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及天下。
四海之内,黎民百姓仰其德泽,盼其能兴利除弊,轻徭薄赋,使老者得养,幼者得长,粟米盈仓,布帛满篓。
然而。
袁氏兄弟不仅没能让天下士民安享太平,反而还让河北、江淮成了百姓生活的苦海:袁绍在河北,征敛无度,军人饥寒;袁术在江淮。奢淫肆欲,民多相食。
白瞎了袁氏四世累积的名望。
“将军心忧百姓疾苦,此等仁德,袁绍、曹操所不及也!。”诸葛亮先是夸赞了刘备的仁德,随后神情转为严峻,点明了核心:“方今世道动乱,虎豹踞于庙堂,豺狼行于郊野。将军期望仓廪丰实、人人安乐。首要之事,乃定乱除奸,掌握社稷之重,而后方能施恩布泽于万民。”
简而言之:刘备想实现抱负,得先有基业,而后才能广施仁义。
刘备其实明白这个道理。
但返回高唐的途中见百姓为了躲避徭役赋税而隐匿于山野之间当山匪,又让刘备生中戚戚。
甚至于自疑“斡旋于袁曹之间,借袁曹之力以壮自身”的图谋是否与袁绍、曹操是一丘之貉,皆是违背仁义之举。
军争与仁义纠葛不清,让刘备感到了忧虑和困惑。
“是我糊涂了。”
刘备性格本就豪迈,初时钻了牛角尖而生出了“权谋手段是否违背仁义”的困惑,经诸葛亮点醒后又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