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有二位叔父相助,我大事济矣!”
“跟随我北上涿县的数万士民,亦会感念二位叔父的恩德!”
刘备欣喜的握着刘肃和刘始的手。
自来涿县后,如何安置跟着刘备北上的数万士民便成了最大的问题。
刘备又不想将数万士民分散到涿郡七县。
数万士民自下邳到涿县,一路吃尽苦头,到了涿县还被刘备给“抛弃”了,论情论理都说不过去。
最稳妥的方式是将数万士民都集中在涿县,采用屯田的方式来实施规范化管理。
既能让数万士民感受到刘备的关怀,又能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
而如何屯田,诸葛亮也有经验。
若不是积劳成疾而病逝于五丈原,诸葛亮的五丈原屯田计划一旦实施成功,与司马懿的胜负犹未可知。
涿县虽然有不少荒地,但想要顺利实施屯田依旧得依靠涿县宗族势力的帮衬。
宗族势力在涿县根基深厚,对基层社会的民众、土地、秩序都有很大的影响力,而推行屯田会涉及大量人口的迁移安置、土地重新划分、资源分配等等,势必改变原有的格局。
若不能得到涿县宗族势力的支持,即便明面上不敢忤逆刘备暗地里也会设法阻挠,对屯田计划是极为不利的。
再加上涿县宗族势力对当地的水源、土质、气候、民情都有深入的了解,能在屯田的具体选址、耕作安排、劳力组织等提供有效的经验和协调。