、不帮忙。
这还得了?
季宁深的粉丝、江砚舟的粉丝,还有江知雾的新晋粉丝直接反击:
【笑了,某些粉丝是有什么大病?嘴长在身上的作用是什么?不会开机器不会张嘴问一句?】
【建议某些粉丝带点脑子看直播,没看见人家根本没注意你们正主吗?】
【自己逞强怪谁,别什么都赖在别人身上。】
休息时间结束,众人重新投入到板栗搬运中。
传送带依旧不知疲倦地运转,嘉宾们配合默契,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却没人喊累。直到夕阳将天空染成暖橙色,最后一箱板栗被稳稳堆放好,大家才长舒一口气,瘫坐在草地上缓劲。
就在这时,村里的张大爷提着个鼓鼓囊囊的麻袋走了过来,笑着往地上一放:“孩子们辛苦了,这袋板栗刚摘的,新鲜着呢,拿去烤着吃!”
“谢谢张大爷!”众人连忙道谢,眼里都泛起期待的光。
节目组索性让大家自由活动,找了片开阔的空地,支起石块垒成简易灶台,准备体验烤板栗的乐趣。
江砚舟蹲在地上摆弄枯枝,季宁深则在一旁细致地整理着引燃用的干草。
江明启站在不远处看着,找了个机会走到江知雾身边,开启了“爹味说教”模式:“他们这么弄可不行,得把干草塞满,不然怎么能点着呢。”他一边说一边比划,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年轻人就是毛躁,这种生火的活儿也需要技巧的。”
江知雾正在旁边挑选饱满的板栗划口子,闻言手里的动作根本没停,显然没打算搭理他。
季宁深倒是抬了下头,没接话,只是将几根细枯枝交叉搭成支架,只往中间塞了把干燥的茅草,随后从口袋里摸出打火机。
火苗凑近的瞬间,他轻轻吹了口气,干草“噌”地燃起火星,顺着缝隙往上窜,很快就舔舐到枯枝。不过半分钟,跳跃的火焰便稳稳地烧了起来,噼啪作响。
“哇!着啦!着啦!”小念念拍着胖乎乎的小手欢呼。
江明启未尽的指点尴尬地卡在喉咙里,手指停顿在半空,显得有几分僵硬。
黄芷禾敏锐地捕捉到了父亲的窘迫,趁此机会快步上前,亲昵地挽住江明启的胳膊,巧妙地将他带开两步,想趁机立一波知书达理的闺秀人设。
“爸,您之前说的合作项目,我觉得和政府扶持的乡村振兴政策挺契合。”她努力让自己的话显得专业成熟,“您觉得我们要不要考虑在农产品深加工这块多投入资源?”
讲到江明启熟悉的领域,他终于有了发挥的空间,开始就着话题侃侃而谈,从土地流转、政策扶持讲到技术引进、市场定位,术语一个接一个地蹦出来。
出于保护隐私的目的,节目组仍然只让他半身入镜,这就让很多观众有了遐想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